饒 亭
(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6)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來的。1993年9月,美國克林頓政府正式提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俗稱“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計劃,其核心是發展以互聯網(Internet)為核心的綜合化服務體系和推進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簡稱IT)在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特別是把IT在教育中的應用作為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高職高專院校的不斷發展壯大,高職高專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這就要求高職高專英語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語言的技能,尤其是提高其用英語處理與未來職業相關業務的能力。為了順應這一教育發展的新形勢,高職高專英語教師就要把信息技術和高職高專英語課程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從而收到顯著的教學效果。
那么,作為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教師,怎樣將信息技術和英語課程結合起來呢?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要在信息化的環境中進行,這種信息化環境包括多媒體計算機、多媒體教室、校園網和互聯網等。這些都屬于英語信息化教學的硬件環境,如果與高職高專院校英語課程及教學結合起來,一定會提高我們教師的英語教學水平,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作為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教師,在網絡信息化的大環境下,必須具備運用現代化教育設施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多媒體教學課件的開發與研制,利用信息化教育技術進行教學管理以及運用信息化教育技術學習與交流。同時也要培養學生從互聯網上獲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識和能力,學會在信息化環境下對自我的英語學習進行設計、實施和評價,使他們具有在信息化社會中學習、發展和生存的能力。
多媒體課件是對教學內容進行信息化的處理而制作成的教師用來進行講授或作為學生自學的學習資源。多媒體課件融入了聲音、圖片、影像等多種媒體。高職高專英語教師搜集材料,將要講授的教學內容以PowerPoint的形式出現,同時加入符合該課教學內容的聲音、圖片、視頻等內容。這種結合圖片、文字、音頻、視頻為一體的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造了生動形象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將思維、情感、行為融合起來,充分調動他們的全部感官主動學習,體現其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在信息化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環境中,教學策略和方法起著核心作用。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師不僅不應該全部拋棄經典的、傳統的課堂教學策略,反而應該結合多媒體信息化教學的特點,對教學策略進行重新設計。主要方法如下:
(1)啟發引導式英語教學法。在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采用講授法,是以教師的認知結果代替學生的認知過程,屬于“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學生比較容易產生疲勞、不利于學生主動地學習。
例如:講解如何網上購物(online shopping),經過調查大部分學生都有網上購物的經歷,但是大多數是在國內的網站進行。這時英語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出示一些國外的購物網站,啟發學生用英語與客服交流,購買喜歡的物品。這樣信息化的啟發引導式教學方法遠遠比灌輸式教學要生動、形象。不但加深了印象,還更有利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2)發現型英語教學法。發現型教學法,是指教師在向學生講授概念和原理時,給學生提供一種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探究,積極思考,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
例如,高職高專英語教師在講授應用文電子郵件的寫法時,可以不直接給出寫作格式,而是將自己的郵箱地址給學生,讓學生給老師寫一封電子郵件。學生發送完成后,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針對學生的郵件進行點評,這樣既講授了知識又糾正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錯誤,從而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情景式英語教學法。通過多媒體展示場景、聲音、視頻等功能,創設動靜結合、聲畫結合等場景和生動鮮活的形象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
例如我們在學習點餐(take order)這一部分,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英語點餐小視頻。這種視頻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如何用英語點餐,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
高職高專英語的信息化教學是社會科技進步的產物。現代和傳統兩類教學方式各具特色,很難互相代替。作為高職高專英語教師,我們要隨著教學目標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媒體,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而收到顯著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