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新媒體日益壯大,對于主流媒體而言,無疑是一種沖擊。所以更要利用好新聞圖片的攝影語言,沖擊讀者的視覺,超越國界和語言,表達新聞所要闡釋的主題。新聞圖片的拍攝,其內涵意義大于圖片本身,所以在拍攝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新聞圖片所表達的意境,要講究光線、構圖、影調等。完美的詮釋新聞圖片的感染力和魅力。
新聞圖片,主要是將文字新聞以圖片的形式來表達,而這種表達形式可以更直觀地反映當時的情況,可以直觀的將事實呈現在群眾的眼前。它是一種非常具有直觀表達形式的攝影語言,通過詮釋新聞的本質和事實贏得群眾的尊重和欣賞。所以對于新聞圖片攝影而言,應重視圖片的結構和內容,盡量的刻畫事實,揭露新聞事件的本質。在過去的幾年里,很多新聞攝影師因思想觀念的陳舊,攝影技術和設備的落后,使國內的很多新聞圖片,只具有內容而輕視表達,這樣的新聞圖片是不具備,震撼人心和吸引群眾目光的能力的。對于新聞圖片攝影師而言,相機就是他的武器,有效的抓住事件發生的瞬間,有效的運用攝影技術將新聞圖片,以一種非常具有震撼力的形式表達出來,是非常重要的。[1]例如,去年世界新聞攝影比賽中所獲獎的作品,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影像和構圖無一不是,反應新聞本質的一項利器。盡管是平平的色調和簡單的影像,但是可以通過高超的攝影技術,可以表達出更加震撼的新聞本質和新聞事實。這是所有新聞圖片攝影師,所要學習的攝影語言的表現形式。
新聞圖片攝影的構圖,是新聞圖片攝影語言的有效表達手段。只有良好的構圖,才能使讀者得到明確的新聞主題和內涵。[2]新聞圖片雖然是以平面二維來表達,但是實際上,新聞圖片所表達的內涵,卻是三維世界,所以,在新聞圖片拍攝的過程中,新聞圖片攝影師應做好構圖工作,以一種最簡潔、最直觀的方式完成構圖。并不一定要,追求新聞圖片攝影的完美無缺,應該重意不重形,主要表達出新聞發生時的矛盾和沖突,體現新聞發生時的真實情況。在技術層面,舉例說明:可以適當的運用長焦鏡頭拉近,突出主要表達內容,虛化背景,更加深刻的刻畫出當事人的情感。
在新媒體盛行的如今,主流媒體想要打破現狀,就必須進行思想的發展,尋找到時代潮流與主流媒體之間的平衡,設計出既符合當代審美要求,又可以表達主流新聞的攝影圖片。當今的攝影技術已和傳統的攝影技術不可同日而語,攝影師可以通過距離、光影、角度,對于新聞事實進行闡釋,引發群眾的共鳴,使新聞圖片具有內涵,并且可以給讀者視覺上的享受和美學上的享受。這些都需要新聞圖片,攝影師不斷的發展自身的思想態度,學習全新的攝影技術。
未來的新聞圖片攝影語言的發展會更趨向于規范化,避免出現新聞詐騙、新聞圖片侵權的現象,所以,我國對于新聞圖片,應健全制度,嚴格的按照規章制度,對于新聞圖片進行管理,對新聞圖片的發布進行審核,對于圖片的攝影和發布采取責任制,追查圖片攝影的源頭,避免出現違法、侵權等現象,最大程度上的保證新聞發布的權威性。
應打造新聞圖片團隊,其中包含著,新聞圖片的攝影、新聞圖片的后期處理、新聞圖片的發布等,每個部分都完成自身的職能。也可以根據情況,進行有彈性的處理。比如,在新聞圖片攝影這部分,可以包含專業的新聞攝影師、特約的新聞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他們可以通過對于新聞不同的理解角度,進行新聞圖片攝影,這樣可以更加全面、深層次的反映新聞事實,表達新聞圖片的攝影語言。同時,這樣的團隊組成,有利于新聞圖片表達的連貫性和一致性,從發掘新聞開始到采訪群眾再到公布事實,整個流程下來,是一個團隊進行的,更有利于新聞發布前后的一致性,也可以方便,讀者對于新聞的跟蹤和延續。
在新媒體的時代,傳統新聞報道想要打破當前困局,就必須要進行新聞圖片攝影語言的發展和突破,改變新聞圖片攝影思想和觀念,打造全新的新聞圖片攝影路線,但是,要時刻秉持著新聞圖片攝影的本質,還原新聞事實,確保新聞的真實性和權威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滿足當今讀者的閱讀需求,讓傳統媒體可以得到復蘇。
總而言之,新聞圖片的攝影語言,需要表現出新聞的事實,還要具備吸引目光的職能,讓群眾可以得到美和藝術的感受,并且,新聞圖片的運用可以使文字新聞可以更加具象化,使讀者可以感同身受,這需要新聞圖片攝影師的深厚功底,并且,需要新聞攝影師,不斷的對新聞攝影技術學習和新聞攝影語言的分析,只有不斷的加強自身的素質,才能拍攝出更好的新聞圖片,提高新聞攝影報道水平。
參考文獻:
[1]劉熠煊.新聞攝影語言特性[J].新聞窗,2017(06):43-44.
[2]巫愛國.新聞圖片攝影語言淺談[J].鄭州紡織工學院學報,1999(S1):168-16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