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龍
(牟平廣播電視臺,山東 煙臺 264100)
隨著播音主持行業的迅速發展,播音主持行業制訂出臺了很多行為規范。首先將播音主持的語言樣式進行了分類,根據節目類型的不同分為:像《新聞聯播》屬于宣讀式,像《電視詩歌詩文》屬于朗誦式,像《CBA直播》屬于講解式,像《焦點訪談》屬于談話式。根據節目類型和定位選擇合適的語言樣式,這對節目是否成功起著決定性作用。
廣播電視節目的形式分為“廣播”和“電視”兩類。廣播只對聲音有要求,播音主持的聲音條件必須符合節目定位,發聲要吸引觀眾。電視節目要求更高,不僅要符合廣播的聲音要求,還對個人形象有很高的要求,要符合電視節目定位。
根據節目的類型定位,選擇好主持表達方式,有的節目可以進行二度創作,有的節目只能一字不差,像《新聞聯播》播出的實時要政,國家的方針政策是不可以進行二度創作,必須莊重嚴肅,不能有口語化的表達,但是訪談類和解說類的節目就可以,節目類型相對自由一點。
在播音主持時一定要調整好播音狀態,必須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才能引起聽眾或觀眾的思想共鳴,這也就要求播音員主持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語言表達方式和發音技巧。只有掌握好這些要點才能使節目更具有生動性和感召力。
一個優秀的播音員或主持人是可以對作品進行“二度創作”的,這也是優秀的播音員主持人的必備素質之一。作家的作品被稱為是“一度創作”,如果播音員主持人沒有“二度創作”的能力就會像教師講課讀PPT一樣。導演將故事劇本搬到銀幕上的過程也是“二度創作”,優秀的導演拍出的電影,不僅能表達劇本作家想要表達出的思想感情,還能表達出自身對故事的感情和認知。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播音員或主持人,還要在節目中體現出個人魅力,只有這樣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才能體現出自身的價值,才能得到觀眾的認可,進而體現電視節目的社會和藝術價值。
播音主持在還分為“有稿播音”和“無稿播音”兩類,“無稿播音”對播音員主持人的要求更高,不僅要有深厚的文化素養和知識儲備,還要有良好的應變能力,“無稿播音”并不是真正的無稿,其有內容的框架。所以要求播音員主持人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播音都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發音條件和語言技巧對于每一個播音員主持人而言都是硬性條件,也是成為一個真正的播音員主持人的必備素質。如果沒有這個前提,我們就無法對廣播電視的藝術性和審美價值進行評價。語言是溝通交流的橋梁,在生活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人的思想是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所以語言表達的技巧十分重要。
語境通俗地講就是語言環境,其主要包括兩大方面。
情景語境:是指在不同的情境中表達出來的語言,語言會根據人物的心理變化、外部環境所決定。人物語言一定會隨著人物所處的情景的改變而改變(包括時間、地點,發生的場合)。
文化語境:由兩方面組成,第一種是根據發生地點的人文風情生活習俗所決定的,包括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習俗、生活方式和語言習慣。這些都對生活群體起著規范性的作用。第二種是社會文化語境,在一定群體的交際活動中所用的規范的語言用法。
二十年來廣播電視在我國迅速發展成熟,廣播電視已經完全進入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之中了。這也就要求廣播電視的播音員和主持人要有很強的情感表達能力,這樣廣播電視節目才能得到大眾的認可,才會有人去觀看。而專業的播音員主持人的情感表達大致分為三步。
(1)首先主持人和播音員要樹立自己獨特的風格,主持人的風格由欄目的定位決定,主持風格不僅是主持人形象的體現,更是節目定位的傳達者。這就要求播音員主持人通過自己的語言風格將自己內心真正的情感表達出來,從而來烘托節目氛圍,提升節目的大眾認同感。
(2)主持人和播音員要把握好情感表達的節奏,節目類型不同,要求主持人情感表達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當面對一些事件和話題時要有客觀符合形象的表現,不能帶入主觀情緒,還要將正確的觀點傳遞給大眾。如果播音員主持人可以很好地把握情感節奏,這樣就能在抒發自己真情實感的同時,還能引起觀眾的共鳴與認可。
(3)主持人播音員要注意與觀眾的互動,隨著電視廣播的不斷發展,電視廣播欄目的要求不再是單純的單向交流,而是交互式,要求主持人與觀眾進行互動而不是自言自語。目前觀眾更喜歡互動感強的廣播電視欄目。
融生活于播音,“藝術來源于生活”,播音主持的藝術也同樣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就能發現播音標準。一個好的播音員必須具備足夠的觀察力和洞察力,能觀察生活的細微之處,能感知到生活中的細節,這樣的播音作品才會接地氣兒,不會是高高在上脫離現實生活的。當然,一個好的播音員或主持人只有洞察力是遠遠不夠的,播音員主持人還要掌握必要的播音技巧,其中發音技巧是最基本的,播音員主持人必須要講最標準的普通話,發音講究字正腔圓,講究用氣發聲,而不是用嗓發聲。但只是掌握播音的發音技巧還是不夠,在播音時如果只注重發音技巧反而會弄巧成拙。在掌握了發音技巧之后,通過主持人與觀眾進行情感的交流,以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而抓住聽者的心才是播音員主持人員的最終目的。要想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就需要播音員主持人做到心中有生活,播音員主持人并不是在自言自語,也不是在對空氣發言,他是將節目所要表達的信息通過語言的形式傳達給觀眾。因此播音員主持人要全方位地了解民情,這樣才能讓觀眾聽懂播音員主持人想要表達的內容。只有內容深入到觀眾的生活中,掌握生活中的細節,將生活的情感帶入到播音主持中,從而讓觀眾引起共鳴,被觀眾所接受。作為一個播音員或主持人,要能做到以一顆平常心去感受生活、感受作者、感受觀眾,要做到以觀眾的角度去感受觀眾所想知道的,以作者的角度去感受作者所想表達的,貼近生活、貼近作者、貼近觀眾。當有了這些生活積累之后,播音員主持人再進行播音主持時才不會顯得不接地氣兒,將“我在播”變為“我在對你說”,將“叫我告訴你”變為“告訴你”,給觀眾一種親切的感覺,只有讓觀眾接受了,播音主持工作才會變得有意義。
播音員主持人要準確把握新聞內涵,因為播音主持人員并不是播音的機器,在進行播音時不僅要對整檔節目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理解節目所要表達的信息,不要一味照本宣讀,要深刻理解作者的意圖,并將所要表達的信息準確地傳達出去,使觀眾能聽懂并準確把握節目傳達出的信息。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并不簡單,這不僅需要播音員主持人要有極高的新聞敏感度,還需要播音員主持人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播音主持并不是單純地將新聞進行串詞,有些播音主持人員認為只需要將新聞進行串詞然后照本宣讀,節目所要表達的信息要由觀眾自己去理解。這樣就會使播音主持人員的表情和語言情感與播音內容脫離,形成了兩張皮,這不僅使具有很高新聞價值的播音內容得不到良好的傳播,還會導致觀眾喪失繼續聽下去的興趣。播音員主持人一旦選擇了新聞播報工作,就一定不要放棄,要堅持不懈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要努力做到被觀眾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