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圖書館,福建 南平 353000)
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微信、微博、微電影等在社會各行各業中的使用率越來越高,也影響了圖書館的發展。在圖書館讀者服務中,要結合“微時代”的特點開展,有效解決“微時代”帶來的挑戰,努力創新圖書館自身的讀者服務,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微時代”即以微博為傳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練的文字進行文化傳播,傳播速度更快,傳播內容更具沖有擊力和震撼力。而且接收者消化信息的時間短,收集的信息內容和數量豐富,具有高黏度、沖擊力大、短時間內吸引受眾的特點,有利于提高受眾的閱讀興趣。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溝通和交流的方式越來越便捷,創新了人們的聊天方式,推動了“微時代”的到來。圖書館讀者服務也得到了拓展,這依賴于微信公眾平臺服務的優化。“微時代”為圖書館提供了微信等公眾平臺服務,通過圖書推送服務拓展了讀者服務的空間。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微時代”圖書館服務不同于圖書館以往的服務,用戶只需要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終端就可以在線獲得信息資源,比如移動圖書館、微博、微信、QQ等等。而且用戶獲得幫助的時間不受限制,具有個性化、差異化、貼近讀者等特點,因為其可以收集發布碎片化、即時化信息,更適合網絡化年輕一代的閱讀習慣。在“微時代”的背景下,圖書館要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的作用,這樣用戶可以隨時在移動終端上閱讀圖書館信息和享受文獻服務,提高了其服務水平。
在傳統圖書館中,通常是在圖書架上分類放置圖書,集中擺放同一類型的圖書,這樣讀者查找閱讀才更加方便。“微時代”更強調的是“微”資源,如果只運用傳統的圖書閱讀方式,讀者就不能充分利用零碎時間,實現簡短、碎片化的閱讀。在“微時代”下讀者的閱讀模式也發生了變化,其更注重及時獲取知識和學習信息資源,而不是對“大部頭”著作進行系統化研究,讀者也更傾向于日常“短小精悍”的微文章。雖然目前圖書館的讀者服務中已經開始建設數字圖書館,但其不能提供微數據和微資源,更多的是一種結構化數據的利用。因此,“微時代”下圖書館的微數據處理和微資源整合是其發展的發展重點。
隨著“微時代”下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實踐改革,其讀者服務模式得到了優化,這是圖書館在“微時代”下的必然發展,比如其增加了參考咨詢、電子郵箱、網頁留言版、即時通信、公眾微博微信和移動圖書館客戶端等等。雖然圖書館的相關服務平臺進行了優化,但其功能還比較單一,個性化不明顯,難以滿足讀者多元化的需求。“微時代”下人們的知識需求越來越個性化,更注重體驗式服務,而圖書館相關的微博、微信平臺、APP客戶端信息更新慢,無法實現與讀者知識需求的對接,使得圖書館讀者服務提高困難。
“微時代”的發展背景對圖書館管理人員也提出了新的發展,其必須可以進行相關的技術操作,具備專業化的服務水平。所以圖書館管理員要堅持“以讀者為主體”的服務本位理念,注重自身提供的“微服務”與滿足讀者知識化需求之間的矛盾。只有提高圖書館管理員以創新力為核心的讀者服務的吸引力和創造力,實現“微時代”圖書館知識服務的信息創造、整合和處理,才可以保證讀者服務的個性化、專業化和知識化。
在“微時代”下圖書館讀者服務中,微信的運用可以大幅度提高讀者的關注度,其可以運用LBS,定位圖書館附近的目標人群,推出一對一的主動問候,問候時可以將文字與視頻、圖片、語音和涂鴉等形式結合起來,拉近與用戶之間的距離,讓讀者可以感受到圖書館的關注。
(1)在線咨詢。在微信中圖書館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虛擬在線咨詢,通過微信,用戶可以在線搜索館內借閱時的疑問、學習研究中需要的參考資料等相關內容進行咨詢。一旦圖書館管理員收到請求,就要及時進行信息檢索和反饋,并通過語音、文字、視頻、截圖等形式進行答復講解,提高其解答的生動性。
(2)加強微信、QQ等宣傳。管理員也可以在線搜索用戶群,可以為其主動提供信息服務,建立用戶社交網絡,比如通過查找QQ、通訊錄好友、查看1000米內的人群、漂流瓶、搖一搖等多種方式搜索微信用戶,以此來請求添加好友,建立微信好友圈。
(3)加強溝通交流。管理員也要及時提供圖書館的新聞動態、公告、新書通報、新進數據庫等信息服務,并為學科館員提供特色化的服務。微信的運用有很多好處,不僅信息免費,而且可以通過語音溝通,加快建立讀者與學科館員間的長期關系,也避免了學科館員與用戶直接面對面交流,效率更好。尤其是讀者在外地學習出差,微信就可以為其提供免費的信息支持,更方便開展服務。
(4)建立共享機制。微信還可以進行信息共享和學習互助網的建立,通過微信,建立館員與用戶、用戶與用戶、用戶與館員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促使用戶參與嘗試。這一分享的過程還可以讓用戶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搜索到有共同愛好或專業研究背景的用戶,在學習互助網中共同探討進行,必要時管理員可以進行溝通指導。
在圖書館發展中要著手構建“微服務”,發揮“云”服務的優勢,結合圖書館知識服務需求選擇匹配的“云”服務供應方,加快相關軟件和服務平臺知識服務的融合,推動其資源信息整合、開發、創造。在“微平臺”上有效挖掘、開發、處理云端的共享資源、知識服務機構資源和公有互聯網絡資源,提高信息資源的多元化、交互性、針對性和差異化。在“微平臺”中,圖書館管理員可以及時發布信息公告和圖書館最新動態,定期舉行主題討論,讓用戶積極參與互動,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來拓寬用戶的活動范圍、活動特點。
在圖書館的“微服務”中,管理人員要有耐心,可以通過交流快速把握用戶的需求,保證交流過程中運用禮貌用語,為用戶提供溫暖的感覺。如果發現讀者的問題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圍,可以為其提供相關的參考資料或查找途徑,并對其表達自己的歉意。同時圖書館也要重視其主動性服務,根據用戶信息需求特點為其定期推動“微服務”內容,提高其服務內容的針對性,保證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這才是“微時代”下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方向。
很多“微平臺”都會提供自助式的定制服務,圖書館中也可以開發利用這一技術,為讀者提供在圖書館移動網絡平臺中自主選擇服務資源的條件。因此,在微平臺中圖書館要開放自己的OPAC系統,可以讓讀者運用這一系統進行內容檢索,查詢其需要的相關內容,比如館藏目錄、圖書預約登記、借閱現狀、圖書到期續約、借閱證自主掛失等等。同時讀者也可以在線了解其定制的有關新書到館、借閱到期、專業文獻到館等提醒信息。
隨著“微時代”的發展,社會各個領域都發生了變化,圖書館也受到了影響。建立圖書館是為了給讀者提供便捷的學習平臺,而“微時代”的到來使得這一服務更加便捷,這也需要圖書館管理員有更高的服務水平,這樣才能提高其讀者服務質量。因此,圖書館發展要加強與“微時代”的結合,這是其未來持續發展的要求,可以將微信、微博等互聯網技術運用起來,建立圖書館在線服務系統,為讀者提供免費、隨時獲取資料的條件,完善改進讀者服務,推動圖書館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