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升
新課改的目標是引導學生自我成長,也就是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全面成長。因此教師的教學思維要隨之有所改變。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的健康成長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擾。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把德育作為我教學工作的使命,一種喚醒學生自主健康成長的使命,與學生一起體驗成長之美。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1977)一書中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蔽液苁軉l。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如何借用哲學家雅斯貝爾斯的認識去“喚醒”我的學生?去“喚醒”學生的潛能呢?又如何做到“啟迪智慧,提升人文素養,養成健全人格,確立積極人生”?想到這些,我把德育教育當作自己的一種使命,一種喚醒學生自主成長的使命。
在德育教學中,教師角色的定位很重要。而德育工作的主體是學生,也就是德育的過程應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傳統的德育教學方式是:教師以說教、訓導等形式對學生進行道德引導的灌輸,學生被說服、被教育、被管教、被管制、被指揮、被批評、被訓斥,這樣的被動地位使得學生的自主意識淡薄。而當今時代要求教師在學習生活中轉變角色,以便適應時代管理目標的要求,更加能積極促進學生健康自主的成長,使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能夠有自我認識、自我學習、自我判斷、自我修養、自我約束、自我選擇、自我評價、自我反思、自我磨練、自我改造、自我鍛煉、自我發展、與人合作、和諧交際等能力,培養學生成為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有健全人格、健康發展的社會人。德育教學就是在動態的教學實踐中,及時適時合理正確的對學生進行自我喚醒,喚醒學生自主健康的成長。
一、在教學中明確師生的角色和職責:德育工作的核心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是引導者、喚醒者
在德育工作中,毋庸置疑學生是主體是核心,所有的教育教學活動都應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目標,只有學生參與了,德育的滲透才不會顯得單調乏力。教師在整個德育教學實踐中的角色與傳統有所改變,教師是德育教學的設計者、策劃人、整合者。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時刻提升自己的教學業務、提高自己的修養、開拓自己的視野、不斷發展提高自我。教師的引導喚醒是為了學生的自主成長,這是學生和教師共同成長的體驗,誰缺位了都不會成功實踐。
二、德育教學中正能量的示范至關重要
在德育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德育的目標,即將學生培養成或接近于什么樣的人,學生應該具備哪些德育素質;教師還要熟悉德育實踐的預設方案:怎樣將學生引導成具有積極人生目標的人、會學習有思想、會合作、會感恩、會寬容、會生存并能獨立的人?怎樣打開學生健康成長的心門?同時,教師在德育實踐內容的選擇上,正能量的案例是必須且多元的。這種德育教學的正能量更多是教育工作者不斷喚醒學生內心的秩序和規范。
中學生的成長離不開行為的規范,所以中學生的日常規范在日常教學中的引導和滲透很是必要,學生從切實感受中懂得遵紀守律的重要,在學習交流中認識規范的重要,而不是在班級有班級扮鬼,這是班級風貌的體現,嚴格要求,讓每個學生都有一種歸屬感榮譽感。在學校有校規校紀,讓學生明白在校園里如何文明言行,如何與人交流合作,這樣就能夠從點到面強化對學生的引導,促其全面成長。
我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分析并觀察農村學校學生的身心特點、學習習慣和生活行為后,我決定從學生的課堂行為規范開始。課堂行為規范看似簡單,其實不然。日常行為中有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習慣,還有交際方式等等,這些規范可以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學生的身心成長。
在課堂上,我整體施教與因材施教兼顧。整體施教就是按照教學計劃有步驟進行,引導全班學生對課堂教材有整體認識,對所學內容及要求有明確的目標,我用自己的教學風格激發班集體的潛力,使班集有自我成長的目標,從而揚班級之正氣。因材施教是針對高中不同學生的心理、思維、氣質言行、能力、性格差異等進行觀察分析后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引導梳理教育也就是旁敲側打,使學生自我意識增強,促其自我完善自我成長。
校園內外的各種實踐活動也是德育教學的有效途徑。但原則是以育人為主要目標,將德育的滲透到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和養成自覺主動積極上進的品質,這不僅規范了學生的行為,鍛煉了學生的意志品格,還強化了學生吃苦耐力和信心。德育活動的方式途徑多種多樣,體衛藝活動都是有效的而且可以廣泛實踐的德育教學模式。
三、德育教學正能量的示范還來自對學生健康多元的交際能力的培養
德育教學培養學生的目標就是使其能夠在合作探究交流中增強交往的主動性、自我調適能力.這就要求德育教學的方法多樣化。
1.德育教學個性化。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方式:任性追求自我型的,引導其理性、學會自我約束,兼顧的品質;對于活潑好動導其沉著冷靜,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蝸牛般慢性子”提醒其積極主動克服猶豫;敏感多疑在其本身有細心敏感謹慎守紀等優點,但多狹隘多疑膽小的基礎上尋找本因,導其樹立自信心。這些都是針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的探索經驗,只有了解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對學生進行適當正確的引導,教育教學才會有成效。在實際教學中我就是這樣做的。
2.德育教學要明確化,細致化,日?;?。德育教學的整體目標是喚起學生對生命的原動力。德育教學的明確、細致、日?;兄诩ぐl學生對生命的熱愛,有助于負起生命的責任。學習是學生人生的一部分,但這部分很有可能影響到他的一生,所以德育教學就是盡一切可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潛力、自我學習發展的欲望,解決學生自身系統學習的原動力。而這些要獨立自主的完成,在適當的引導下讓學生去思考人生,思考學習的意義方法,用心靈體會學習的樂趣,在學習中引導學生質疑、求索、激勵學生積極思考,多元聯系,打開心靈的窗戶,讓生命的活力流淌。
長期的教學實踐使我習慣了一定的程式卻忽視了內在的改變。但德育教學不僅喚醒了我的學生,也喚醒了我的潛力,促進了我自身的發展,使我在學習實踐中與學生一起成長、享受生命的成長之美!我感謝這神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