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瑩
對外漢語寫作教學相關研究數量少,同時,留學生在寫作書面語體方面存在較多的偏誤,語體意識不足,這種情況不利于對學生的漢語寫作教學。而且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的關注的焦點一直都是語音、詞匯、語法的習得研究,對語體習得和寫作語體偏誤的關注較少。這種情況不利于漢語寫作的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留學生寫作語體偏誤分析的研究,對漢語寫作教學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能極大地提高漢語寫作的教學質量。
通過對HSK動態作文語料庫和廣西師范學院中高級階段留學生作文的分析,總結出兩大類書面語體的偏誤類型,分別是因語體色彩不統一和因前后韻律不協調而產生的語體偏誤。我們在偏誤句中用下劃線標示偏誤處,并在后面括號中寫明正確的用法。有些偏誤句還存在其他方面的偏誤,但不屬于本文研究的范圍,故不做修改。
學生的書面詞匯匱乏,寫作時就會慣性地使用大量的口語化詞語,導致作文的口語色彩強烈,造成語體偏誤。下面我們按照語言要素進一步分析:
1.詞。
名詞方面:
(1)我還是覺得學校的宿舍管理存在一定的毛病。(問題)
(2)我的房間沒有空調,電風扇一用就有毛病。(問題)
以上例子均出自應用文《寫給宿舍管理部門的一封信》,口語詞“毛病”與整篇的語體風格格格不入。根據上下文語境,“毛病”這個口語詞在書面語體中,更適合換成中性詞“問題”。
動詞方面:
(3)我希望在貴公司做服裝設計師工作。(應聘)
(4)我非常希望去貴公司干活。(工作)
以上例句出自HSK考場作文《求職信》,不宜出現類似“做”“干活”這類中性詞,使《求職信》缺少了應有的禮節和規范,會使《求職信》失去其應有的作用。
形容詞方面:
(5)因為他們覺得很容易買到票,價格也不貴而且還可以看一些風景。(便宜)
(6)老鼠的問題一天比一天更大,現在我們沒有辦法。(嚴重)
例(5)出自應用文《小調查報告:交通工具》,“不貴”用在應用文中欠妥。例(6)出自應用文《寫給宿舍管理部門的一封信》,根據上下文語境,單音節形容詞“大”不符合語體色彩,同時也不符合前后的韻律組合,根據上下文語境,可以改成相對書面化的雙音節形容詞“嚴重”。
2.短語。
(7)我覺得宿舍環境不太好,還有宿舍管理不太好。(松散)
(8)漢語跟泰語的發音不太一樣。(有一定的差異)
(9)過了幾天,我們就討論這個問題,但是不太好用。(收效甚微)
例(7)至例(9)中,“不太好”“不太一樣”“不太好用”這些短語,口語色彩強烈,一般出現在口語語體中,不適合出現在應用文、說明文中。
3.句式。
(10)我覺得這里宿舍環境不太好,還有宿舍管理不太好。我們覺得很煩的樣子。(我們對于宿舍環境與宿舍管理欠佳的狀況感到苦惱。)
(11)這里的學生是不是不能在宿舍里喝酒?但為什么每晚上看他們都在宿舍里喝酒?(學生不應在宿舍里喝酒,然而他們卻依舊每晚都在宿舍里喝酒。)
(12)最后我希望總有一天能有人來幫我們解決這問題的。(希望我所反映的這個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
例(10)至例(12)均出自應用文《寫給宿舍管理部門的一封信》。這是比較正式的應用語體,按要求我們應當要使用規范化、嚴肅化的表達方式。漢語學習者寫作中句式的語體偏誤主要都在應用文中出現,因為應用文要求比較規范化的表述,但是,漢語學習者習慣性地運用了大量的口語詞,從而影響了應用文的規范性和嚴肅性。
馮勝利(2006)認為:“漢語書語詞可以分成嵌偶雙音詞、雙音書語詞和合偶雙音詞三類,可以看出書面語詞中雙音詞占很大比例”。因為留學生的漢語語感不夠強,從而無法根據具體語境選擇韻律協調的詞語,從而造成語體偏誤。
(13)人常常是懶的動物。(懶惰)
(14)這次去外婆家旅游,那條“死亡鐵路”讓我怕。(害怕)
(15)從貴公司的招職工廣告上,我知道貴方正需要推銷員。(招工)
例(13)屬于嵌偶雙音詞的韻律失調、例(14)屬于雙音書語詞的韻律失調,例(15)屬于合偶雙音詞的韻律失調。
對外漢語語體本身認知難度大,因為漢語的口語和書面語都有一定的差異性,口語形式和書面語形式因很多方面的影響因素產生了一定的差異性,同時,漢字數量龐大,而且難書寫與記認。
對外漢語教學的語體研究不足。朱德熙(1987)在論述漢語語法研究的對象時曾經指出,“目前專門研究口語的語法著作不多見,專門研究書面語的書更是絕無僅有”。同時,時至今日,“我們甚至至今仍無法獲知口語詞和書面語詞在音節結構、詞義架構、內部構造上所具有的不同的或相同的特征,更遑論其他”。①曹煒:《現代漢語口語和書面語詞的差異初探》,《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年第6期,第39頁。
1.教學大綱沒有明確的語體要求。
很多大綱如《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漢語教學大綱(長期進修)》都沒有對學生的語體能力做出明確的要求,在落實具體的語言項目上也很少體現語體要求,同時對從語體上或語言要素的語體屬性進行說明也很少。教學大綱沒有明確的語體要求,從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課程的設置,教材的編寫和教師的教學等,從這一情況可以看出目前對外漢語教學界對這一問題的忽視。
2.課程設置忽視了語體教學。
在課程設置上,如商貿漢語寫作、古代漢語、報刊閱讀、漢語口語等課程,語體特征比較明顯。但是,對于基于語體的高層次語言課程,如書面語體分析、口語語體分析等課程,都尚未設置,這是課程設置上的不合理,同時,教學內容也很少涉及廣告、產品說明等有關社會使用問題的內容,這樣教學內容缺少實用性,學生課上所學知識與實際應用不接軌,這樣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漢語寫作水平的提高。
3.教師作文評改忽視書面語體評價。
“學生的作文是對語言教學最真實的反饋,而教師的評改則是對學生習得狀況的及時反饋,這也是一個教學互動的過程。”②許國萍、王一平:《對外漢語寫作教學中的重要一環——談作文評改的現狀與對策》,《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首先,書面作文是學生深思熟慮后的結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書面的記錄進行系統的準確的糾錯,從而使學生獲得一個及時的正確的反饋,根據教師的反饋對自身的學習進行調整,同時,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的習得狀況,從而對接下來的教學進行正確的及時地調整。其次,寫作中的錯誤包括漢字、詞語、句子、語篇連接等諸多方面,而出現錯誤的原因也需要我們進一步地探究,從而找到出現錯誤的原因,同時進一步找到解決的對策。所以我們要對作文評改多加關注。
此次調查收集的語料主要是廣西師范學院中高級階段留學生的書面作文和HSK作文,從語料中我們可以看出,教師評改主要是針對語法結構、標點符號、錯別字等問題,卻沒有針對學生作文的語體偏誤問題做出相應的評價,這樣的評改方式僅僅是完善了學生漢語寫作的正確性,對于語體偏誤問題的改善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同時這樣的狀況也會使學生缺少對作文語體方面的關注,僅僅是關注了作文的正確性,學生作文的語體偏誤問題依然存在,而且有可能進一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忽視語體意識的作文評改方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留學生語體辨識和運用能力的提高。
1.學生的語體意識不足。
據語料研究與分析,留學生對漢語語體的思想認識不足會影響語體能力的提高。學生學習的時候,大多數在意的都是對于詞匯、句子和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很少會留意到語體的問題。同時,學生使用書面語的情況很少,缺乏書面語體知識的操練,書面語缺乏實際的運用,這樣導致學生更加缺乏語體意識。
2.學生書面語體表達能力不足,使用回避策略。
學生在漢語寫作的過程中,會在缺乏漢語語體意識,同時自身的書面語表達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釆取“回避策略”,學生會不自覺地回避自己不懂的書面語體語言項目,采用自己比較熟悉的口語語體、通用語體,因而將口語與書面語混為一談,導致作文語體色彩不統一,影響了作文的得體性。學生書面語體表達能力不足及使用回避策略導致語體偏誤的出現。
應該看到,截至目前,對外漢語教學的語體研究較少,導致對外漢語教學缺少理論的支持。因此,要加強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體研究,結合多方面的因素如教材編寫、課堂教學等方面來要確定語體教學的內容,正確合理的語體教學內容能提高對外漢語教學的科學性,只有建立起適合對外漢語教學需要的語體理論,對外漢語教學具有了科學的理論支撐,將科學的語體理論進一步運用到實踐中,才能提高教學的效率。
1.建立語體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沒有明確的語體要求,因此下面提出兩點有關建立語體教學大綱的建議:第一,語體教學大綱必須明確口語語體、通用語體與書面語體三者之間的區別,只有語體教學大綱明確了這三者之間的區別,才能使這三種語體的概念和過渡轉化過程在漢語學習者的腦海中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體意識;第二,語體教學大綱應將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內容羅列出來,從而方便教師進行語體教學,同時也方便漢語學習者進行漢語的查閱和學習,可以使漢語學習者在查詢和學習時得到一個科學的依據,最終實現能夠運用漢語進行正確、準確、得體的交際。
2.對外漢語教師加強語體教學。
教師重視對外漢語語體教學,可以有助于留學生漢語寫作能力的提高。第一,教師需要重視漢語韻律的特點,漢語韻律在作文中也有重要的作用,漢語韻律不協調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文章的得體性。教師需要從組詞造句到謀篇布局,幫助學生一步步地建立和提高漢語韻律感,如進行書面語體的識別、模仿和轉換等。第二,教師需要重視語篇教學,從整篇文章的整體出發,充分考慮語句、話題之間的銜接、上下文語境問題,使學生增加對語篇分析的關注,增加對語句、話題之間的銜接和上下文語境問題的關注,從而提高學生書面詞匯的運用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在漢語寫作教學過程中,積極地創造一定的課堂語境,要求學生將某種場景以書面作文的某種文體形式呈現出來,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容易掌握語體知識和寫作技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在不同語境下的語言理解及運用的能力。
3.教師作文評改重視書面語體問題。
根據語料分析,教師作文評改大多是語法結構、標點符號、錯別字等方面的評改,針對學生作文的語體偏誤問題的評改較少。但是,教師的反饋在學生的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作文評改應重視對學生作文書面語體偏誤問題的評改,增加更多的明確的語體知識指導。如“漢語跟泰語的發音不太一樣。”這句話并沒有語法結構、標點符號和錯別字的錯誤,但是,“不太一樣”這個短語,運在說明文中并不適合,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評改時,應將“不太一樣”改為“有一定的差異”,并注明這是口語詞與書面語詞的區別問題。
1.結合課型強化教材中的語體內容。
王曉海、倪明亮(1991)指出“教材在語體上要處理好口語、政論、科學、文學這四大類語體的分量和比例問題”①王曉海、倪明亮:《高級階段漢語教學散論》,《語言教學與研究》,1991年第2期。所以,我們的教材在語體的選擇上應正確地處理好這四大類語體的分量與比例,同時盡可能地多樣化、實用化,盡可能豐富教材的語體類型,同時要避免范文取材面過窄,多注意與現實生活密切結合。
2.編寫針對性強的書面語體練習。
在語體型的對外漢語教材編寫中,需要編寫針對性強的書面語體練習,增加語體訓練的題型和題量。例如可以設置語體轉換練習,將口語體轉化為書面語體、不同語體色彩的語篇的仿寫和改寫訓練等,通過有針對性的語體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地掌握語體知識,將語體知識進一步運用于實踐,逐步提高學生在漢語語體方面漢語書面語體表達的掌握和應用的能力。
通過對語料的研究和分析,我們發現中高級階段留學生學生的語體意識不足,學生書面語體表達能力不足,使用回避策略導致語體偏誤的出現。因此,需要留學生提高認識,重視漢語語體學習,將語體知識的學習列入自己的學習計劃中,不斷提高漢語書面語體的辨識能力和表達能力。在語篇分析的時候,學生應關注語境,從語境出發,考慮不同語篇的語體特點,最重要的是要用大量的語言實例進行對比分析,這樣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學生辨識語體的能力,同時要在實踐中加強語體方面的訓練,從而提高學生漢語語體的辨識能力和漢語寫作能力。
本文以廣西師范學院中高級階段留學生作文和HSK動態作文語料庫的語體偏誤為例,分別從語體色彩、文體和韻律的角度對中高級階段留學生漢語寫作出現的語體偏誤進行分析,得出了出現偏誤的原因是漢語語體本身認知難度大,研究不夠深入;教學方面的偏差;學生自身的因素等。同時針對偏誤出現的原因提出了解決方法,從大綱、教材、學生等方面給予了一些參考性的建議,盡量減少留學生的漢語寫作語體偏誤。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現代漢語(增訂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辛平.對11篇留學生漢語作文中偏誤的統計分析及對漢語寫作課教學的思考[J].漢語學習,2001(4):67-71.
[3]李泉.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語體研究的范圍和內容[J].漢語學習,2004(1):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