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10月召開的十九大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提出我國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其中包含辦好學前教育。想要辦好學前教育,游戲是一個重要部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師要提供豐富的操作性材料,為每個幼兒在游戲中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形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幼兒是在游戲中和材料的互動過程中學習并成長的,本文通過研究安吉游戲的材料投放的經驗總結以期對于幼兒園的材料投放有所啟示。
【關鍵詞】安吉游戲 材料投放 游戲
【中圖分類號】G6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257-01
一、“安吉游戲”含義
“安吉游戲”是浙江省安吉縣幼兒園游戲教育的簡稱,在安吉幼兒園里,幼兒是游戲的主人、主宰者。幼兒游戲時,教師只是在一旁觀察,不加以干涉,拍攝照片和現場錄像。游戲結束后,教師用PPT放映剛剛拍攝到的照片和錄像,老師對每一張圖片和每一個鏡頭提出一個問題,與小孩子分享后,老師們課后也要一起探討,像看圖說話一樣對照描述兒童游戲的過程[1]。
二、安吉游戲中材料投放的特點
1.靈活利用自然資源
安吉幼兒園善于利用身邊的資源,由于安吉盛產竹子,所以在幼兒園里,你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竹筒、竹棍、木塊,幼兒可以自主選擇,既可以用來建構房子、小橋、滑梯等等,也可以用在角色游戲中,作為“鏟”、“杯子”等等。在戶外游戲區,他們把附近的廢棄地板,紙線筒,稻草等,都收集為游戲基本材料。除此之外,每隔一段時間還為孩子們提供一些符合年齡特點且安全的挑戰型游戲材料:有自制的竹單梯、皮球、足球、跳繩、毽子等等[2]。
2.種類豐富且數量充足
安吉幼兒園里材料的種類豐富而且數量足夠,這是確保幼兒充分投入到游戲中去的基礎。木塊能誘發孩子進行結構游戲,只要有這些大大的積木塊,孩子就本能的想要建構;竹梯加上墊子等能引出運動游戲;給孩子提供便攜材料,自然就可以進行多種運動方式。安吉幼兒園提供的材料遠遠大于孩子們的需求,因而小朋友之間很少發生爭執,缺材料了就取材料,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合作全身心投入到游戲中去。
3.以低結構材料為主
材料投放除了數量多,種類豐富,還應該注重結構化的程度。安吉幼兒園在游戲場中大量投放低結構材料,如輪胎、 油桶、 磚塊、 各種形狀的木塊等等[3]。同樣是一塊木塊,由于孩子們不同的經驗和生活背景,其玩法是不一樣的,這木塊有可能是小凳子,有可能是寶寶的枕頭。這種替代行為在不同的游戲區表現得就更為充分,例如:在運動區,多個方形木塊排成一條,就是一座橋;在建構區,多個方形能造成一座房;在沙水區,它是漂浮在水上的一艘船[4]。但是“安吉游戲”材料也不乏高結構的材料,只不過更多的是運用這些高結構的材料結合純天然的自然材料。
三、對當前幼兒園材料投放的啟示
1.給予幼兒自由選擇權
幼兒是游戲的主人,幼兒有自主選擇游戲材料的權利,這點在安吉游戲中很好的體現了出來。有關研究表明,幼兒在活動中是否可以選擇活動材料以及自選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在材料不可選的情況下,幼兒的無所事事率最高。隨著材料可選程度的提高,幼兒的無所事事率降低,交往頻率提高。在材料任選的情況下,無所事事率最低,交往頻率最高。由此可見,提供種類豐富且數量眾多的材料跟幼兒游戲的效果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
2.材料投放有層次性
材料投放的層次性,是指教師在選擇、投放操作材料時,能夠預先作思考,將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與孩子通過操作該材料可能達到的目標之間,按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要求,分解出若干個能夠與幼兒的認知發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層次,使材料“細化”。材料投放的層次性能使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幼兒,都能通過與適宜材料之間的互動來獲得相應的發展?!凹毣焙蟮牟牧夏転橛變禾峁└嗟倪x擇和發展的空間,使他們在活動區游戲時,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按照自身的發展和能力來選擇合適的材料,從而更快更好的進入與材料的互動中,獲得更積極的發展。
3.提供低結構材料
提供可供幼兒自由組合結構的低結構游戲材料,滿足幼兒自主掌控材料的需要,他就有機會自己去創造或構建,積極主動的體驗,從而獲得有意義的經驗。這些低成本、多變化的玩具可以引發幼兒不斷思考,主動地探究與學習。華愛華教授曾說:對游戲材料進行低結構開放投放,將會誘導幼兒的游戲行為,幼兒控制材料;而對材料進行封閉式高結構投放,將誘導幼兒個別化作業活動,材料控制幼兒[5]。比如積木就是一種低結構的材料,因為在設計時就有意識地考慮了等分、比例、倍數等元素,雖然沒有規定積木的玩法,但幼兒在玩任何一種搭積木游戲時,都會獲得相關的數學經驗。
4.善于利用本地自然資源
雖然安吉幼兒園的校園不是最好的,可是他們的游戲材料卻是最好的,因為這些材料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得:沙坑、水池、積木叢林等等,讓人們感覺特別真實,特別有質感,好像走進了“芭學園”。水、泥土、樹木、木板、磚塊等等都是安吉游戲孩子們的玩物和工具。[6]相比之下,現在隨著幼兒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很多幼兒園以“安全”“健康”為借口,讓孩子遠離了真實的大自然,在教室里待上一整天,實在可惜!幼兒園可以有效利用一些自然資源和廢舊物品作為游戲材料,這些低結構、就地取材的東西,反而能更好的啟發幼兒。
參考文獻:
[1]陳毛應、嚴紅楓.“安吉游戲”:緣何風靡歐美[N].光明日報,2014-12-23(5).
[2]朱振岳、姜天安.“安吉游戲”玩出鄉村里的幸福童年——浙江省安吉縣學前教育特色發展紀實[N].中國教育報,2013-12-29(1).
[3]王和平.對我國兒童游戲權保障問題的研究——以“安吉游戲”游戲活動材料投放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05):103.
[4]張海雯.從“操場”到“游戲場”的變遷——淺談幼兒園戶外游戲環境創設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4(09):72.
[5]華愛華.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通過活動區游戲來實施《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51.
[6]李會敏.真游戲、真冒險、真幸?!貧w兒童生活的游戲[J].課程教育研究,2015(28):17.
作者簡介:蔡晗,女 ,漢族,河南省信陽市人,碩士研究生,東北師范大學,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學、學前兒童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