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92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系到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核心和關鍵工作,教育部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確提出了進教材、進課室、進頭腦的“三進”要求,如何切實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各高校與時俱進,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嘗試采用諸多方法,也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一種過去傳統的主渠道、主陣地逐漸被弱化和忽視,這就是高校的廣播。本課題研究如何在新形勢下,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建設,重塑品牌,通過形式、方式與內容的重構,賦予廣播這種教育方式新的生命力,讓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迸發出新的光芒,使之再次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進”的主渠道、主陣地之一。
目前多數高校廣播站并沒真正認識到校園廣播的任務和使命,缺乏品牌意識定位,沒能切實結合高校發展的中心任務及學生的需求,開發和塑造出師生喜聞樂見的欄目和節目。過度強調廣播節目娛樂性、趣味性,但節目設置卻缺乏針對性、黏合性,受眾的個性需求得不到滿足,收聽率嚴重下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嚴重弱化。
目前多數高校的廣播內容差別不大,包含新聞、音樂、休閑、體育等,從節目的策劃、制作到播放問題多多。在節目策劃階段較少深入調研,導致缺乏方向,所開發的欄目思想政治高度欠缺、落入俗套;在節目策劃制作階段,依靠廣播站少數人員去采編、制作,較少整合資源,播放內容單一,實用性不高,廣度、深度受限;同時缺乏對廣播效果的跟進、反饋、評估、改進,很少依據聽眾的滿意度進行節目調整。
高校廣播站的工作人員一般由學生組成,缺乏專業知識,政治思想高度也有限,很難從意識形態深度及新聞工作專業角度出發策劃、制作節目,導致采編與制作出來的節目從播報質量到思想深度都不高,這些使廣播站在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時效果大打折扣。
近年來,高校宣傳主管部門都把精力集中到官微、網絡等平臺上面,對廣播宣傳嚴重重視不夠,體現在投入少、設備落后、錄播效果差,影響了廣播質量和效果;另廣播站也因自身各種緣故,比如播報時間受限、覆蓋面窄和互動性差等,致使師生更愿意選擇信息容量大、互動性好的其他媒體,廣播宣傳的地位和作用明顯邊緣化。
通過重構廣播站平臺,提高其在師生中的影響力和收聽率,開發更有深度和廣度的節目,能更有效地把高校廣播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全面育人當中去,從而切實發揮廣播的主流媒體宣傳教育功能,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當好黨輿論主陣地的堅守者、核心價值觀的弘揚者、校園輿論的引導者。
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合適的氛圍中傳導,才能更好被理解和接受。校園廣播作為日常宣傳平臺,是營造和渲染良好校園氛圍的有力工具,通過不同的節目形式宣傳積極思想和先進文化,“春雨潤物細無聲”,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影響師生,帶動校園文化建設。
通過拓寬思路,讓廣播站做到線上和線下有機結合,實現播報方式與內容革新,把廣播站建設成為師生交流互動的平臺,將可以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有效延伸和拓展,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心、入腦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徑。
面對當前新的媒體發展形勢,高校廣播站應主動順應高校發展和師生思想的變化,積極做好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大力推進廣播站品牌化建設,有效提高收聽率和影響力,全方位重構廣播站,才能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陣地的功能。
廣播站要做到深入開展調研,切實把握師生關心的時事熱點,樹立品牌意識,打造精品欄目,策劃更多優質作品,這些才是廣播站提高收聽率和擴大影響力的關鍵。一方面要創新節目內容,以更豐富和更靈活的方式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既要避免節目內容的庸俗化、低級化,更要加強節目思想性、提高節目實用性。二是要恰當定位,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師生采編錄制節目,增強節目的感染力。三是對受眾進行市場細分,根據不同受眾群體的特點,打造相應的優質品牌,更好地在師生中傳播“真、善、美”,以更受歡迎的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校園廣播在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上要充分發揮其獨特優勢,包括在意識形態上鮮明正確的引導性、新聞信息上真實可信的莊重性,以及語言上字正腔圓的規范性、新鮮活潑的時代性等。在進行品牌準確定位的基礎上,要采取多渠道、多辦法對廣播站的品牌進行宣傳,在師生當中強化廣播站的品牌,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宣傳效果。
(1)與新媒體有機融合,謀求創新發展。高校廣播站要大膽創新,線下和線上緊密結合,通過構建自身微博、網站、微信平臺,圍繞思想政治教育“三進”,打造個性化節目,拉近與受眾的距離,開通諸如網絡點擊下載功能,解決廣播節目過耳不留的難題,實現聽眾可隨時隨地通過平臺多次重聽、節目下載以及互動互聽,從而達到延長廣播節目的播報壽命的目的。
(2)結合校園師生需求,提高節目實用性。緊密結合校園不同時段的熱點問題,打造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欄目,比如新學入學階段,就校園適應、宿舍關系處理等內容開拓欄目,為新生做好服務;在學校貧困認定或國家獎助學金評審階段,開通欄目宣傳評選政策、評選條件。廣播節目的實用性提高,將有效增強關注度,加強師生對相關欄目的忠誠度,較好地實現廣播站品牌構建的目的。
(1)加強隊伍建設是根本。一是嚴把人才質量關,廣播站選拔人員時要著重考察面試者的基本政治素養、思想道德水平、媒體意識、語言表達能力。二是加強廣播業務培訓,廣播站工作人員必須通過培訓不斷加強自身技能,提高廣播業務能力,才能確保廣播宣傳的質量。三是理順廣播站人和事的管理機制,提高機構規格和地位,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才能充分調動人員的積極性。
(2)加強交流合作是保障。在信息日新月異和新媒體快速發展的環境中,要打造廣播站品牌,一是要加強高校各部門的合作,共享廣播欄目活動創意和信息,構建日常聯絡機制,選取有影響力、有針對性的內容進行宣傳報道,有效提高廣播節目的計劃性和實效性。二是做好對外拓展,嘗試開展朋輩教育活動,可以與有廣播傳媒專業的高校合作,建立廣播專業的實訓基地,既可有效促進高校間的交流合作,更能快速培養廣播人才,真正實現提高廣播節目質量的目的。
(3)加強績效評價是關鍵。廣播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進”的重要平臺和載體之一,要實現其育人作用,必須加強對廣播內容、形式及過程的有效監督和管理,切實杜絕工作人員在把握時事政策、輿論導向方面容易犯的錯誤。同時采取措施,密切跟蹤受眾的需求變化,隨時調整內容,鞏固廣播品牌地位,盡量延長品牌的生命周期。
通過加強高校廣播站的品牌建設,切實做好廣播站的品牌定位、品牌傳播、品牌維護與延伸工作,將可以使廣播站煥發新的生命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進”工作中重新發揮主渠道、主陣地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