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玉
(本文系榕外院研〔2016〕9號校級課題《4G網絡時代與公共關系實踐創新》)
公共關系實務是一門管理學,市場營銷學等眾多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通過公共關系教學實踐環節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獲得公共關系實務相關知識,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和鍛煉學生運用公共關系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在眾多高校公共關系實務教學過程中,實踐性普遍較差。4G網絡的迅猛發展使得信息發展速度迅猛,要想知識跟得上潮流的唯一秘訣是不斷進行創新。將蘊含系統性、創新性、互動性、開放性思維的“互聯網+”運用于公共關系實務實踐教學改革中,改變公共關系實踐課程教學模式落后、教學中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合作不足的問題顯得特別重要。
當前市場上公共關系實務教材種類繁多,但多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類教材則很少,使得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對實踐環節的把握,實踐內容的安排都存在一定的隨意性。一方面眾多高校大學生已經意識到實踐能力的重要性,也希望通過實踐鍛煉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綜合能力,然而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卻發現自己的溝通應變能力、交際能力、公共關系活動策劃能力,公共關系危機處理能力嚴重不足。基于高校大學生的這些學習特點,為確保公共關系實務課程的實際教學效果,一方面要重視實踐教材的選用與更新,另一方面還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樹立新的人才觀、教學觀、實踐觀。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根據專業特點合理安排課程實踐教學環節。此外還可以針對學生喜歡追求“新奇性”的心理,可以從熱點公關事件著手,結合公共關系的相關理論知識進行教學設計。
網絡的發展使得信息傳播的速度增快。而公共關系活動實際上就是一場信息傳播活動。在公共關系實踐活動中組織對于信息傳播溝通的速度要求極高,特別是當組織的公關危機發生的時候,或者是組織與公眾進行交流溝通的時候。而在公共關系教學實踐活動中仍然沿用過時的教材來進行實踐教學,案例存在嚴重的滯后性,信息也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這種慢節奏的公關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網絡時代的公關工作的需要,也必然跟不上市場的發展,吸引不了學生的興趣。
由于當前教材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教師在完整講授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設置不同的實訓任務。任務的由來主要有三種途徑:網上的最新公關資訊;每年由公共關系協會舉辦的公共關系策劃大賽的相關案例;校企合作的具體任務。此外在教學方法上可以綜合采用以下幾種:
1.改傳統的案例教學法為任務驅動教學法。傳統的案例教學主要通過教師收集公共關系相關案例,學生運用公共關系相關知識進行分析。任務驅動教學法則是通過為學生提供體驗實踐的情境和感悟問題的情境,圍繞任務展開學習,以任務的完成結果檢驗和總結學習過程.例如通過利用學校建立的實習基地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參與到企業的具體公關活動實踐中,為企業進行系列公關活動策劃,如某企業的十周年慶典活動方案的設計,某大型餐廳的周末親子活動方案的撰寫等。此外還可以積極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到學校組織的文藝晚會、各種比賽等活動中,并擔任其中的一些角色如公關接待人員,禮儀小姐等。此外學校每年都需要進行大規模的招生活動,學生可以參與其中,為其進行廣告策劃和宣傳片的拍攝活動等。這些任務的設置都可以大大提高學生運用公關知識的能力,當然任務的參與程度可以作為公共關系實踐成績的重要組成內容。任務驅動教學法比起單純的案例教學法更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達到較好的實踐效果。
2.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公共關系項目按照馬斯頓提出的RACE公關模式可以把公關工作分解成“公關項目調研、公關項目策劃、公關項目實施、公關項目評估”4個步驟進行。項目一:公關調研,首先對學生進行分組,學生一方面通過競選和自薦的方式成為組長,另一方面成員可以選擇小組加入其中,一個小組不超過6人。組成團隊以后為自己的團隊進行命名并為自己團隊做CIS形象識別系統策劃。該部分可以作為公共實踐項目評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另外根據各個小組的特點選擇相應感興趣的企業、超市或者餐廳進行公共關系組織調查。最終形成公關調查報告,發現社會組織存在的公共關系問題,做成PPT方案進行課堂演示。項目二:公關策劃,根據項目一公關調研發現的組織問題,進行公關形象策劃,如某一餐廳組織形象改造公關策劃書。項目三:公關實施。根據已經完成的公關調查和公關策劃方案和具體對接企業負責人進行洽談,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恰當時間為其策劃一場公關專題活動。這場活動的經費與對方洽談好應由其全部負責。項目四:公關評估。根據以上三個環節最終的評估可以由教師,企業方代表,各個小組組長組成公關評估專家組,對各小組的公關活動實施環節進行點評。分數的評定按一定教師,企業觀察員,小組組長合理的比例進行評定。
4G網絡時代公共關系實踐教學需要考慮到信息的及時更新,在實踐教學中應當以最新的公關活動資訊和公關知識進行導入。此外可以在合作性、開放性思維指導下建立開放共享的教學平臺。在“公共關系實務”課程教學中打破傳統實踐教學的封閉思維,建立一個更加開放的系統,實現學生間、教師間、師生間以及學校間的交流合作,增強各主體相互之間的互助合作意識。通過初步建立教學資料共享平臺、錄制微課等建立起一個更加開放共享的教學平臺。在“互聯網+”大背景下“公共關系實務”實踐教學,無論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都在變化,要求教師以更加開放的視野進行教學,同時注重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傳統公共關系實踐課程的考核方式基本上由三個部分構成,學生的出勤率、課堂表現情況和實踐報告的撰寫。這種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因為在任務驅動和項目教學實踐中很多時候無法準確地考察學生的出勤情況,其課堂表現也不能完全涵蓋其在課外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必須制定靈活有效的考核方式。
前文說過公共關系考核的時候設置了教師和企業觀察員和小組組長的分數比例。那么這三類人員就可以根據學生完成的各個公關實踐項目進行綜合打分。比如將學生公關策劃方案的撰寫、現場公關活動的執行、團隊成員之間的配合等納入到考核評定指標中。這種考核方式比起之前的考核顯得更加注重企業的實踐性,同時有利于培養適合市場和企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1.評議方式。由老師設定評定標準,制成表格發給每個小組的組長。組長向本小組的同學解釋規則,組長可以通過考察本小組成員的任務表現,擁有百分之十的評分權利。
2.注意公關活動實施過程中資料的記錄和保存。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尤其是進行公關活動調查和策劃過程中要注意保留這些原始的資料,比如實施活動過程中拍攝的相片、活動進行時候的錄像、公關調查時和訪談人員的錄音等。這些資料可以進行整理后刻錄成光盤在課堂上播放給老師和同學看,同時也作為評分的一個重要依據保存下來。
3.采取適當的激勵。激勵包括兩個方面,物質上和精神上。物質上可以通過設立一定的獎項來進行,獎品可以事先談好的合作企業及單位提供。精神上可以評定出優秀學生頒發相應的獎狀,同時獲得相應的學分。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措施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實踐效果。
公共關系實踐以任務驅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公共關系調查、公共關系策劃、公共關系專題活動等真實任務為主線,貫徹“學中做”“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溝通管理能力。4G網絡時代重視公共關系實踐教學,將公共關系教學與“互聯網+”有機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方法改革,寓教于樂。將情景游戲活動、最新企業案例(含視頻)分析、情景體驗有機地融入教學各環節之中,使學生在互動中,輕松愉快地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教學平臺改革,建立更加開放的教學平臺,使學生以更開闊的視野進行公共關系實踐學習。進行考試改革,減少甚至避免傳統的考試方式,增加人員方法的合作,企業人員作為觀察人員的評價,具體活動方案的策劃與實施的綜合考察,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公關實踐運用能力的目的,真正得以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董曉絨.項目教學法在“公共關系學”課程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8):58-59.
[2]朱敏.“互聯網+”思維下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9):186-187.
[3]李雪萍.“公共關系學”教學改革成效之思考 [J].新課程研究,2016(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