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倩倩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廣告行業提供了一個空前的發展環境,2017年成為信息流廣告迅速發展的一年。據艾瑞咨詢數據估計,信息流廣告未來三年將持50%以上的速率增長。①艾瑞咨詢:《2017年中國信息流廣告用戶洞察報告》。社交、資訊、視頻等手機APP成為信息流廣告投放的主戰場。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6月,我國網民總數為7.51億,而手機網民數量已經達到7.24億,與2016年相比手機網民人數增加2830萬,所占比也由2016年底的95.1%上升至96.3%。②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7年。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客戶端的繁榮,使種類多樣的APP成為新的廣告流量入口,信息流廣告在移動互聯的加持下尋找到最契合的載體,實現了飛速發展。
所謂信息流廣告,又稱Feed流,是指一種將廣告融入信息內容之中的原生廣告形式,主要以圖片+文字或視頻的形式出現。在2006年,Facebook推出了一種名為“Sponsored Stories”的廣告形式,信息流廣告首次出現。2011年,美國社交網絡Twitter上線了信息流廣告。在中國,信息流廣告最早于2012年出現在新浪微博上。緊接著,騰訊新聞客戶端不甘落后在2013年推出了信息流廣告。2014年,今日頭條也上線了信息流廣告。2015年,騰訊微信朋友圈與一點資訊開放信息流廣告。2016年,UC瀏覽器開始提供信息流廣告資源位。值得一提的是,同年百度也開始上線信息流廣告。2017年,騰訊與新浪不斷優化信息流廣告推送模式,信息流廣告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信息流廣告作為一種原生廣告形式,相比較傳統網絡廣告形式,信息流廣告在精準營銷、融合度、互動性等方面具有更明顯的優勢。
廣告界有這樣一句話,“我們都知道廣告費有一半是浪費的,但不知道的是浪費的是哪一半”。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浪費一半廣告費的問題不再是問題。基于大數據技術,信息流廣告可以通過數據的收集、積累,對用戶行為進行分析,進而描繪用戶畫像,根據消費者的性別、職業、愛好等特征為其推送特定的廣告,在滿足廣告主投放要求的同時,也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實現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友好的溝通。
首先,在投放位置方面,信息流廣告與資訊信息等內容享用同樣的資源位置,自然地融入信息之中,具有較高的契合度。其次,信息流廣告的展現形式與信息流保持一致,多為圖片+文字或者視頻,在視覺上最大程度上減少對受眾的打擾,降低負面影響,提高了受眾的瀏覽體驗。另外,現代用戶時間多呈碎片化,碎片化閱讀傾向明顯,比如在早上剛起床時,瀏覽下熱點新聞;在上課工作的休息時間逛下社交軟件,發個抖音視頻;在吃飯時間搜索附近的美食等。但是信息流廣告可以應用到這些場景之中,可謂是實現了全場景化營銷,更容易被受眾接受,并實現了廣告的最大曝光。
信息流廣告本身就是一種有價值的信息,其內容往往能夠吸引受眾的注意,調動受眾的積極性并參與其中。比如在一些社交軟件的信息流廣告中,你可以進行點贊、評論、點開鏈接等方式進行互動與反饋。另外,信息流廣告為實現與信息流的最大融合不斷改變廣告的呈現方式,提高趣味性及互動性,建立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情感聯系,不斷提高受眾的消費體驗,實現了高質量的傳播效果。
信息流廣告不僅具有高互動性和高接受度,而且具有較高的轉化率。高轉化率主要是針對廣告主而言,在廣告前期,廣告依據大數據精準定向確立目標受眾,通過向目標受眾精準推送廣告,能夠有效降低非目標受眾的排斥與反感,同時能夠提高廣告的有效覆蓋,增加點擊和轉化,從而獲得更加高效的投放效果。另外,由于信息流廣告的原生形態優勢,不需要占用額外的廣告空間,更有利于廣告的效果轉化。
移動互聯時代,信息流廣告逐漸成為各平臺廣告競爭的主戰場,成為移動營銷的主流。但是信息流廣告還處于不斷完善的階段,在視頻化趨勢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挑戰。
在2016年,直播與短視頻迎來黃金發展階段,至今各直播、短視頻手機APP也是層出不窮。讀圖時代已經成為過去,視聽并舉的視頻時代正在到來。視頻相比較圖片或文字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視頻信息承載量更大,并且能夠彌補場景的不足,保護創作者的原創性等。另外,隨著移動互聯和網絡4G的發展,視頻成為網友們最喜歡的社交方式之一。與傳統的文字輸入,視頻的門檻更低,在有手機和網絡的前提下,人人便可以分享自己拍攝的視頻。視頻的社交方式逐漸生活常態化,從快手APP的宣傳口號便可以洞察到這一點,“記錄世界,記錄你。”
在2017年,視頻成為新的品牌營銷陣地,百度、阿里、騰訊、今日頭條四大巨頭紛紛入局,競爭十分激烈。3月,騰訊向快手短視頻平臺投資3.5億美元。4月初,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推出“芒種計劃2.0”,布局土豆轉型。同時,百度為人人視頻投資20億元鼓勵其視頻內容創作。11月,今日頭條更是推出“千人百萬粉”計劃,即在未來1年內孵化出1000個百萬粉絲賬號,讓1000個人擁有100萬粉絲。不管是專業視頻APP,還是社交、資訊等軟件,視頻都成為一項重要的內容。
新媒體的視頻化勢不可擋,而以其為載體的信息流廣告便在這種背景下悄然崛起,迅速開辟出龐大的市場,信息流廣告視頻化趨勢日益明顯。視頻化信息流廣告以其高精準投放、高互動性、高信息承載量、高轉化率等優勢贏得了廣泛的關注,甚至也被運用到一些政治宣傳中。2018年2月26日,以冬奧為主題的名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賬號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習主席向全世界發出邀請的視頻,視頻內容為歡迎全世界的朋友2022年參與北京冬奧會。該視頻信息流廣告點開后可以直接跳轉到“冬奧有我”的小程序,下方好友間的點贊與評論互動不僅激發了身為中國人的榮譽感,更是實現了良好的傳播效果。簡而言之,在新媒體視頻化的環境下,“廣告視頻化”也成為信息流廣告的主流,移動視頻信息流廣告的時代已經來臨。
雖然信息流廣告以精準投放的特點著稱,但是另一半浪費的廣告費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2015年,寶馬曾在微信朋友圈投放了一條信息流廣告,并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當時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流廣告還十分少見,收到寶馬的信息流推送的網友都以此為榮,甚至引發了曬圖狂潮,達到了良好的營銷效果,但是廣告的轉化率卻并不理想。因為被投放寶馬廣告的受眾中還有這樣一部分人存在,有購買寶馬車欲望但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或者有經濟能力又沒有購買寶馬的傾向。因此,目前信息流廣告雖然飛速發展,但是依然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首先,很多信息流廣告還不能做到完美的精準投放。其次,許多廣告主的品牌或產品良莠不齊,而部分平臺沒有正確審核就進行投放,傷害了消費者的切身利益,也降低了受眾的信任度。
另外,信息流廣告雖然越來越成為廣告主和品牌商青睞的廣告投放方式,但是很多受眾對信息流廣告依然持負面態度,問題在于它所涉及的隱私問題。信息流廣告是基于大數據技術支持的一種廣告形式,不過正因為如此,大數據對個人信息的過度追蹤與挖掘往往會侵犯到個人的隱私,引發受眾的不滿。同時對用戶數據的分析不夠深入或者不全面,又不能進行完美的精準投放。因此,如何在精準投放與保護用戶隱私兩者之間做到權衡,這是廣告從業人員不得不面臨的挑戰和必須思考的問題。
綜上所述,在移動互聯時代下,信息流廣告以其特有的精準投放、高嵌入度、互動性等特點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在新媒體視頻化趨勢下,信息流廣告視頻化也是大勢所趨。但是,信息流廣告依然存在許多問題與挑戰。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信息流廣告應該不斷豐富其表現形式、創新廣告內容,在法律與倫理允許范圍內收集用戶數據,實現用戶體驗與傳播效果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