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幫助大學新生認清使命,做好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的銜接工作,使之成為會學習、會思考、會創造、會實踐、會生活的專業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為此,謹提出大學新生適應校園生活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大學新生 校園生活 適應 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183-02
2017年,我國普通高等院校共計迎來748.6萬新同學。對絕大多數大學新生而言,上大學即意味著脫離進入全新的生活模式和環境。幫助大學新生認清自己的使命,做好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的銜接工作,有利于他們更加順利地適應大學生活,更好地將自己打造成為會學習、會思考、會創造、會實踐、會生活的專業人才。
進入大學后,陌生的環境、開放的管理模式、多層次的交往對象、多樣化的交往模式、相對寬松的可支配時間,是大學新生適應大學生活的起點。同時,大學學習任務、學習方法和學習要求也發生了深刻地變化,對此,對大學新生的校園生活,有以下建議:
一、強化人身安全意識,掌握簡單的自我保護措施
首先,了解自己大學生活的基本環境是上好大學的第一課。入學前,積極了解自己就讀院校所在地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生活習俗,避免入學后因為不適應而遲遲不能融入大學生活。入學后,借助各種渠道了解學校附近的生活圈,如學校所在地附近的治安狀況,交通出行情況,醫院、書店、餐飲、派出所等配套情況,甚至流動人口比例等相關生活信息,以便更好地融入大學及周邊生活圈。
其次,單獨出行需有自我保護意識。大學新生應選擇安全的出行工具,盡量避免乘坐黑車出行。乘坐網約車也要核對好相關信息再上車,學會關注行車路線,不要全程玩手機。勤工助學的同學,更應該規劃好安全的出行時間及路線。單獨出行的大學新生尤其是女學生,對于陌生人的求助,避免進入相對封閉的場所,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別人,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可以求助于警方。
二、強化財產安全意識,培育合理消費、適度消費觀念
首先,具備財物管理的基本能力。大學新生對在外觀甚至品牌都非常相似的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的保管上,可在不損壞其外觀和使用效能的情況下做一些標識,也便區分和防盜。另外,銀行卡及各類支付密碼不能過于簡單,不要將身份證和銀行卡放在一起,避免不必要的財產損失。同時,大學新生還應該具有一定的統籌消費能力,將生活費劃塊使用、合理分配,避免寅吃卯糧。在集體消費中學會使用AA制,不給別人添負擔,也不給自己找麻煩。除此之外,很多金融機構、商業機構都將大學新生視為未來的潛在客戶,針對大學新生會有很多促銷或者發放借記卡、信用卡甚至貸款活動。在消費行為無人監管或引導,消費欲望旺盛的雙重擠壓下,很多大學新生會超前消費、盲目消費,極個別的學生還有可能為了滿足消費欲望借高利貸或裸貸,后果極其嚴重。
三、完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與研究能力
大學學習和中學學習在學習任務、學習方法、學習內容等方面均有較大差異。從學習任務而言,大學學習以專業理論學習和學術研究為主,目的是培養專業人才;學習方法上教師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重引導輕依賴,對學生獨立思考與自覺學習的能力要求更高;學習內容上,強調學習科目的基礎知識學習、學科發展趨勢及學術前沿思想的研究,要求學生具備相應的研究能力。因此,擯棄傳統的學習思維模式的是大學新生順利完成學業的必然要求,這就需要大學新生積極樹立自主學習、全面學習創新學習、終身學習的新理念,以培育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
四、學會人際交往,建立和諧人際關系
大學新生在與人際交往時應求同存異,在非原則問題上以包容和體諒為主;在原則問題上,應堅守底線,尤其是在有可能違法犯罪的事情上,不因講義氣、抹不開面子而做出錯誤的選擇。在陌生的環境下,謹慎避免食用陌生人贈送的食品、香煙或飲料,不提供過多的個人信息。同時,在與“半熟人”交往時需保持必要的謹慎。在不了解半熟人真實身份、家庭信息、性格愛好以前,需謹慎地選擇交往的事由、時間、地點,避免陷入不安全狀態。
五、正視情感需求,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大學新生不要因為孤獨或者寂寞輕率戀愛,更不應該過快發展親密關系。美好的感情建立在志同道合而不是生理需求的基礎之上。女大學新生更不能因為一時不適應環境或者情感沖動而輕率與他人發生性行為,避免懷孕或者不潔性生活帶來的痛苦,也不要把自己的美好感情變成別人宣泄生理需求的工具。
六、學會信息保全,免除意外紛擾。
火車票、機票、銀行取款憑條及廢舊銀行卡不要隨意處置,對涉及身份信息的內容做處理后再扔掉。身份證復印件要妥善保管,在不影響其有效性的前提下做出使用范圍標注,避免他人盜用。在朋友圈、微博、QQ日志里發信息,注意信息安全,不要為別有用心的人在人群中找到或者了解自己提供便利。最好不要拍攝低俗惡搞或過于暴露的照片,已拍攝的需妥善保管,避免給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埋下隱患。
在推介親友的微信、QQ頭像或電話號碼等信息時,應問清原因并征得被推介方的同意,以避免給別人的學習、工作、生活甚至是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在虛擬平臺上與不認識的人交往時,要用心觀察和分析對方語言與行為,避免交友不慎。更不要在虛擬平臺與他人裸聊或者發送私密照片,不要因為一時的不謹慎留下安全或其他隱患。
七、積極心理建設,愉悅展開大學生活
大學新生入學后,難免會因為不適應新生活而產生心理壓力,往往表現為:思鄉感、因失落感、迷茫感、困惑感和危機感。無論是哪一種感受,都需要大學新生進行積極的心理建設來進行干預。大學新生應該正確的評價自我,并學會悅納自我,擯棄消極的心理暗示,用積極的心態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作者簡介:駱劍琴(1974-),女,貴州人,貴州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