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衛
【摘要】 目的 分析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醫院感染情況。方法 回顧性分析180例腦卒中患者的醫院感染情況, 統計分析醫院感染的發生率及醫院感染發生的相關因素。結果 180例腦卒中患者中, 21例患者出現了醫院感染情況, 醫院感染發生率為11.67%。其中感染患者中男13例, 占7.22%;女8例, 占4.45%。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大, 醫院感染發生率也越高,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發生醫院感染的21例患者中, 11例患者為呼吸道感染, 5例患者為口腔真菌感染, 3例患者為泌尿系統感染, 2例患者為胃腸道感染。隨著患者住院時間的增加, 醫院感染發生率也越高,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中出現醫院感染的幾率較高, 應重視醫院感染發生的相關因素, 采取積極有效的防治措施, 加強感染的控制, 嚴格按照無菌操作進行, 完善護理, 合理應用抗生素, 減少醫院感染發生率, 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 醫院感染;神經內科;腦卒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16
醫院感染指的是住院患者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后發生的感染, 也稱為獲得性感染[1]。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是醫院感染的易感人群。腦卒中患者常常會出現感染的情況, 導致患者住院時間的延長, 產生更多的經濟負擔, 患者不能盡早的恢復, 甚至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威脅[2, 3]。因此, 醫院內要控制感染, 找出醫院感染發生的主要原因, 進行有針對性的控制, 有效的降低醫院的感染發生率。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80例腦卒中患者的醫院感染情況。其中男93例, 女87例, 年齡最小28歲, 最大86歲。腦梗死95例, 腦出血54例, 蛛網膜出血31例。
1. 2 方法 對患者的感染情況進行分析, 針對患者的臨床資料, 進行統計學分析, 對患者的性別、年齡、住院時間和感染部位等進行統計, 了解四者之間的關系。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醫院感染發生率 180例腦卒中患者中, 21例患者出現了醫院感染情況, 醫院感染發生率為11.67%。其中感染患者中男13例, 占7.22%;女8例, 占4.45%。
2. 2 醫院感染和年齡的關系 180例患者中<60歲患者60例, 發生醫院感染4例, 感染發生率為6.67%;60~80歲患者100例, 發生醫院感染12例, 感染發生率為12.00%;>80歲患者20例, 發生醫院感染5例, 感染發生率為25.00%。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大, 醫院感染發生率也越高,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3 醫院感染部位 發生醫院感染的21例患者中, 11例患者為呼吸道感染, 5例患者為口腔真菌感染, 3例患者為泌尿系統感染, 2例患者為胃腸道感染。
2. 4 醫院感染和住院時間的關系 隨著患者住院時間的增加, 醫院感染發生率也越高,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腦卒中又被稱為腦血管意外, 是一類常見的急性腦血管疾病, 產生此類疾病的原因是由于患者的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發生阻塞導致腦部缺血損傷引起的腦組織病變。腦卒中針對發生的原因不同, 可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率更高, 占整個腦卒中發病率的70%以上?;颊吣挲g多>50歲, 男性多于女性。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 不同類型的腦卒中治療方法存在差異, 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 目前認為預防是最好的措施[4, 5]。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升, 腦卒中患者的數量也在逐步增多, 一般老年人多發。隨著醫學的發展, 醫療活動中侵入性操作越來越多。腦卒中患者在神經內科常常會出現感染情況, 會導致患者住院時間延長, 而且患者的經濟負擔會加重, 導致患者不能盡早恢復, 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很大威脅。在本次的研究中, 對180例腦卒中患者的感染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 發現患者的年齡越大, 住院時間越長, 患者發生感染的幾率越高?;颊呷菀桩a生感染的部位主要有呼吸道、泌尿道、胃腸道等。所以醫院在對患者的感染因素進行總結的基礎上, 采取有效的措施預防感染。
導致腦卒中患者出現感染的因素非常復雜。①醫院內常產生醫源性感染, 所以患者在接受治療和手術的環節中, 應確保各項操作都在無菌的條件下進行, 如果醫務人員對醫院感染及其危害性認識不足, 不能嚴格的按照無菌操作的內容進行各項操作, 缺乏對消毒滅菌效果的有效監測, 那么患者出現感染的幾率就會比較高[6];②由于醫院的環境比較復雜, 人員密集, 醫院內的空氣受到嚴重污染, 成為微生物聚集的場所, 如果醫務人員不能對醫院進行定期的消毒處理, 醫院內患者病種復雜, 人群流動大, 患者及其家屬都是病菌的攜帶者, 致病微生物分布廣泛, 醫院的病房和走廊內如果不能定期的清潔和消毒處理, 很容易導致患者發生感染[7, 8];
③腦卒中患者的病情嚴重, 意識障礙, 長期臥床, 營養不良, 免疫力非常差。腦卒中患者年齡較大, 生理功能下降, 不僅患有腦血管病, 還合并其他嚴重的基礎疾病, 包括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心力衰竭等, 患者的抵抗力不斷下降。由于接受各種診斷和治療措施以及侵襲性操作, 又不同程度的損傷并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導致患者出現感染的情況;
④患者不能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過度使用、濫用現象破壞了體內正常菌群, 致使革蘭陰性桿菌及真菌容易生長, 還會導致耐藥菌株增加, 致使病程延長, 感染機會增多, 對臨床腦卒中的治療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9]。
在醫院內應該完善降低感染的措施, 具體為:①醫務人員在進行各項操作的環節中, 應該嚴格的按照無菌操作進行, 加強手衛生, 腦卒中患者在接受治療和護理的環節中, 都要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特別是在行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和留置尿管的環節中, 應該防止污染的產生, 降低感染的發生率;②完善醫院環境的清潔, 加強消毒隔離管理, 定期對病房和醫院的走廊進行消毒工作, 對患者經常使用的物品和經常接觸的物品進行消毒操作。勤開窗通風, 對高危病房應用循環風紫外線空氣消毒, 或采用紫外線照射, 確保病室環境清潔, 空氣凈化。加強病房管理, 限制不必要的探視人員, 以防發生交叉感染;③在抗菌藥物使用的環節中, 應該采用分級使用的方式, 醫務人員應針對患者的病情, 按藥敏結果情況, 選擇合適的抗生素, 防止抗生素的不規范使用[10];④要完善對腦卒中患者的護理, 長期臥床的重癥患者要加強口腔護理及會陰護理, 應定時翻身叩背促進排痰, 進食嗆咳或吞咽困難的患者應避免誤吸, 給予早期鼻飼, 提高基礎護理質量, 降低感染發生率。
綜上所述, 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常會出現感染的情況, 醫務人員在執行各項操作中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 加強消毒隔離管理, 合理使用抗生素, 完善護理, 有效降低腦卒中患者的感染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王淑娟.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醫院感染的臨床分析.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22):4403-4404.
[2] 杜守云.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醫院感染60例的臨床觀察.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3, 34(23):3507-3508.
[3] 李軍.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178例醫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對策.當代醫學, 2013, 19(25):72-73.
[4] 侯海麗, 宋美多. 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醫院感染的臨床研究. 中外醫療, 2017, 36(6):88-89.
[5] 蒲松林. 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醫院感染的臨床分析. 中外醫療, 2013, 32(12):31-32.
[6] 何桂霞. 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醫院感染臨床分析. 中國實用醫刊, 2013, 40(1):99-100.
[7] 王建. 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醫院感染的臨床觀察. 中國醫藥指南, 2013(25):117-118.
[8] 張安新, 王翠蘭. 神經內科腦血管意外患者醫院感染現狀的調查與研究. 中國社區醫師, 2016, 32(3):188.
[9] 趙申. 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醫院感染的臨床觀察. 中國社區醫師, 2016, 32(28):93-94.
[10] 張士良. 神經內科腦中卒中患者醫院感染臨床探究.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4, 1(6):911-912.
[收稿日期:2018-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