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花
忻城縣新圩鄉中心小學 廣西來賓 546209
部分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將《教參》當作“真理”,在教學設計方面沒有融入自己的理念,將內容直接灌輸給學生,從而影響到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雖然是一篇說明文,但其語言文字充滿著文學色彩,所以這并不是一篇普通的論文。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局限于課文問題,并將其作為一篇普通的說明文來講,為學生講解這篇課文的說明對象是地球,然后介紹說明方法有作比較、打比方以及舉例子等等,并啟發學生樹立保護地球的意識。這種教學方法不是不好,但是應該根據內容的實際情況而定。該課文屬于一篇飽含情感的說明文,而且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講,課文意思不難理解,所以應該將重點如何引導學生通過優美語言文字來讓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
新課改提到要重視生活化教學,但很多時候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并沒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以致于一些問題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現脫離,學生無法憑借自身經驗去理解課文內容,其效果可想而知。例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課文描述的是一個又冷又餓的小女孩凍死在馬路邊的故事。這類故事對于當代農村小學生來講或許有一定的感觸,但是在這方面并沒有太多的經驗,因為在當代這樣的事情已經很少發生,所以難以真正理解作者對殘酷現實痛恨的情感。小學教材中還有一些類似的課文,有著一定的文學意義,但內容比較沉重,筆者認為這些對于當代農村小學生的發展狀況來講,學習這些思想還有些過早,主要是因為這些內容所表達的情感、思想與當代小學生快樂幸福的生活有些出入。因此,在設計時不能一味的按照課文主題思想進行講解,這樣會讓學生感覺到課文內容與他們的生活實際經驗太遠,從而失去學習動力。
部分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沒有圍繞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確定教學方法,以致于在課堂上形成“漫無目標”的教學現象,而教學效率、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實際技能的掌握等等都不盡人意。例如,在教學《田忌賽馬》時,一些教師所設計的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能夠大體了解課文所講述的內容,并明白要用心觀察、積極思考才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通常采用的教學方法是情境教學法與表演法。借助多媒體播放田忌賽馬的視頻,并鼓勵學生借助視頻進行現場介紹,然后再要求學生扮演課文角色進行實際表演等等。從這里可以看出,教學方法雖然新穎,但并沒有真正為教學內容服務,學生雖然樂于其中,但是所學到的東西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堂語文課演變成了表演課,很多學生甚至不知道教學重點與難點在哪里,看似活躍的課堂,卻脫離了教學內容與目標。
新課改指出:教學不僅僅只是一個課程傳遞的過程,應該是一個課程創新、開發的過程。這就意味著教學內容本身也應該具有靈活性、開放性、生成性等等特征。目前,很多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由于工作量太大,為了節約時間,往往直接照搬《教參》內容或者從互聯網直接下載相關的教學方案,然后再進行后期設計。這種方式雖然提升了效率,但是教師自身的思維卻被禁錮了,尤其是創新思維被嚴重束縛,思維越來越僵化,教學內容設計也越來越僵化。因此,教師需要改變現有方式,要明白《教參》僅是一個參考,不僅要善于深入了解學生學情,而且還要加強研究教材,堅持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確保所設計的教學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課堂中心轉移到學生身上,堅持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入手,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情況制定難度適宜的課堂教學活動,讓語文教學能夠與生活緊密結合,從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在課堂上,教師要從“領導者”轉變成為“促進者”,使其學生成為課堂主角,而教學方案則緊緊圍繞學生而開展。例如,在教學《小英雄雨來》時,該篇課文篇幅教材。在課堂教學設計時,可以根據小英雄雨來的成長經歷來設計,從而引導學生跟著雨來的成長經歷明白他是如何成為英雄的,同時教學也隨著作者的描述逐漸加深,讓學生覺得應該就是這個樣子,這樣學生才會真正理解“英雄”這個抽象的概念,并形象化、生動化、真實化。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相符合,并且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結合,使其可以更好地掌握課文內容。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不同的課文其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都不相同,意味著教學方法也不一樣。因此,應該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以及內容,選擇適合這一篇課文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學文學性較強的散文、詩歌等等這類課文時,應該采用鑒賞法以及誦讀法等等;在教學情境性比較強的課文時,則應該采用情境教學法以及直觀教學方法;在教學有著議論性課文時,則可以適當采用合作討論法。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認識到當前教學存在的各方面問題,結合農村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進一步提出改善對策,從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