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偉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于電力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于電力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現在的設備檢修工作,為了滿足社會的發展要求,提升機電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勢在必行。因此電廠應結合技術創新不斷優化檢修方式,提升檢修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才能保證電廠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
關鍵詞:機電設備;優化檢修;電廠;應用
引言
現如今,我國經濟發展十分迅速,人們生活水不斷提高,人們會對于電力的消耗和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就使得我國電力的安全穩定運行面臨巨大挑戰,新的發展環境下,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為我國電力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隨著國家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電力的需求也不斷提高,這就使得電廠設備的運行經常處于超負荷狀態,一點出現問題,傳統的檢修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一旦電廠機電設備出現問題,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隨著電力行業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機電設備檢修已經難以適應日益發展的電力需求,為此就必須通過不斷地探索和研究找到電廠優化機電設備檢修的新的檢修模式,從而提高電廠機電設備檢修效率,保證電廠機電設備的可靠運行。
1電廠機電設備常用檢修技術
電廠機電檢修技術通常有主觀診斷技術,儀器診斷技術、模型診斷技術、智能型診斷技術等,具體分析如下:
1.1主觀診斷技術
電廠在開展機電設備檢修過程中,常用的檢修技術是主觀診斷技術。所謂的主觀診斷技術,就是指檢修人員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利用簡單的設備來進行機電設備故障檢修。主觀診斷技術包括檢修人員的經驗、機械設備的多數指標評估以及系統運行邏輯等多個方面內容。這一檢修技術應用起來比較簡單,主要依靠的是工作人員的經驗,但同時因為不是使用精準的機械設備完成的檢修,所以檢修準確性有待提高。
1.2儀器診斷技術
在對機電設備進行檢修過程中,使用專業化的儀器能夠得到更加準確的檢修結果,而且檢修速度也比較快。在使用儀器進行檢修過程中,可以從機電設備的運行速度、運行力矩以及振幅等多個方面入手,得出準確的機電設備運行數據,將這些實際運行數據和機電設備的原始數據資料進行對比,就可以找出機電設備出現故障的部位。儀器診斷技術和主觀診斷技術相比較,前者的準確性較高,但流程較為復雜,而后者雖檢修結果與實際情況有所出入,但勝在應用簡單。
1.3模型診斷技術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過程中,機電設備的構成越來越復雜,所以檢修工作的開展難度也逐漸增大。面對這樣的情況,機電設備檢修人員提出了模型診斷技術。檢修人員需要利用數據模型的理論構建基礎來作為依據,對系統故障部位進行判斷,找出機電設備的具體故障節點。這一檢修技術專業化程度較高,而且還比較安全。
2機電設備優化檢修在電廠中的應用分析
2.1革新檢修理論
電廠機電設備的優化檢修就是在機電設備的穩定與安全的基礎上,對機電設備進行可控制性的、可維修性的科學化選擇,這種優化檢修方式是綜合多項檢修方式的結合版,它綜合了改進性檢修、狀態檢修、定期檢修以及故障檢修多種方式,既保證了設備檢修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還大大提升了設備的可靠性,確保電廠發電設備的持續有效運行。全新的檢修理論的運用能夠科學有計劃地安全檢修工作,全程動態性掌握設備運行現狀,并且合理評估設備運行狀態和運行穩定性。然而優化檢修理論并不會單純在檢修方法上的革新,它是從全方位的角度革新傳統的檢修方法,主要表現在檢修人力資源、檢修設備資源、檢修項目內容、檢修模式、檢修周期等方面,最終確保檢修工作的全面革新優化。
2.2設備點檢與設備定檢
設備點檢是對電廠設備進行科學化管理的方法,其主要利用專用儀器,按照定點、定期、定方法等流程對設備進行管理和檢驗,其主要作用是通過對設備的全面檢查加強對于設備的了解,進而進行評比量化。電廠設備的點檢是對于日常崗位、專業點檢、點檢員、技術診斷的管理以及綜合性能的測試等進行的,點檢的運用極大程度上保證了電廠機電設備的健康運轉,更保證了對于設備檢修的安全管理。
2.3RBM優化分析方式
所謂RBM實際上就是風險維修方式,優化分析系統評估機電設備的風險,然后合理地選擇檢修方式,其屬于綜合性檢修方式,主要包括事故檢修、狀態檢修和定期檢修,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機電設備運行的可靠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設備檢修資金的成本,構建優化檢修機制,結合先進的科學信息技術,強化電廠內部的基礎管理,加大多余危險點分析的重視力度。評價機電設備運行的經濟性與安全性,同時實施點檢定修制,這樣在電廠中廣泛的應用優化檢修方式。
2.4RCM優化分析方式在電廠中的應用
電廠以往在進行機電設備檢修過程中,采用的是計劃檢修方式,這一檢修方式不夠靈活,所以檢修效果并不理想。面對這樣的情況,電廠在對機電設備進行檢修過程中,應充分應用RCM優化分析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機電設備優化檢修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RCM優化分析方式,在應用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減少檢修成本投入,這種高效益,低成本的檢修方式,對于面對殘酷市場競爭的電廠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在對RCM優化分析方式進行分析中可以發現,此方式可以將電廠以往的機電設備檢修成本等有關數據整理起來,之后通過對這些數據信息的分析,電廠檢修部門人員能夠對影響機組技術經濟性的設備進行判斷,在做出準確判斷的基礎上,檢修部門人員可以對機組設備的任務量進行分擔,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部分機組因為承擔任務量過重而出現故障。RCM優化分析方式在電廠中的具體應用,具有顯著的優勢:第一,可以將檢修資源聚攏起來。電廠的檢修資源是十分豐富的,以往電廠在檢修資源劃分中,并沒有做到合理的規劃,進而造成了資源浪費。此問題在RCM優化分析方式應用中得以解決。第二,減少了不必要的維修。RCM優化分析方式的應用,實現了針對性維修,即哪里有問題維修哪里,不在沒有故障的部分消耗維修資源,如此一來,不僅節約了維修成本投入,同時也減少了維修人員的工作量。第三,維修方案的制定更加合理。在新方式應用中,電廠維修部門在制定維修方案中,更加的務實,制定出的方案可行性更高。
結語
綜上所述,在電廠的機電設備檢修工作中應用優化檢修方式、選擇最適合的檢修方式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優化檢修方式的應用,最大限度地降低檢修成本,提升檢修技術能力和水平,并且減少檢修的工作量。這樣不僅保證了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提升了安全性與可靠性,還節約了檢修成本,使得機電設備在正常的運行下延長了使用壽命,提升了電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機電設備優化檢修方式在電場中有著巨大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馮鐵成.水力發電廠機械設備檢修及維護問題探究[J].機電信息,2017,(15):65,67.
[2]陳軍琦.發電廠設備檢修的機電儀一體化組織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18,22(2):15-16.
[3]李尚華.有關熱電廠機械設備檢修及維護的問題[J].商品與質量,2018,(28):148-148,149.
[4]肖建平,洪琚水.從萬安水電廠設備檢修實踐談狀態檢修的可行性[J].水電站機電技術,2017,32(3):91-93.
[5]史進淵,楊宇,危奇,陳端雨,欒廣富.火電廠主設備狀態檢修技術的研究[J].動力工程,2017,06:2011-2014+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