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梅
[摘要]城市建設范圍的擴大加快了建筑行業的發展,同時也增加了城市內建筑的數量,而水泥作為工程的基本材料,對工程質量有直接影響。由此,需優化水泥的檢測工作,客觀分析其影響因素后,提出保證檢測質量的方案,以此保證建筑工程的安全。
[關鍵詞]水泥檢測 影響因素 質量檢測
水泥是建筑工程必需的材料,其質量直接決定工程質量,所以水泥正式使用前,必須進行質量檢測工作,但其需做到的是,綜合分析影響因素,運用恰當的方式完成檢測,保證最終結果的真實,提高質量檢測工作的水平與效率,使檢測工作向規范化轉變。
一、水泥質量檢測的影響因素
(一)人為因素
當下,水泥檢測技術不斷發展,并在具體的工作環境中廣泛應用,逐漸實現了自動化操作,但無論其水平的高低,儀器與設備的操作都是由人員完成,所以,控制人為因素的影響,優化對操作人員的管理,減少人為失誤,是保證檢測結果真實性的重要保證。即檢測中會有多個數據,對這些數據的分析需由專人進行,對操作人員的工作進行指導,以避免工作中出現質量偏差,而在具體操作中,應用科學、合理的方式處理,了解具體的檢測步驟,總結后期反應,如果忽略后期反應,或是出現其他問題,結果的準確性必會受到影響。
(二)設備因素
水泥的檢測需用設備完成,所以設備是影響結果的重要因素,且如果質量檢測設備的性能與要求不符,必然影響最后結果的準確。對于水泥的質量監測,必須把握基本環節——設備,保證使用設備的質量與性能,為檢測質量的保證打好基礎,而實際檢測中,如果使用的設備不完善,或是試驗環境較差等,容易引起水泥檢測中的硬化,故設備的質量必須達到要求,并給出合理的建議,及時進行設備數據的校準,更換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設備。
(三)環境因素
除人為與設備因素外,具體檢測過程也會受環境因素影響,造成直接性的結果。而經過實踐后,得出同一質量的水泥在不同環境中,得到的結果各不相同。現在,水泥多送往實驗室檢驗,但有些實驗室使用的技術與人員操作的水平有待提高,所以,在實驗室內,需優化實驗室環境的建設,使用專業的設備,按照程序完成質量檢測。
二、優化水泥質量檢測的方式
對水泥質量檢測的優化,是基于上述三點,從人員、操作過程和環境等角度人手,提出方案。
(一)優化對人員的管理
人員是設備操作的主體,所以需明確檢測人員的核心地位。故在實際檢測中應加強對人員的管理,培養其實際操作的專業性,靈活使用多個技巧,即要求其在實際工作中豐富經驗,增加專業知識的積累,強化個人的責任意識,同時,也要定期展開培訓,把新知識、新技術作為培訓內容,讓其了解最新的理念,熟練掌握現代化的檢測方法,拓展知識的覆蓋面。另需提升人員的道德素養,讓其自覺遵守職業道德規范,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確保檢測工作全面落實。
(二)優化對過程的管理
對操作過程的監督是管理檢測人員的具體操作,控制人為因素對最終結果的影響,保證檢測工作全面落實,預防數據的偏差。即實驗室應派專人監督檢測人員的操作,以及時從中發現問題,而質量檢測的重點是樣本檢測,故需加強對樣本檢測人員的監督,具體方式是:對于樣本檢測人員,需從多方面優化培訓,讓其拿到樣本后,依照程度與標準,有序展開樣本檢測工作,而得到數據后,需由統計與分析人員處理,對此,這類人員必須保持頭腦清醒,準確記錄數據,根據得到的數據給出客觀的結果。整個過程中,監督人員必須全面落實監督工作,讓每個環節的工作全面落實。
(三)優化對環境的管理
強化對人員、過程的管理后,也要注重對檢測環境的管理,加大對環境的控制力度。即進行檢測前,需要調整實驗室的溫度、濕度,讓這兩個數值在合理范圍內,并在某一環節完成后,詳細記錄有關的數據,并進行復試,避免環境給檢測帶來的影響。同時,檢測部門也要基于目前的現狀,完善有關制度與規則,用這些規則約束檢測人員的行為。
(四)優化對設備的管理
水泥質量檢測會使用大量的設備,由此,有關人員必須定期檢查設備的性能,評估其質量,完成對設備的維護。即每個設備都有特定的使用期限,且使用中可能會因為不同原因出現初始數據錯誤、部分零件松動等情況,工作人員需在了解設備使用年限的基礎上及時發現設備使用中的問題,給出安全性的評估,根據結果校準錯誤的數值,維修設備的問題。但如果發現設備即將到達使用年限,或出現不可修復的問題,需及時更換,保證檢測質量。
三、結語
優化對水泥的質量檢測,并保證最后檢測結果的準確,可為建筑工程的進行提供幫助,幫助其提高建筑的質量,所以,具體檢測時必須綜合分析影響因素,并基于此優化對人員、設備、環境、過程的管理,控制人為失誤,保證過程操作的規范,提高檢測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