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娜
[摘要]國家財政預算是政府參與市場調節的重要工具,通過轉移性支出的扶持與相關政策的出臺保障公民權益。二孩政策出臺后,青年女性對生育保險制度建設的關注度不斷提升。我國現行生育保險仍需不斷完善,需要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
[關鍵詞]二孩政策 生育保險 財政支出
一、引言
我國自2000年進入老齡化階段以來,65歲人口數量逐年增加且迅速擴大,截至2015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到總人口的10.5%,比去年同比增長0.4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我國勞動力人口比例不斷下降,老齡化問題愈加嚴重。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青年婦女是孕育新生命的主力軍,“二孩政策”出臺后,女性群體對生育保障問題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尋求更完善的權益保障。國家財政如何更好的分以配一最大限度的發揮生育保險的作用和完善生育保險制度成為保障青年女性合法權益的關鍵。
二、生育保險的財政支出現狀及問題
(一)生育保險的財政支出現狀
(1)財政對生育保險的支出額不斷增大。2000年以來,財政總支出中社會保險支出額不斷增加,在GDP中所占比例也逐年上升。作為社會保險中不可或缺的一大險種,生育保險的財政支出額在此過程中亦不斷增大,呈現不穩定增長態勢,從2000年的8.3億元逐步增加到2013年的282,8億元,增長率時高時低。
(2)財政對生育保險支出占社會保險的支出總額比例不斷上升。2000-2014年財政對社會保險基金的補助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平均為2.3%,財政對社會保險基金的補助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并呈快速增長趨勢。生育保險支出在社會保險支出總額的占比不斷增大,。2016年的醫療保險與生育保險的合并實施更是進一步為生育保險支出的提高奠定基礎。
(二)生育保險的財政支出存在的問題
(1)財政對生育保險的支出額仍較小。根據2015年統計的育齡婦女年齡及生育狀況數據統計,我國育齡婦女總計約5667870人,其中青年婦女有3073703人,占總數的54.23%。與需要獲得生育保險保護權益的人數相比,當前我國財政對生育保險的投入遠遠小于市場對生育保險的真實需求。
(2)財政對生育保險支出占社會保險總支出比例較小。社會保險是轉移性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基本養老保險作為社會保險的核心內容,一直處于優勢地位不動搖,其他的險種所占資源較少,尤其是生育保險。自生育保險實施以來,生育保險基金支出在社會保險基金支出中的占比一直處于末位,所占份額一直是最小。
三、財政更好助力青年婚育的可行性建議
(一)增加政府財政對生育保險基金的投入
我國生育保險基金來源渠道單一,《社會保險法》中明確規定職工參加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生育保險金,職工不需要單獨繳納。世界上多數國家采取三方共同繳納的方式來籌集生育保險金,明確規定政府、企事業單位以及個人的責任,共同承擔上繳義務,減輕企業壓力,同時增加政府對更多在職女青年的生育保障。我國全面實施“二孩政策”后,如何更好地給予當代女青年所需要的生育保護顯得尤為重要,生育保險的需求擴大,選擇由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三方共同承擔生育保險金的模式更能滿足當下我國的需求。財政是政府對社會各方面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政府責的實現需要財政的大力支持,需要財政預算對青年婚育方面,尤其是生育保險,加大投資支持比例。
(二)推進男性“產假”制度
中國傳統觀念中育兒任務往往由母親單方面負責,現行生育保險也僅針對企業在職女員工。在呼吁男女平等的新時代背景下,為了減輕女青年的就業歧視問題,倡導夫妻雙方共同承擔嬰兒的養育責任,逐步推進男性產假制度,讓更多的男青年有時間更主動的去分擔配偶的育兒工作。國際上多個國家已經建立了男性“育兒假”制度。法國為了鼓勵男性同胞的承擔養育新生兒的積極主動性,規定男青年除了兩周的帶薪休產假之外,另有兩年的不帶薪休假。在國家規定把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后,我國有出現了一種新的保險一護理保險,或將成為我國新的第五大險。湖南、遼寧等地之前就有性護理假制度,來緩解女性因此而受到的就業歧視問題。
(三)增加財政對相關醫療服務投資撥款
我國生育保險的報銷總共包括七次檢查,從懷孕第一周到第三十四周,包括基本的幾十項檢查。我國經濟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醫學界的建設也更是不斷突破,人口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對更完善的醫療設施條件要求越來越高,女性孕期安全檢查的標準也越來越高。一方面需要政府財政加大對醫療科技研發的投入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需要政府財政對醫院關于生育保障機構的設置和先進設備的引進提供更大的資金和政策支持。
(四)增加財政預算中公立托兒機構的設置
“二孩政策”全面實施后,我國的新生兒數量必定會迎來較大幅度的增長,這會使原來就緊缺的公立托爾兒機構變得更稀缺,使現在的“入托難”問題逐步演變成“無托可入”。解決這問題需要政府財政的大力支持與政策建設,不僅僅是增加對城市公立幼兒園的建設,而且要同時增加對鄉鎮幼兒園建設的支持度和指導意見,加大對合格幼師的培育力度和宣傳力度,適當建立標準親民的育兒所,擴大對嬰幼兒的教育容納范圍。
四、總結
青年是社會發展的主力軍。隨著二孩政策的普遍推行,青年,尤其是女性青年,對生育工作保障政策的關注度不斷上升。我國目前的生育保險保障體系的建設仍有待完善,誠需政府對生育工作涉及的多個方面進行更有力的財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