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利
[摘要]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中小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和壯大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加深,中小企業開始在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融資難是阻礙這些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研究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面臨的問題和風險,對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中小企業 融資 困境 風險
目前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中小企業作為重要的經濟力量,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和地位。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能夠擴大就業,生產社會必須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活力和創新力,對社會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面臨很多挑戰,其中融資問題是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最重要挑戰之一。在傳統經濟模式中,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是通過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辦理企業經營所需的貸款。但是,由于銀行等金融機構對辦理貸款的企業有著嚴格的準入條件,對企業規模、營業額等方面有著一定的規定,對我國的中小企業而言,由于自身企業狀況的限制,企業規模等相對較小,在融資方面存在一定困境。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開始大量成立,并且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主要包括兩方面的融資類型,一種是企業內部自融資,是指企業通過自有的現金流,或者將原來的生產設備進行折舊出售等方式,在企業內部解決資金的籌集問題;另一種方式是通過外部渠道籌集資金,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通過向銀行申請貸款,或者是通過其他類型的金融機構,獲得一定的資金,用于保證企業的生產。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進行融資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特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融資主要依靠企業內部自融資
對一些中小企業而言,在需要融資的過程中,很多都是通過內部自融資的方式獲取資金,例如將現有生產線進行折舊出售,獲取一定的發展資金。對中小企業而言,可以通過內部的自融資,以較低的成本獲取企業經營所需要的資金,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二)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取融資比較困難
與大型的企業相比,我國中小企業在需要進行資金融通時,由于銀行等傳統的金融機構對借款有著較高的要求,使得中小企業較難從銀行等獲得相應的貸款。此外,從銀行等機構獲得的貸款,其資金利息成本相對較高,對企業而言也是較大的壓力。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較難從銀行等機構進行融資,使得中小企業的發展存在一定的資金壓力。
(三)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相對較高
我國的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由于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取資金存在一定的難度,中小企業可能通過其他方式籌集資金,例如民間借貸等。而民間借貸的利息通常相對銀行利息而言比較高,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加重了中小企業的融資負擔。近年來,甚至有中小企業在急需資金的情況下,通過民間借貸,甚至是高利貸的方式來進行融資,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二、我國中小企業出現融資困境的原因
隨著我國中小企業在國際經濟中地位的不斷提升,各界對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現狀也給予了充分的關注。現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存在一定的融資困境,主要原因既有中小企業內部自身的因素,也有外部市場狀況、監管現狀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小企業自身經營存在一定的風險
我國的中小企業目前絕大多數還是“家族式”的民營企業,企業的管理層就是企業的擁有者,在企業運營的過程中,更多的是以管理層個人意志為主,與大型企業的職業經理人制度不同,在運營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管理風險。對傳統的銀行等金融機構而言,由于中小企業運營過程中的管理風險等,對其進行貸款等業務時,需要有著更加嚴格的審核。
(二)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門檻較高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開展信貸業務時,處于合規性、安全性的考慮,對需要借款的企業進行嚴格的審核,并對企業的資信狀況、運營情況、財務狀況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我國的中小企業,通常運營的資產規模相對大型企業而言較小,有可能無法滿足銀行的信貸要求。此外,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也更加愿意向大型的民營企業、國營企業貸款,而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還不夠,使得中小企業的融資也存在一定的困難。
(三)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相對單一
近年來我國的資本市場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出現了互聯網金融等一系列新的融資渠道。但是對我國大多數的中小企業而言,目前的融資渠道仍然還比較單一,主要是以銀行信貸為主,在無法獲得銀行貸款的時候,更多的會考慮尋求民間的借貸方式,例如不同企業之間的借款,或者是一些貸款公司的貸款。但目前我國民間企業借貸的利息相對較高,對企業而言,也并不是最優的融資選擇。
三、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存在的風險
我國的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將會進行一系列的融資,用于企業的擴大生產和經營,力圖推動企業的發展。但是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可能面臨一定的風險,融資對企業而言是一把雙刃劍,既能推動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可能對企業產生負面的影響。
(一)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過大風險
對中小企業而言,中小企業進行融資的過程中,獲取資金的同時也需要支付相應的利息,或者是出讓部分的股權,對這些中小企業而言,融資也需要一定的成本,如果企業融資成本過高,而未來企業的經營沒有達到預期,再融資到期日需要歸還本金或者利息的時候,企業將面臨極大的資金壓力。
(二)中小企業借款違約風險
對商業銀行而言,在向中小企業進行貸款的過程中,如果未來中小企業經營發生不利的事件,對整個企業的有著重大的影響,有可能造成中小企業無法按時歸還相應的借款,出現信用違約現象。
四、應對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風險的解決方案
針對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融資困難的現狀,中小企業自身、銀行等金融機構,包括政府部門等,都需要做出一定的創新和改革,推動中小企業融資的發展,具體可以參考以下一些方案:
(一)中小企業積極拓展新的融資渠道
隨著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開始涉足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業務,在貸款利率優惠、貸款便捷性方面,有了較大的改進和創新。對我國的中小企業而言,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趨勢,積極拓寬融資渠道,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融資方式,從而推動企業規模的擴大和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二)中小企業加強對自身運營流程制度的建設
目前,我國許多中小企業在運營過程中,企業管理制度相對比較松散,沒有形成統一的管理流程模式,是的運營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風險。我國的中小企業可以學習國內外優秀大企業的運營管理制度,并結合自身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一定的改進,最終推動本企業運營流程的規范化。
(三)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就信貸標準進行更新
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在進行信貸業務時,企業貸款標準比較統一,雖然有利于銀行的管理,防范和控制借款違約風險,但是對一些優質的中小企業而言,雖然其目前在資金規模等方面可能達不到銀行的要求,但其處在一個充滿潛力的成長市場中,如果獲得一定的融資,未來企業可能發展會更加好。我國的商業銀行可以設立不同的信貸準入門檻,通過區別化利率等方式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
(四)政府相關機構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扶持
中小企業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力量之一,對促進經濟發展、擴大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政府的相關機構可以從政策上進行支持,制定和實施一些推動中小企業發展,有利于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幫助中小企業在市場上進行合理的融資。例如,針對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商業銀行借貸困難,更多的轉向民間借貸的事實,政府可以推動民間借貸的標準化,鼓勵合法的民間借貸活動,并從法律上保障借貸雙方的利益。
綜上,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呈現出良好的態勢,但融資困難這一問題仍然困擾了大量的中小企業,并且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針對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出現的風險,需要相關的利益方積極采取措施,解決問題,防范風險。必須要政府監管部門、中小企業自身、貸款金融機構等共同努力,才能推動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發展,最終推動我國中小企業的不斷成長和規模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