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合川區廣播電視臺,重慶 401520)
2018年8月,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要旗幟鮮明堅持真理,立場堅定批駁謬誤。要壓實壓緊各級黨委(黨組)責任,做到任務落實不馬虎、陣地管理不懈怠、責任追究不含糊。
習總書記上述一段重要講話,對正在進行的全國媒體融合改革,特別對縣級區域的媒體融合改革,強調了中央對媒體改革工作的要求,同時也強調了新時代媒體的工作任務和責任擔當。作為縣級媒體從業人員,需要進一步深刻領會習總書記講話精神,認清縣級媒體面臨的形勢,順應時代要求和媒體發展規律,努力建好縣級融媒體中心。
為什么縣級區域內的媒體要進行融合發展?有主要三條理由。
理由一,抱團發展才能生存得好。縣級區域傳統媒體自身本來就存在人才欠缺、資金不足、技術滯后等短板,要想在人人都是傳播者、都是平臺的環境下,發揮主流影響力,困難很大。但如果大家整合在一起,通過充分融合,專業力量就能很好彰顯,主流的聲音才能有效傳遞。
理由二,合力發展才能打造區域強勢主流媒體。區縣傳統媒體(廣播、電視、報紙、網站等)長期盤踞一地,受新聞源有限,人才欠缺,資金技術不足等因素影響,注定不能在互聯網時代進行單打獨斗的轉型,好的辦法是:抱團融合,取長補短成立一家強勢融媒體中心。這一媒體中心的成功融合,必會生產出眾多具有伴隨性、生動性、深度性、快捷性、直觀性的新媒體產品,來影響群眾,營造氛圍,真正發揮好黨媒的作用。
理由三,避免重復投入建設。媒體融合發展,首先需要設備投入,其中“中央廚房”投入少則幾百萬,多則上千萬,如果每個媒體單位都來建,縣級財政很難滿足。另外,還有場地建設、人才引進等等都需要大量資金。縣級媒體只有通過整體融合建設的方式,才能集中財力、人力建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興媒體,從而也避免財政重復投入、運行成本增加、產品內容同質化的后果。
第一,樹立政治意識。一個縣級區域的地方,媒體資金有限,媒體人才緊缺、信息資源不多,如果還是沿用以前思路,自成一體進行改造,勢必會造成設備重復建設,人才使用效用低下,信息資源優化利用效率不高等諸多問題。要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只有從組織架構上,融合當地媒體平臺,融合幾方傳媒人員,通過打造地方融媒體中心,來聚合力量,壯大隊伍,建成適合時代要求的媒體新平臺。
第二,樹立融合意識。媒體融合,重在“融合”二字,融合不是相加,必須通過重造激勵機制、重造生產流程、重造傳播渠道、重造技術平臺等一系列重造工作來逐步實現。最終達到:信息資源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形式加工,通過各類平臺精準推送,以此最大限度提高資源價值,提升媒體傳播效率。
媒體管理者和建設者,要把樹立融合意識,始終貫穿在整個媒體融合工作過程中。千萬不能把人員簡單地分為廣播崗、電視崗、報紙崗、網絡崗,這是融合初始階段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之一。
特別是管理人員必須加強融合理論學習上下一盤棋,至始至終從全局的高度,通盤解決每一步驟、每一環節、每一流程上的問題,最終達到機構、隊伍、設備融為一體,合力把融媒體中心建成地方獨一無二的優勢媒體。
第三,樹立互聯網意識。互聯網以“開放、平等、協作、快速、分享”的精神彰顯天下,媒體也正是得益于互聯網的發展,才迎來了融合發展時代。
新時代的基層媒體人,要堅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擅用互聯網,努力了解受眾的需求,利用好本土資源,持續創作推出原創短視頻、H5、軟文等更多便于移動互聯網傳播的輕型傳媒產品,真正讓黨的媒體在網絡世界中占有位置,發揮作用。
第四,樹立市場意識。媒體融合發展是黨中央對媒體單位提出的時代要求。這一要求,也是中央基于傳播市場競爭激烈,內容良莠不齊的現狀,對各級黨媒提出的工作任務。走向融合之路的媒體人,應當清醒的認識到,媒體進行融合發展,既是黨中央交給我們的任務,也是市場倒逼的選擇。基層各類媒體融合,打造融媒體中心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必須把融媒體中心這艘旗艦,理直氣壯地駛進傳播市場的海洋,大張旗鼓地參與市場競爭,奪回失去的陣地,用優良的內容和真誠的服務留住用戶,以黨媒工作者的歷史擔當和人文情懷,暢抒浩然正氣。
縣級媒體融合發展這項工程,離不開政府的投入。但是媒體從業人員應當清楚,融合發展成立縣級融媒體中心,就是要打破媒體因以前不參與傳播市場競爭,造成的財政持續投入,運行效率反而低下,影響力難以擴大的困局。縣級各類媒體也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有效融合建成融媒體中心,并充分參與傳播市場競爭,才能了解人民的需求,適時推出優質內容和服務項目,真正通過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和終端,宣傳好黨的聲音,反映好人民的呼應,切實營造好當地經濟社會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