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靚
【摘要】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規范化住院醫師培訓有利于促進住院醫師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同時對其醫學理論知識的進一步鞏固,以及臨床技能的結合運用相當有益。基于崗位勝任力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通過系統地分析加以改善與解決。本文著眼于基于崗位勝任力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重要意義,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給出改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住院醫師 規范化培訓 問題 對策
一、問題的提出
20世紀初,泰勒從管理學角度解析了“勝任力”,也就是“管理勝任力運動”,Mc Clelland(1973)則率先給出了勝任力的概念,即可將某一工作中的卓越成就者區別普通者的深層次特征,它可以是特質、動機、自我形象、態度(或價值觀)、某領域知識、行為技能等一切具有可靠測量性或計數性的且可明顯區分出優秀績效和一般績效的個體特征“勝任力模型”,別稱“能力素質模型”。
住院醫師即居于主治醫師之下,其職責以基本醫療工作完成為主,包含有病人收治、病程記錄、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開醫囑、部分臨床操作等,是在上級醫生(主治醫師及以上)指導與監督下全程診治病人的一線醫生。德國于19世紀末開始推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機制,其后,各國醫學界開始效仿認,迄今,美、英等國的住院醫師職業化培訓的醫學教育體系相對完善,其主體管理模式為“政府主導、行業協會參管、醫療衛生機構負責執行”,極大地推動了高素質臨床醫生的培養。我國衛生部于1993年正式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機制,2010年6月,《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年-2020年)》進一步明確了全民健康衛生人才保障工程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重要性。伴隨醫學的飛速發展,醫師培養體系所面臨的挑戰是巨大的。對于住院醫師而言,崗位勝任力是其最為基本的培養核心,因此,迫切需要從崗位勝任力出發完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從而促進其崗位勝任力的進一步提高。
二、基于崗位勝任力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主要問題
(一)對人文素質教育培訓重視不足
住院醫師人文教育的相關課程在初級階段,培訓的重心仍是醫學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理論教學不能有效與人文相結合,不重視醫學人文素質培養、培養方式的完整性和規范性不足等不利因素更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醫學人文技能臨床實踐的機會越來越少。
(二)規范化培訓專項經費不足
住院醫師培訓的政策進行需要投入龐大的人力、物力,但現實情況是可用于住院醫師培訓的專項經費很少,這就使得不少醫院特別是中小醫院無法加強住院醫師培訓軟硬件設備投入,使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無法系統進行。
(三)甄選帶教老師重視度不足
高年資的醫師擁有夯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臨床經驗、較強的責任心,為學生們樹立起了良好的醫師形象和學習榜樣。相比之下,部分低年資醫師基礎理論知識缺乏,對規范化培訓真正目的和意義理解偏差,指導缺乏全面性,管理態度不嚴謹,對住院醫師培訓質量的影響是直接而惡劣的。
(四)考核體系形式單一,目的不明確
目前,高等醫學院校課程考核中主要采用閉卷考核,形式雖然操作簡單,便于管理,卻忽略了運用知識和創新的能力,傳統應試教育無法完全發揮考核的評價、反饋、激勵功能,考核結果無法全方位地反映教學及學習效果。
三、基于崗位勝任力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改善策略
(一)重視醫學人文知識,強化醫學人文技能。首先,醫院培訓管理部門要定期邀請醫學人文方面的專家講授醫學領域職業化和人性化的服務、醫患溝通技能、衛生法知識等,將人文醫師執業技能內容融入到課程體系建設中。其次,醫院定期利用sP病人模擬真實醫療情景,為醫師進入臨床工作提供心里適應和接受的過程,從觀念、理論和情感等方面提高醫師的醫患溝通技能。
(二)加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專項經費投入。針對目前住院醫師崗位培訓投入不足的情況,筆者認為,各醫院應在財政補助的基礎上,劃撥專項經費用于住院醫師崗位勝任力培訓,同時,在條件成熟,可向政府申請在培訓基地軟硬件設備上增加資金投入、設立專項規范化培訓經費等多種途徑募集資金,使規范化培訓工作得到全面地、系統地、高效地實效。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確保培訓質量。將學科發展需要與帶教醫師專業方向相結合,建立穩定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師隊伍,制定標準的教學計劃,簽署責任書。構建有效的帶教醫師績效考核評估體系,融教學能力、文化素養、臨床操作技能、科研能力等多方面指標綜合評定。同時,通過多種渠道為師資提供自我培訓、提升教育平臺,形成師資建設的常態化。
(四)構建復合型課程考核體系。建設系統化、統一化、正規化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量化考核評估體系”勢在必行,體系的建立有助于推進各項考核工作的進行,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培養工作的實效。
首先,多元化考核形式。多元化課程考核形式,客觀、公平地評價參與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的各項能力,參照培訓科目性質、特點等對考核形式進行綜合選取。考核分為理論考核(開卷考試、閉卷考試)、面試、SP標準病人模擬考試、階段性測驗、技能操作測試、規范化培訓平時成績一種或幾種方式相結合,從而增加各項考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其次,成績合理分配。通過平時成績結合期末考核成績,參照培訓課程性質對平時成績在課程考核總成績中的比重進行確定。其基本原則應是:主要參照理論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內容這兩個層面在專業基礎課程中的占比及其主輔間的關系,并同實際情況相結合以更為合理地對平時成績占比進行調整。
再次,定量考核結合定性考核。定量考核意即參照相應的可量化的標準對相關指標進行統計與評定;定性考核意即考察、核實考核對象素質與工作能力等其他方面。績效考核中,要定量考核住院醫師的專業知識、臨床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科研水平,同時定性考核醫患溝通技巧、人文素養和創新能力等,做到定性考核有機結合定量考核,同時聯合獎懲機制,以真正激發住院醫師的工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