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對于教育問題也越來越重視。就初中語文的教學來說,新課程的導入是十分關鍵的,其對于課堂的整體教學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好的課堂導入就如同唱戲的開臺鑼鼓,還沒有開場先叫座兒。這樣可以在開始講課之前先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帶動起課堂活躍的氣氛,使得學生能夠跟著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思考和學習,以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詞:教育問題;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效果;教學目標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課堂導入是教學工作中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在正式開始上課之前,做好課堂導入工作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氣氛,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之后的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一、通過精彩的描述導入課堂內容
通過精彩的描述為學生創造出美好的學習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盡快的融入到文本內容當中。比如在學習《夏感》一文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這樣的一段文字來作為課堂的導語:夏天是一個激情飛揚、熱情奔放的季節,火熱的太陽給這個季節賦予了如火般的激情,蓬勃生長的萬物給這個季節賦予了新的生命和活力。如果說夏天是一條小河,那么它流淌的就是收獲的愉悅,也播種了希望;如果說夏天是一首歌曲,那么它吟唱的就是童年無憂無慮的笑聲,也是對青春搏擊的歡呼。夏天到處都充滿了迷人的景色,到處都是生命的活力。讓我們踏著夏日熱烈、急促的節奏,和作者一同走進夏天吧!
二、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
故事因為其情節性很強,因此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這種方式也更受學生們的歡迎,將與文章有關的故事作為導入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的時候,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曾經有兩個強盜,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進入到一個富貴的書香門弟家中去搶劫錢財。他們在搶劫之前勾結了這戶人家中的一位仆人,了解了這家人家的具體情況,因此,他們在一夜之間就搶劫了大量的財產,對于不能帶走的財產他們也給毀掉了。曾經輝煌的景象在瞬間化為烏有,只剩下一些殘垣斷壁。這個家庭當中的大量文物都流失在外,大量的人口被無情的殺害,只剩下一個嬰兒生存了下來。這個孩子長大之后,被告知了曾經家中的情況,于是開始發憤圖強,最終打敗了那兩個強盜,奪回了應當屬于他的東西。我們現在知道了那兩個強盜就是英吉利和法蘭西。請問大家能夠猜到那個嬰兒是誰嗎?那個可惡的仆人又是誰呢?這個遭受災難的家庭又代表什么呢?
三、通過逸聞趣事來導入課堂學習內容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他們還處在一個喜歡聽故事的年紀,作為語文教師要利用好這一點,在進行課堂教學導入的時候可以先講述一個與學習內容有關的逸聞趣事來激發起學生的興趣。
比如在學習《論語〈十則〉》的時候,我們在課堂開始的時候可以首先給學生講述宋代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故事,然在再提出一些問題,比如“為什么趙普敢夸下海口,說只要用半部論語就能夠幫助宋太宗治理好天下呢?論語真有這么大的力量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在講過這個故事之后就可以使得文言文變得更容易理解,也讓學生不再覺得學習文言文是十分枯燥的事情,促使課堂學習氣氛變得十分高漲。
四、創造相關情境引入課堂學習內容
教學設計的整體要重點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首先考慮到學生的感受,其教學課程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對于研究教學對象要進行認真的觀察,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以及語文學科的具體特性來開展教學活動,進行教學設計。例如,在學習《斑羚飛渡》的時候,這篇文章充分展現了當時的時代特點,具備一定的現代觀念,因此,我們可以設置這樣一段課堂的導語: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螞蟻家族不得不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遷徙。在熊熊燃燒的大火面前,大大小小的螞蟻快速地結成一個巨大的球體,為了一線生的希望,它們一起沖向了火海。之后,隨著一陣噼噼啪啪的聲音,位于最外層的螞蟻被大火吞噬了、燒焦了,然而,這蘊含著生命的球體仍向前滾動著,噼啪聲越來越大,螞蟻團成的球體卻越來越小了,最終,滾出火海的螞蟻只剩下了很小的一團……這是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在講過這個故事之后,可以稍微有些停頓,讓學生們回味剛才的故事。在生死面前,每個人都對生命充滿了渴望,但是,這一群螞蟻卻生得艱難、死得輝煌。在今天,我們要同樣聆聽另一個感人的故事,是一個斑羚的故事,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感人肺腑的故事當中。文章關注動物世界,也就是對自然的關注,對人類自身的關注,這個導語對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保護動物意識的培養是十分有益的,也符合初中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其課堂導入方式也在不斷豐富起來,除了以上介紹的幾種之外還有很多。課堂導入在課堂教學當中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科學合理的課堂導入可以大大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作為教師要掌握好導入的藝術,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年齡以及教學的具體內容等使用最為合適的課堂導入方式,使得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形成良好的過渡,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得學生能夠積極的融入到課堂學習氛圍當中,進而大大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陳華君.初中語文教學中探究性教學方法的作用及其應用分析[J].亞太教育,2015,(31):40.
[2]董標.淺談初中語文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導入[J].成功(教育),2013,(06):228.
[3]張軍偉.淺談初中語文的導入[J].學周刊,2013,(02):103.
[4]胡志勛.關于初中語文教學方式的探索[J].學周刊,2012,(11):21.
[5]劉洪林.導入: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導入技巧和方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2,(08):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