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廣東 東莞 523419)
教育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唯一不變的是,它的責任仍然是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為社會的各個行業培養有用人才。二十一世紀以后,社會逐漸朝著信息化方向發展,數據時代到來,大學生中的一部分成為了推動數據和信息時代發展的新的中堅力量。在當前的新媒體環境下,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挖掘學生身上的潛力,創新成為各高校近年來努力的新方向。各種創新創業活動層出不窮,甚至連教育也在尋求新的教學方向。從我國的現狀來看,當前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路徑單一,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教學內容根本無法滿足當前大學生創業創新的教育要求。因此當前環境下,各大高校研究的課題都朝著大學生創新創業方向發展,以求在教育層面找到新的突破口,完善當前的創新創業教育現狀。下文將對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新媒體環境下傳媒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路徑等幾個方面簡單探討我國傳媒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方向。
傳媒專業屬于不斷改革和發展的專業,這是因為幾十年的發展,信息的傳播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早期報刊、廣播電視是我們稱的傳媒,但是互聯網的誕生,信息技術的進步,讓傳統媒體又有了新的發展,電子設備的加入讓傳統媒體的傳播變得更加快捷,傳統媒體一步一步走向了新媒體。在這個發展階段,新媒體屬于新興事物,因此其適應性更加靈活,面對這樣的新興事物不斷地改革和創新傳媒專業才是當前傳媒高校應當發展的方向。
創新創業教育是近年來新發展的高校研究課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復雜性,因此很多傳媒專業的學生對其的了解和認識程度還遠遠不夠。另一方面,傳媒專業學生更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當前創新創業教育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導致很多學生浮于表面,很難真正地認識到其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根據對某高校百位傳媒學子的調研,我們發現,部分大學生不能充分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認為擁有電腦、手機、網絡就可以實施自己的創新創業計劃,對創新創業課程的積極性和興趣不高。有的大學生對市場沒有進行充分調研,低估創新創業的風險,片面地認為只要進行創新創業就能在實踐中收獲經驗并成功,不需要通過課堂學習創新創業的知識,往往在創新創業課堂上做與創新創業無關的事情。這導致大學生往往在遇到挫折時才知道自己的創新創業知識不夠全面,無法真正弄清楚市場的營銷方法和導向。
大學生群體是一群沒有接觸社會的群體,缺乏實踐和工作經驗會讓他們的想法偏理想化,因此很多傳媒專業學生在做新媒體方向創新創業項目時往往想當然,不用經驗說話,盲目走不正確的方向。這都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在傳媒專業學生進行創新創業項目時,需要他們從旁指導,靠有經驗的教師帶動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做好項目。但是當前各大高校專業教師的比例都不足,學生做創新創業項目幾人一組就需要有專業教師從旁指導,但是現狀是多個小組共用一個指導教師。教師資源缺乏,教師無法兼顧,因此很多創新創業項目最終都沒有走到盡頭。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的嚴重不足導致創新創業教育流于形式,無法發揮真正的作用。
上文中我們分析了當前高校傳媒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我們可以從這些不足出發,研究和改變傳媒專業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路徑,從多角度出發,綜合完善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方向。下文我們將從四個方面簡單地闡述新媒體環境下傳媒專業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路徑。
上文中我們提到,很多傳媒專業的學生不具有創新創業意識,一方面也是因此創新創業的宣傳不夠,很多大學生對此不夠了解。很多學生仍然受制于應試教育,進入大學之后,還是只會一味地學習知識,思維不夠開闊,很多新的事物無法接受。因此學校應當及時積極的開展創新創業的宣傳活動,或是講座或是比賽,可以通過各種形式,豐富傳媒專業學生的知識,同時為他們提供開闊的思維?;ヂ摼W是當前新媒體發展的主戰場,高??梢砸龑W生從互聯網方向發展,用互聯網思維,推動創新創業項目的發展。
實踐是走向成功的必要因素,想要知道走一條路能不能走出去,必須要親自走一遍才知道。創新創業應是如此,通過實踐檢驗學生的發展方向,開闊學生的思維,為傳媒專業學生日后的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對傳媒專業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時,多與學生分享前任創業的案例,但是要學會點到為止,不能讓學生照著別人的發展方向走,否則故步自封,無從談起創新。在當前變幻莫測的社會條件下,我們一定要重視對學生創新創業思維的培養,拓展學生的認知方式,這樣才能發展屬于他們自己的創新創業方向。
目前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比較單一,還是采用傳統課堂教學的方式進行知識灌輸。但是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將知識記在自己的腦子里,而是可以讓學生從某一個點舉一反三的明白教學的內容。因此,為了改變當前的課堂教育現狀,我們可以考慮從教育模式出發,尋求更新穎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傳統課堂不能拋棄,也不能放棄其他的教育途徑。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創新創業實踐,教師與學生一同創業,讓學生從創業過程汲取知識。最簡單的創業方式可能就是從網絡出發,這樣既能節省時間,又不受時間的限制,教師學生完全可以在網上溝通指導,這也剛好符合了互聯網思維的方式。除進行多模式創業教育外,還可通過舉辦創新創業競賽等方式,讓學生盡可能參與到競賽當中。除了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的能力,還可以為表現突出的學生提供了一定數量的獎金,為學生的學業減輕一定的經濟負擔。由此可見,高校在進行課內課外創新創業教育時,也可以適當引導學生采用其他的創新創業方式,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積累創業經驗。
現在很多學校都開始選擇網絡教學的方式,一方面能夠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創業時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理解新媒體的發展方向。網絡教學有一個明顯的優點就是它的回放功能,不受時間不受地點的限制,學生拿起手機、平板等身邊的電子設備即可學習,能夠大幅提高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很多學生在傳統課堂上一不小心分神或是有事就錯過了一些課堂內容,課堂內容就無法銜接,這樣的狀況下很多學生還是一知半解。但是通過網絡課堂,學生就可以將自己錯過的內容通過回放再復習一遍,同時也方便整合知識要點,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課堂效率,更好地培養創新創業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討論了新媒體融合下傳媒專業學生當前的創新創業教育現狀,針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兩個主體——學生和教師進行了逐一分析。解析了當前學生和教師面對創新創業教育的不足之處,我們都知道新媒體的到來創造了更多的機遇,傳媒專業的學生應當抓住這樣的機遇,從教學學習以及實踐的各個方面入手,利用新媒體帶來的機遇,培養和創造更有利于未來新媒體發展的傳媒人。新媒體融合下給大學生創新創業帶來了不小的挑戰,面對這樣的挑戰,傳媒專業的學生應當挺起胸膛,努力化挑戰為機遇。抓住時代背景下的主題,朝著創新創業方向發展。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應當順應時代的號召,不斷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投資力度,只有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夠真正為當代大學生樹立起創業的榜樣,為他們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