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聲繪色、內容精簡的微課引導學生在短短幾分鐘內較好接受新的知識,以會計手工實訓這門課為例,因其實踐性比較強,因此非常適合微課教學。自從微課出現以后,作為一名職業學校一線教師的我開始嘗試研究其特征和如何有效科學地利用,以便發揮其特長,為我們的傳統教育帶來革命性的開創,服務于學生和教師。
微課以“微視頻”為核心,包含與教學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練習”、“微課件”、“微反思”及“微點評”等支持性和擴展性資源,從而形成一個半結構化、網頁化、開放性、情景化的資源動態生成與交互教學應用環境。如今微課已經在各類學校如火如荼地運用了,但是在職業院校會計手工實訓課程運用中仍然較少,這也是撰寫此文的研究目的。
微課的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四點:1)時間短,容量小。一般微課的時間在5-10分鐘,并且講解的知識內容少。因此想要在短時間有效傳達一定的知識,需要精心準備微課內容。2)針對性強。一般微課的主題都是教學知識點中的重點和難點,主題鮮明突出,目標明確,設計精簡。3)視頻為主要媒體。微課采用支持電腦、手機、網絡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學生和教師可以方便、高效地學習和利用。4)情境性。一般微課教學采用情景案例方式展開教學,有助于促進知識更有效理解和吸收。
在職業院校會計專業中,做到教學內容和社會實際需求接軌非常重要,影響到學生畢業后能否真正適應實際工作;教學內容也需要符合職業學校學生特色,不能太抽象。因此,教師可以在原有教材內容上,加之市場和企業調研等,拓寬教學內容,靈活合理融到微課中。微課制作和設計上不能夠脫離課堂和學生的需要,結合不同的教學任務和課程特點,將這些課程的重點、難點、實訓操作步驟進行切分規劃,同時錄制成一系列的微課,并組合成高質量的微課教學資源,為學習者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而服務。
制作微課要注意精心設計它的形式,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搜索相應需要的視頻,也可利用企業資源去錄取實際工作視頻,有些專為課程設計的視頻必須教師親自制作,需要教師擁有專業的視頻制作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將會計實訓課程的重點、難點規劃成小模塊,另外針對實踐方面的操作,將教師示范的正確操作錄下來,剪切成專題化的微課,以供學生反復學習觀看。另外,教師們的相互配合和幫助,以及資源共享等也是非常必要的。
教師配以講解、演示、練習輔導等方式進行實訓教學,微課發揮其輔助作用。例如,在“生產車間人員到倉庫領用原材料”這一實訓內容時,可先讓學生觀看微課,然后教師在黑板上將該業務中的幾個崗位關系一一羅列清晰,并且清楚介紹他們需要填制的相關憑證,這樣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首先領料人填寫領料單,并由車間主任簽字同意后領料人才能到倉庫找保管員進行領取,倉庫保管員根據領料單要求發出原材料并填寫出庫單,最后將領料單和出庫單一并交給會計人員進行會計處理。另外,需要教師再次復習下領料過程中會計人員制作會計分錄的事宜。教師有必要將其中的相關理論和注意點理清晰,能更好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有助于提高會計手工實訓的效果。
前文講述了會計實訓微課教學中教師不可或缺的引導地位,同時,學生的自主探究在該課程中亦是重點。例如在會計錯賬更正方法這一實訓環節中,可以如下進行:首先安排學生觀看微課,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師生共同參與討論。對于這個模塊來講,學生已經在前面學習過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的登記方法,課堂上可以采用集體問答方法來溫故知新;對于錯賬引起的賬簿登記錯誤,學生提出不少問題,需要課堂實踐;知識拓展環節如果學生有更多的想法,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整合處理。因此,在這個知識點實訓中,教師可以重點設計三個環節:應知:集體回答(憑證和賬簿的登記方法)、理論回顧;應會:代表操作演示,評委評價(各類錯賬更正方法);應拓展:頭腦風暴,知識拓展(混合型錯賬更正方法)。這些環節的設計不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型,更強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究性。
現在的學生已經具備較好的網絡學習能力也樂意通過觀看短小有趣的視頻來預先學習,另外微課有著有趣易接受的特點,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之微課時間是5-10分鐘,也是學生注意力能持續的時間。會計手工實訓內容的復習,遺忘性大,另外,單靠書本,很多實踐知識無法復習。
微課在職業學院會計手工實訓課程中的應用還需要更廣泛、更深刻地探討和研究。前文闡述中所提出的一些應用策略只是本人在以往會計手工實訓課中運用微課的一些經驗總結,有不足之處還請相關的專家和同行進行批評斧正,這樣也有助于本人在今后教學過程中更好地進步。
參考文獻:
[1]陳海紅.完善會計模擬實訓問題解析[J].財會通訊,2011,(10).
[2]黃文慧.微課堂在中職會計手工實訓中的應用探討[J].時代教育,2015,(12).
[3]趙翠翠.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會計手工實訓課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