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經貿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隨著微信小程序的發展,手機APP受到了小程序方便、快捷、占空間小等的沖擊。面對這樣的情況,讓人不得不思考在新媒體時代的大環境下,手機APP應如何貼近快節奏、輕應用的新媒體技術潮流,如何進一步根據用戶需求實現自身的優化發展。本文通過手機APP功能整合,以用戶應用需求為導向,從功能的角度考察產品與技術并合理地調配各項功能,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使系統達到整體功能最優。
整合(integration)作為普通詞語,由來已久。在生物學中,整合這一術語是指有機體的各組成部分在結構上組織嚴密、功能上協同動作,從而融合成完整的、統一的系統。
筆者把整合一詞用在對手機APP的發展趨勢分析中,手機APP功能整合是根據用戶的應用需求,從功能的角度考察產品與技術并合理地調配各項功能,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使系統達到整體功能最優。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包含著分化階段和隨后的整合階段。經過不斷整合與分化,使目前手機APP各項繁雜的內部功能從不確定、不協調的同質性到確定的協調的異質性變化,從而提升用戶體驗感,提高手機APP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
截至2018年6月,中國手機用戶已經超過9億,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手機APP整體數量暴增的同時也存在雜亂無序的情況:優劣并存,魚龍混雜,產品同質化嚴重。舉例來講,在應用商店搜索“直播”這一關鍵詞,就可以看到50余個手機APP,更不用說還有許多無法進駐應用商店的同類直播軟件。手機APP在迅猛發展的過程中自身也暴露了功能冗雜、緩存增多、占用內存增大等問題,用戶體驗感降低。在手機APP的問題日漸凸顯的情況下,微信小程序以其節省手機空間、使用簡潔方便、即用即走的特點對手機APP的市場造成一定沖擊,蠶食APP的市場份額。在大學生常用的手機軟件中,微信小程序正在逐步取代長尾、低頻的手機APP;對占據主導地位的高頻和剛需類應用,在小程序中同樣表現活躍。這些都為手機APP的功能整合方向和未來發展趨勢提供了一定的借鑒經驗。
對于一款新的APP,想要推廣用戶是很困難的而且成本也是非常高。小程序出來之后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小程序站在微信這個坐擁九億用戶流量巨人的肩膀上,推廣就變得輕而易舉了。微信小程序與月活九億的微信用戶和微信支付無縫相通。小程序讓商家的客戶和潛在客戶在一個平臺上,還是一個流量極佳的平臺。而對比微信小程序,手機APP要想吸引更多用戶注意力,突出自身實力,亟待進行功能整合,以應對微信小程序對市場的侵占。
從用戶使用角度來看,小程序的優點在于一個關鍵點:輕。這個“輕”體現在三點上:省時間、省內存、省流量。APP需要時間去安裝,而小程序就直接在微信里面搜索點擊使用;APP登錄需要賬號密碼,小程序直接微信授權即可,不需要安裝,即用即走。追劇愛好者在利用手機APP觀看劇集時的緩存,社交達人在微信上的斗圖、小視頻、照片分享等都會產生數據累積,而這些數據會隨著使用占用大量的存儲空間,使用微信小程序和網頁瀏覽對手機內存的影響則小很多。
微信小程序輕便易用的特點給手機APP以極大的沖擊,在很多推廣活動中,用戶只要在微信小程序掃一掃就能找到活動入口,給用戶使用帶來極大的便利性。反觀傳統的手機APP,用戶想參與到活動中,都必須安裝APP才能享受福利,這無疑是把手機內存空間本身就小的用戶拒之門外。用戶體驗感差,給進一步對手機APP的口碑傳播帶來困難。
手機APP為了拓展用戶市場,適應用戶的多元化需求,在其開發過程中也在逐漸擴展外延功能,但并沒有對這些功能進行優化整合升級,使APP內部更顯得雜亂無序。根據上述微信小程序的優勢分析,以微信小程序為參照筆者對手機APP功能整合的趨勢和方向提出以下建議:
與微信小程序注重開發長尾市場一樣,當前眾多手機APP更注重垂直內容的開發,但過于強調提供針對性服務,導致有些APP的應用場景有限,適用情況不具備普遍性,因此使用頻率較低,例如某些提供公交車次到站時間查詢的APP,用戶只有在外出乘坐公交時才使用。
微信小程序“即用即走”的優勢為此類手機APP的功能整合指明方向,開發輕量型手機APP更能順應用戶消費習慣。輕量型APP就是指網頁APP,網頁APP具有開發成本低、能夠實現跨平臺和系統的優點,并可以復制APP某些功能,而非只是APP內容的單純展示,用戶在需要的場景下無需安裝,直接在網頁APP即搜即用。
微信小程序背靠以社交為主要功能的微信APP,基于由微信帶來的強弱關系交叉的社區平臺,微信小程序內包含的海量內容擁有可靠的流量出口與入口,用戶可以隨時將自己感興趣的小程序內容在自己的社交圈內分享傳播,微信小程序由此收獲了口碑營銷帶來的紅利,同時也挖掘了更多潛在用戶。
放眼國際,“社交+”的模式也在成為潮流。Facebook旗下社交軟件Instagram今年推出電商App,全球各大品牌商利用Instagram龐大的用戶及其關系鏈,在其中廣泛分享自身的品牌故事,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國內的手機APP也可以借鑒這一思路,在明確自身定位的基礎上加入用戶自身抱團形成的社交圈層,使用戶在APP內建立強關系,增強用戶黏性,形成“內容+社交”的產業閉環,以內容吸引用戶,以社交留住用戶,從而在優化內容的前提下吸引更多用戶加入社交,建立良性產業循環。
筆者對大學生群體進行的用戶體驗調查顯示,微信小程序之所以受歡迎,對內存的低要求是一大動因。
自2006年Google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會首次提出“云計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云計算在互聯網存儲和分享領域的應用逐漸深入。2018年云端相容性受到廣泛關注,借助云端系統的強大連接和存儲能力,手機APP開發商可以縮小APP大小,通過將內容移至云端處理,使用戶即使在不同設備都可以隨時獲取和分享信息或者選擇下載資料以便長久閱讀和儲存。目前手機APP的一大整合趨勢就是在建立優質內容服務的前提下為用戶提供強大技術支撐,樹立用戶思維,為用戶節省手機空間。
微信小程序的開發,是微信平臺與其他眾多手機應用在一種彼此信任和合作的基礎上建立的“承載”與“融入”的關系,微信平臺通過整合其他手機APP的功能,提高自己的服務優勢,其他手機APP也借助微信巨大的用戶量級,挖掘自身更大價值。
總之,移動互聯網和移動APP正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迅速建構我們全新的生活方式,給我們帶來的積極變革性是不可否認的。狄更斯在《雙城記》曾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句話放到21世紀的現代社會也同樣適用。在未來的移動APP的開發中,多功能的整合與重組,對于我們的生活都意味著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必須審時度勢,理性面對光怪陸離的移動互聯網世界可能帶來的任何場景和應用以及內容所帶來的沖擊和挑戰,注意把控技術的有力方向,最終完善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