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下,以互聯網為主的信息技術正給新聞媒體帶來一場改革,新媒體的出現使傳統媒體感受到了巨大的生存與發展壓力。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比,仍然具有無法比擬的競爭優勢,如在社會公信力、群眾影響力、新聞制作團隊、專業管理體系方面擁有其自身優勢。新形勢下,傳統媒體應當不斷尋找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通過不斷創新傳播方式來贏得更大的市場。
優勢:網絡具有較強的時效性,當一件事情發生之后,能夠實現事件的快速傳播;價格低廉,和傳統媒體相比,網絡具有價格低廉的優勢,只要能上網,就能用最小的花費獲得最全面的信息。信息量大,網絡具有信息量上的絕對優勢,這是傳統媒體做不到的,就某一新聞事件通過網絡檢索,就可以得到大量對同一事件的相關信息,同時延伸的相關鏈接又會提供更多的信息。劣勢:第一,信息冗雜。網絡具有巨大的信息量是其優勢,但是信息冗雜又是其劣勢,大量的信息在網絡中呈現,讓受眾找不到重點,容易在關鍵的時刻漏掉重要的信息。第二,信息失真。由于網絡所傳播的信息把關不嚴格,而且發布的消息具有多元性導致信息失真,容易誤導受眾。第三,攜帶不方便。要通過網絡獲取信息,就必須要有相應的終端設備,而當前不管是手機還是電腦都不能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優勢:第一,更具有權威性。和網絡信息相比,很多人都更相信來自于傳統媒體的信息,這就說明在受眾的心中,報紙上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實性是比較高的,這就構成了報紙的權威。同時,由于報紙通常作為黨政機關的喉舌,發布的信息也更具有權威性。第二,信息的定位精準。正是由于報紙無法像人們提供海量的信息,其信息的定位才更加精準。報紙所刊登出來的信息都是經過報紙編輯的嚴格篩選,層層把關才能刊登在報紙上,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受眾的時間。第三,攜帶方便。報紙可以隨身攜帶而不至于太費力,因此,報紙可以隨時閱讀,有利于讀者隨時都能掌握有效信息。第四,具有獨特性。像人民日報、醫學報、科學報以及各地區報刊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劣勢:一是網絡媒體的瀏覽者分布廣泛。閱讀者不再只是坐在辦公室的白領、國家工作人員等,只要是有時間拿起手機,鏈接網絡什么階段的人都可以上網瀏覽。二是信息有雷同。傳統媒體的信息跟網絡媒體的信息大同小異,在網絡時代下,人們選擇網絡就不會再去重復瀏覽報紙、刊物等。
網絡為傳統媒體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傳播經驗,同時也對傳統媒體的新聞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平臺。在掌握了基本的網絡技術,傳統媒體將發揮自己原有的專業優勢,并且可以通過網絡實現對傳統媒體的網絡推廣,進而推動了傳統媒體進行發展新階段。
網絡的海量資源可以為傳統媒體提供更加豐富的信息,方便了傳統媒體的數據采集和信息收集,可以更好的實現在線新聞采訪,豐富了傳統媒體的信息來源,實現了信息采集的靈活性進而提高了傳統媒體的普遍性、多樣性和時效性。
在網絡時代下,傳統媒體為了維護自身發展的平衡需要不斷進行改革,這有利于傳統媒體尋求自我發展的新方式,形成新的傳統媒體工作網絡,進行促進傳統媒體加強內部改革,并尋找更為具體和明確的產業定位,補充各自的特點。
通過上述對網絡和傳統媒體的優劣勢對比以及網絡媒體給傳統媒體帶來的機遇,能夠清楚的知道,網絡雖然有其優勢,但是也有其劣勢。傳統媒體雖然有諸多缺點,但是其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當傳統媒體受到了網絡的沖擊,最重要的是要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傳統媒體的優勢。具體應對措施如下:
受眾花費寶貴的時間閱讀報紙,并不是為了樂趣,也不是為了看許多與自身無關的無聊信息。而是需要在報紙上用最短的時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不至于浪費大把的時間用于報紙上。因此,為報紙瘦身。以往的報紙往往都是比較厚的,受眾很難在最短的時間獲取有價值的信息。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受眾對小報更偏愛,原因是小報結束了厚報時代,給人的感覺沒有壓抑,而且在本身就有限的信息中更快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所以,當前的報紙要進行瘦身,結束傳統的厚報時代,才能讓受眾方便閱讀和隨身攜帶。另外,版面一定要簡潔化。當人們專心尋找信息的時候,太過花哨的頁面反而就會成為一種障礙,嚴重影響了人們的閱讀效果。因此,當前的報紙版面應該著重簡潔,讓讀者閱讀的時候更舒心。因此,還可以設置標題進行導讀。這一點在當前的報紙上已經有所體現,但是還不精致。一般情況下,傳統報紙在版面首頁設置新聞的標題上是一種常規的習慣。但是因為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這樣的方式顯然不能很好的滿足受眾的需求。所以,增設內頁標題導讀是必要的,能夠讓讀者更快捷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如今人們已經深刻體會到網上大量信息一不小心就成為垃圾信息,信息嚴重超載、虛假信息泛濫,不能快速、有效的從中獲得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因此,傳統媒體的嚴格要求信息質量和城市的操作能力仍然是其發展的優勢,要得到有力的維護和加強。在網絡時代下,任何對于傳統媒體的宣傳都不能只是流于形式,關鍵是信息的質量、深度、廣度以及信息呈現給人們的形式和技巧,都將是傳統媒體的強大吸引力所在。信息不應該只求多,而應該求新求快,不應該是從網絡上的直接粘貼復制,而是讓專業人員對事件進行分析,再結合人們的需求進行深加工,將有營養的信息傳播出來。
在網絡時代下,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應該形成融合式的發展,通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相互融合,進而可以形成媒體發展的協同效應,實現不同媒體之間的優勢互補,實現媒體資源共享,從而實現媒體發展的雙贏目標。比如傳統媒體中的電視,電視節目和網絡集成相互融合可以提供多元化的宣傳渠道,發揮通過電視已經成熟和完善的生產體系,可以為網絡媒體和網站電視提供有力支持,而網絡技術可以提供電視傳播渠道,電視節目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提高電視的影響。電視和網絡一體化經營模式的實施有利于促進中國傳媒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電視和網絡媒體的整合,可以更好的發揮電視媒體和網絡平臺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讓觀眾觀看節目不受時間限制,并通過在線聊天室、博客、留言板等其他溝通方式進行互動溝通。面對網絡媒體的挑戰,傳統媒體需要借助網絡進行媒體傳播方式的創新,對自身固有優勢和網絡特質進行充分整合來拓展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也就是說,傳統媒體要面對網絡時代的新特點,根據形勢的變化,進行自身改革和創新,才能促進傳媒產業的高效發展。
媒體網絡要做公眾議題的傳播者、引導者、評論者、組織者,而不是傳統媒體的電子版,要有獨特之處。還要積極調查網絡民眾的喜好以及對信息的篩選、加工,努力提高信息的質量,與網名進行良好的互動。同時還要加強網絡的規范和制度,培養一批專業力強、規范程度高的網絡媒體人,為傳統媒體在線上的生存和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時代是在不斷的變化發展的,在網絡環境的劇烈沖擊下,只要肯認真思考、刻苦專研,處于劣勢的傳統媒體業會發展自身的優勢,進而發揮自身的長處,實現更長遠的發展,成為社會發展中不可替代的一員。
參考文獻:
[1]郭淑娟.傳統媒體在網絡時代的機遇[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16(08).
[2]易崇英.試論傳統媒體新空間的拓展策略[J].新聞界,2015(01).
[3]崔艷華.網絡時代傳統媒體如何生存與發展[J].大眾文藝,2015(02).
[4]錢梅.淺談網絡媒體的發展及其對傳統媒體的影響[J].新聞界,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