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太
[摘要]我們所處的年代是技術高度發展的年代,技術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企業對一線技術工人的要求隨著技術水平的發展也越來越高,作為職業學校的學生,我們的培養目標定位在培養一線高素質和高技能的人才,所以他們就業的崗位主要面向生產一線,因而及早了解企業的運作模式和生產模式對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即是挑戰,也是他們必須面臨的課題。
[關鍵詞]實習 企業實踐 學生
目前,職業學校雖然在培養模式上加強了校企合作,鼓勵企業人員來校講課,但由于融合不夠深入,職校培養學生的模式與企業生產實際還是有些脫節,再加上中職教育還有一部分“重理論、輕技能”的現狀和實訓脫離生產實際的情況存在,因而學校經常指派學生到企業進行企業實踐,倡導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很有成效的教學模式之一。當然,在實踐過程中通常也派多名專業教師全程指導學生實習,他們積極與企業溝通,保障學生學有所得。
一、企業實習的優點
(一)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鍛煉學生適應崗位的能力
崗前培訓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也增加了學生的實際操作經驗,學到了一些在學校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和能力(例如合作和團隊協作能力等),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對今后的學習、發展方向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看清自己的不足,讓學生清楚學習不僅僅學的是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并且將它做到盡善盡美。
(二)了解企業和學校的不同,及時融于社會
企業實踐可以讓學生提前了解企業以敬業為導向的職業態度,以價值為導向的職業觀念,以成果為導向的職業思維,沒有這些職業心態,就不會有優秀的業績,將來可能被社會淘汰,同時,比較學校教育和企業工作的關系,有利于把控人生,不做無頭蒼蠅到處亂撞。
(三)了解先進技術,彌補學校設備不足或落后的現狀
企業實踐是讓學生參與到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去,所以學生接觸的產品是企業最前端產品,技術含量高,工藝先進,這有利于學生學習最新技術,掌握最新專業知識,彌補了學校由于設備陳舊不足和技術封閉導致的不足,同時為學校節約經費,降低教學成本。
(四)可以減輕學生的經濟壓力
學生進行企業實踐是要參與企業的生產,要為企業創造價值,所以企業會給學生一定的經濟補助,我們大部分職校學生來自農村,家庭相對貧困,企業實踐即鍛煉了自己,還可以減輕家庭經濟壓力,何樂而不為,所以,對部分學生來說參加企業實習,不但增加閱歷,還可以獲得經濟補助,這樣能更好地完成中職學歷。
(五)降低企業成本
企業獲利的途徑之一是降低成本,在勞動力最缺乏的生產旺季,企業可以通過與職業學校合作,獲得來源穩定、數量龐大的年輕勞動力。到了生產淡季,則可根據生產需要,靈活地讓中職學校適時結束實習期,不僅無須為其支付社會保險費用,更不需要像解雇正式工人那樣支付經濟補償,從而降低企業成本。
二、企業實習需要處理的問題
(一)加強學校和企業的聯系
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問題,比如工作崗位不適應,勞動強度大等問題,帶隊教師要積極跟企業聯系,協商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并把結果反饋給學校,實現校企溝通橋梁的作用。
(二)加強帶隊老師與學生的溝通
對絕大部分學生來說,社會實踐是接觸社會的第一課,由于企業生產的特點決定實習時間的不確定性,使得學生實習強度大、時間長,實習過程中難免會有不適應,再加上企業是講成本的,學生的實習肯定要服從企業的生產需求,所以要與學生加強溝通,多講企業的管理規定,創造才有價值,不管以后在哪里工作,企業不會保留只拿錢不干活的人。
(三)加強溝通維護學生的基本權利
學生在企業工作,與正式職工肯定有區別,首先,他們是學生,學生有學生的勞動特點,其工作能力差,他們是有別于其他職工的特殊群體,所以學校和帶隊老師要按照國家政策和地方政策跟企業加強溝通,維護學生的基本權利,不要學生剛到單位,各方面還沒適應,就出現長時間加班,休息時間少,生病請不了假等情況,所以在這方面校方和老師要及時跟企業溝通,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四)防止學生出現工傷
一般情況下,實習前企業都會進行安全教育,然后再實習,但在學生實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工傷事故,例如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出現學生手被劃傷或腳被壓等意外,遇到這種情況要及時與企業和中介溝通,解決學生的醫療費用,如果出現大的事故,應根據協議協商解決賠償問題,同時加強對學生的日常安全教育,提醒他們要保護好自己。通常,企業為了降低風險成本,在實習前都會給學生買保險,所以校方和老師要及時跟廠家聯系,落實購買保險的問題,甚至有必要寫入實習協議。
三、社會實踐的規則意識
中職學生到企業實訓的心態是開始興趣很濃、信心很大,中間累了退縮,最后開溜。他們根本不知道企業的情況,以為企業跟學校一樣,遲到、早退、曠工大不了寫檢查,殊不知企業遲到、早退、曠工是要扣工資的,甚至做得不好要被公司開除,所以往往思想落差很大。所以我們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讓他們樹立規則意識,服從意識,同時嚴格考勤,按照企業的考核標準執行,這樣才能體驗到企業生產現狀,讓學生有所收獲。
總之,崗前培訓即可以降低企業成本,也減輕了學生的經濟壓力,同時也降低了學校的辦學成本,是三方共贏的培訓方式,雖然在實習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但至少在走入社會前,在正式工作前,有一次與社會接觸的機會,有一次體驗工作的機會,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學生盲目就業的弊端,學生崗前實習應該是未來技能性人才培養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