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瑞玲
(東莞廣播電視臺,廣東 東莞 523000)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互聯網技術以及終端為基礎的新媒體對傳統媒體造成了極大的沖擊。與此同時,以廣播為代表的傳統媒體也面臨著非常大的機遇,而當前傳統媒體的受眾大量的流失、廣告收入也極速下降,傳統媒體已經到了必須要改革的地步。
現如今,隨著新媒體時代到來,地市級廣電媒體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最明顯的就是,廣電媒體的收聽、收視率下滑以及廣告方面的收入大幅減少。傳統媒體人也意識到這些問題,并且相應的運用了一些措施進行了補救。例如,地市級廣電媒體成立了新媒體部門,并且也使用了新媒體產品。但是,從實際的情況進行分析,相當多的傳統媒體采編部門與新媒體部門之間缺乏有效地溝通與合作,分別像兩條平行的鐵軌線,對廣電媒體的改革來說,這種情況是非常不利的。
無論是搭建新媒體平臺,還是開拓市場渠道,需要花費的人力、財力以及物力都是巨大的。目前,多數地市級的廣播電視臺的綜合發展水平比較低,隨著廣告收入的降低,人員以及費用都較為緊張,而對新媒體的營利模式目前還沒有形成明確的思路,這就導致地市級的廣電媒體很難為建設新媒體平臺投入大量的資金及精力。
目前,各個地方的廣播電視臺充分認識到了網絡的力量,但是,由于思想觀念比較保守以及對未來的發展思路還沒有形成清晰的認識,片面地認為將編輯好的內容傳送到網絡就以為完成轉變。如認為只要搭建了網站,建設好了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體終端,就完成了創新。然而,傳統媒體最大的特點就是公信力以及專業性非常強。如果與新媒體的傳播速度以及互動能力還沒有進行結合,那就容易出現各自為政的現象。
此外,各地市級的廣電媒體也缺乏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都是各自摸索,這也導致廣電新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傳統的廣電媒體造成了極大的沖擊,但是,面臨挑戰的同時必然也有機遇存在。所以,想要在巨大的壓力下快速發展,應當從下面幾點著手研究:
想要將傳統廣電媒體與新媒體進行結合,就必須要建設好新媒體平臺。現階段,各地市級廣電媒體應該打破以廣播電視常規播出為中心的現有采、編、播生產流程;建立運營新媒體業務的工作部門,將分散在各個頻道的網絡媒體資源、微博和微信資源進行整合,在統一的平臺上運行;對新媒體產業進行統一歸口管理和經營,把利潤高、規模大、發展思路明確的業務分拆,進行市場化運作,建立起靈活的經營機制。
人才是現如今企業競爭的關鍵,也是媒體業競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相關了解,留不住人才是全國地市臺存在的普遍問題,原因是很多媒體從業人員不屬于編制內,在待遇以及職業發展等方面,不能與編制內人員競爭。不僅如此,編制內人員老化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想要對這一問題進行改善,就必須要進行改革。而改革的關鍵是要處理好“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關系。讓每個員工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再從制度上保證多勞者多得,貢獻大者多得,就能夠有效激發員工的工作動力及活力。不斷做大做強媒體主業,努力擴大臺里收入,最終實現個人利益和媒 體運轉的良好態勢。
地級市的廣播電臺應當加強品牌意識的建立,從打造品牌入手,把微博、微信還有客戶端等平臺充分利用起來,不斷擴大品牌的影響力。并且應當制訂合理的用戶激勵措施,加強用戶的黏性。只要有了用戶基礎,廣告招商就比較簡單,確保新媒體平臺快速營利。根據現今媒體的發展,地市臺不僅需要地方欄目的播出,還需要不斷進行宣傳,以此提升自己的影響力,對于這一方面,地市臺可以舉辦公益活動或者各類型的比賽等。目前,新媒體的發展非常迅速,廣電媒體與其競爭時,一定要找到新的立足點。傳統媒體不但需要對節目制作進行完善,還要與新媒體產業進行融合,這樣才能取長補短,立于不敗之地。自媒體的發展對廣播電臺造成了不小的沖擊,這也使得廣播電臺對自己的結構進行了改組。傳統廣播要與新媒體進行融合,對產品的內容和形態進行創新,新浪、豆瓣電臺、QQ電臺等網絡電臺的出現,將傳統媒體流失的受眾,又廣泛地吸引回來。對于傳統廣播來說,新媒體的優勢不言而喻,其定位準確,受眾可以根據需求,迅速找到自己心儀的欄目進行收聽。
總而言之,現在的新媒體平臺已經成了輿論的主要門戶,也是新聞競爭最為主要的陣地。國家想要持續穩定的發展,必然離不了新聞輿論的支持。而地市級廣播電視要緊緊抓住這次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利用新媒體平臺建設,把人民的心聲傳遞出去,創建出具有這個時代標志的廣播電視新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