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業
(西藏日報社漢編部,西藏 拉薩 850000)
隨著互聯網大潮的洶涌而至,新媒體已經逐漸取代了傳統紙媒的主導地位。新媒體不同于傳統的紙質媒體,其處于一個更加開放、自由的輿論環境下,編輯工作者要想在這樣的環境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須要不斷地提升自己,充實自己。本文首先簡單介紹了新媒體時代對編輯行業的相關影響,然后重點分析了新媒體時代編輯人員應當提升的幾種能力,希望為相關的編輯人員提供借鑒。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意味著編輯以及出版行業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區別就是信息的傳播途徑以及呈現方式。傳統媒體無論是在信息的傳播還是呈現上都有著較大的限制,新媒體的出現有效地打破了這些限制,在互聯網以及數字技術的支持下,其基本上可以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使得人們能夠足不出戶的了解時事熱點。除此之外,新媒體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虛擬社區的構建,其能夠實現讀者以及編輯之間的信息互通,進一步打破了信息傳遞者與閱讀者之間的界限。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編輯出版行業的轉變是不可逆轉的,因此編輯人員必須要主動地去適應這種轉變,不斷地提升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做好自己的工作。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于相關的從業人員而言,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相關的編輯人員要想進一步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須要不斷地提升自己。具體而言,編輯人員應當提升以下幾種能力:
傳統時代編輯人員的工作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起著一種“把關”作用,其只需要對民眾所投的稿件進行檢查審核就可以了,因此編輯人員在工作中相對比較被動。而在新媒體時代,編輯人員應當對自己進行重新定位,從被動的審核人員變為主動的決策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編輯人員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對新聞事件的策劃干預。在這一過程中,編輯應當提前針對新聞熱點事件做好充分地策劃,與一線的記者進行充分地溝通,提出針對性的建議以及要求,將報道的內容從千篇一律轉變為個性化的報道,進而提高內容的質量以及趣味性。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新聞報道變得越來越便捷化,媒體編輯人員通過互聯網能夠輕松地獲取大量的新聞信息以及熱點資料,這樣一來就導致了新聞編輯的編輯工作變得十分輕松,一些編輯人員通過網上的信息檢索以及記者提供的簡單資料就能夠快速地完成報道內容的編輯。但是這樣的報道缺乏深度,很難吸引讀者的關注。這也導致了市面上有很多的新聞熱點報道,但是卻很少有具備深度的熱點報道?;ヂ摼W時代的到來讓讀者能夠輕松地獲取大量的新聞熱點,因此讀者對于新聞報道的需求已經脫離了最基礎的“了解事情”,其更希望能夠看到一些專業深入的分析以及報道。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新聞媒體編輯人員應當進一步加強對新聞的深度挖掘,進一步找到新聞事件背后的亮點,既要報道出“事情的緣由”,又要報道出“背后的故事”,從熱點事件的發生到后面的走向以及最終的處理結果與社會影響等,進行全面地深度挖掘,讓讀者能夠以多元化、全面化的角度來了解新聞事件。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的獲取變得越來越便利,不過網絡的開放性以及虛擬性也導致了網上的信息變得十分混亂,一些網絡謠言的存在嚴重的影響了網絡環境的穩定。如果新聞媒體工作人員不能夠正確地篩選網絡信息,很容易被這些謠言所誤導,甚至影響社會輿論的正確導向。編輯人員是新聞信息的傳播者以及把關者,其在工作的過程中必然會接觸到大量的新聞信息,但是這些信息中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真實信息,即便是真實信息其中也有很多是沒有價值的信息,而編輯人員需要從大量的信息中找到真實的、有價值的信息,并加以編輯和處理,然后進行報道。
新媒體時代對于編輯人員最大的影響就是使得行業的門檻變得越來越低,大量的網絡自媒體以及通訊軟件的普及,使得每個人都能夠成為“編輯”,網民通過手機就能夠實現對新聞的曝光以及傳遞。而新聞媒體編輯人員相對于普通的網民而言,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是專業的編輯人員,而另一個僅僅是業余的。因此相關的編輯人員要想更好地適應時代,就必須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在報道時能夠從專業的角度來對新聞熱點進行分析報道以及深度解讀。比較典型的一項專業能力就是新聞編輯的專業意識,作為一個編輯應當具備成熟的編輯思維,其能夠從編輯的角度來對新聞事件進行分析,結合政治熱點、社會影響以及自己的職業經驗對新聞事件進行分析,對新聞所產生的實際影響以及后續影響進行全面的分析報道。編輯所撰寫的稿件一定要有新意、有創意,并且要具備較強的專業性,能夠以精簡的文字突出新聞事件的重點。
新媒體時代比較典型的一個特征就是打破了編輯與受眾之間的界限,傳統的紙質媒體讀者在讀完新聞報道以后只能夠與身邊的親友進行溝通交流。而通過網絡客戶端,受眾在讀完報道后完全可以通過評論的形式來與編輯溝通交流,這樣就有效地實現了編輯與受眾的實時溝通。而編輯通過與受眾的溝通交流,能夠發現受眾所關注的事件發展方向,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報道。編輯在與受眾溝通的過程中,不能夠單純地進行交流,其應當以新聞報道為核心進行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編輯可以通過一些新聞內容的披露或者是出版市場的預測來及時地了解市場的變動以及受眾的關注點,進而為后續的報道及編輯選擇一個正確的方向。
媒介素養是一種軟性的約束,其是建立在個人行為基礎上的一種約束,能夠有效地確保新媒體環節下新聞報道的健康、科學。在新媒體環節下,編輯人員一定要充分地了解新媒體,并且要知悉相關的法律法規,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在允許的規則范圍以內,正確合理地開展新聞報道工作,讓新媒體成為編輯工作的有力武器。編輯人員的新媒體素養,一定程度上還在于其能夠從虛擬的角度來深入受眾的虛擬世界,并且在虛擬世界中給予受眾相應的精神補給。新媒體時代打造了一個相對完善的虛擬世界,而這也正是新媒體能夠得到飛速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編輯人員一定要正確地認識到虛擬世界的重要性,在報道的過程中正確地面對這一切,不斷地適應并且進入到這個虛擬世界中,并且從正面的角度去幫助完善這一虛擬世界。比較典型的就是由編輯人員來組建一個網絡社區,然后在社區中針對新聞熱點進行全面地探討,而編輯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實時地了解受眾關注的是什么新聞,想要了解的又是哪些內容,這樣一來就有效地確保了新聞方向的正確性,有效地確保了新聞報道的有效性。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媒體行業的整體格局。相關的媒體編輯要想獲得穩定的發展,必須要加強對自己能力的提升,一方面要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另一方面也要重視新聞報道的內容質量。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在新聞策劃、信息宣傳以及稿件整合方面的能力,才能夠進一步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我國媒體行業的發展做出一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