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攝像中鏡頭語言的運用,不僅是表達新聞主題的重要內容,也是展現新聞事實,提升節目吸引力的關鍵。鏡頭語言在電視新聞攝像中的應用,主要是借助于畫面來構造真實、合理的新聞事實。由于鏡頭語言本身在表現上具有多樣性,需要充分攝像師能夠更好的把握其應用特點,避免陷入應用誤區。
電視新聞報道需要與新聞事件相關的特定畫面,融合了視聽多種功能。鏡頭語言在電視新聞中的應用,主要是通過鏡頭語言來深化新聞主題,為觀眾呈現更為真實、合理的新聞事實。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視覺文化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主流趨勢,要求電視新聞攝像也要能夠突出電視新聞的視覺藝術,特別是借助于新型科技、攝像手法來展現新聞的敘事效果,鏡頭語言以其生動的視覺表現成為電視新聞攝像的重要內容。同時,依托后期制作、視頻編輯等手法,運用鏡頭語言來深化新聞內涵,提升電視新聞的整體報道效果。
電視新聞報道中的攝像需要真實性,而鏡頭語言的應用有助于提升報道方式的個性化。由于對鏡頭語言存在應用誤區,使得新聞報道反而喪失了真實性。如畫面使用過度。在電視新聞采訪中,攝像師如果缺失精品意識,對所采寫的新聞視頻缺失條理性,將會影響電視新聞報道與新聞畫面之間的配合不當問題。如缺失造型畫面,鏡頭語言表現力不到位,或者鏡頭語言使用過度。在一些領導帶領群眾致富新聞報道中,過于強調領導的導向意識,未能深挖領導與群眾共同勞動,突破致富難題等真實性情景,使得新聞主題與畫面脫節,難以提升新聞報道說服力。還有,在進行現場新聞采訪中,由于缺失責任感或經驗,對鏡頭語言運用不當,導致畫面感染力不足。在一些現場,攝像師未能提前掌握新聞主題及關聯性內容,導致畫面難以反映新聞主題,僅依靠字幕、聲音來挽救,或者鏡頭畫面少,頻繁重復使用,都給新聞畫面帶來空洞感。另外,對于鏡頭語言在拍攝時,缺失技巧的運用,使得畫面偏色、過亮、過暗等現象,都會影響整個新聞報道的質量。如對濾色片使用不當,對白平衡調整不到位等等,都降低了鏡頭語言的感染力。
鏡頭語言在電視新聞攝像中地位突出、作用巨大,但在應用時,要將鏡頭語言與新聞報道真實性、直觀性相結合,增強電視新聞報道的權威性。攝像師在進行新聞場景敘事表現上,要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以真實、平和方式來呈現新聞場景,更好的還原新聞事件。如在鏡頭語言拍攝時,要注重長鏡頭與抓拍方式的運用,特別是抓拍方式的創新運用,更能夠從特定畫面的展現上來契合新聞事實,來詮釋新聞內涵。要結合現場,快速、準確捕捉真實的畫面,尤其是新聞現場的細節,對攝像師的新聞敏銳度、熟練使用新聞拍攝技巧和職業技能提出更高要求。通常,長鏡頭畫面需要維持30秒以上,能夠為觀眾連續呈現客觀場景,攝像師在把握新聞主題,操控攝錄設備時,就要從操作技能上來保障拍攝連續性。另外,對鏡頭語言還要善于從現場拍攝視頻中去提煉、去表現,特別是從鏡頭語言的連續性上,來強化電視新聞的報道質量。
電視新聞是以視頻拍攝來獲取與新聞主題相關的報道方式,其鏡頭語言是重要的表現手段。攝像師在鏡頭語言運用中,要能夠從視覺邏輯、理性思維上來創造性的拍攝新聞事實,特別是利用對比鏡頭來展現新聞主題,提升電視新聞表達的精神內涵。在新聞攝像中,攝像師不能將鏡頭語言與新聞拍攝孤立起來,而是要充分發揮不同拍攝設備的優勢,特別是近年來以手機為媒介的動態化、靈活式拍攝,還可以將之與專業新聞攝像相結合,來更加真實、有效的反映新聞事件,突破專業攝像無法拍攝的屏障。如利用手機攝像來彌補專業攝像存在的靈活性不足問題,熟練應用多種拍攝工具來強化電視新聞的生動性、真實性、權威性。在展現電視新聞邏輯主線上,還要借助于鏡頭語言與其他要素相配合,如在鏡頭語言中,以字幕、音效與造型語言相關聯,突出鏡頭語言在新聞視覺上的表現力;鏡頭語言還可以與其他現場造型語言進行融合,創新拍攝手法,提升拍攝水平。
電視新聞攝像中的畫面是表現新聞價值的重要載體,而鏡頭語言又以其科學、豐富的表現力,成為提升電視新聞報道質量的重要特色。對于鏡頭語言的拍攝技巧,也是攝像師應該具備的必要技能。從電視新聞事件的主題來看,攝像師要能夠深入理解新聞內涵,圍繞新聞主題挖掘反映新聞事件的各類素材,尤其是在視覺邏輯上,要能夠確保新聞的真實性。攝像技巧的運用,如在新聞事實中融入對比鏡頭,還可以增加一些場景鏡頭,注重對新聞事件的敘事性拍攝,還有“無技巧”技巧運用,以對鏡頭語言深刻的理解、全面的把握基礎上,來真實展現新聞的情感瞬間,以震撼觀眾的心靈。
鏡頭語言在新聞報道中具有強烈的視覺感染力,也是提升電視新聞報道藝術性特色的重要手法。攝像師要能夠根據新聞主題、事件現場,科學、合理、準確挖掘新聞客觀事實,充分利用鏡頭語言優勢,來提升電視新聞攝像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立峰.讓紀錄片的鏡頭語言發揮作用[J].記者搖籃,2013(09):54-55.
[2]丁勇.鏡頭語言在電視新聞攝像中的應用[J].新聞窗,2017(0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