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華
摘 要:在初中的學習中,學生第一次開始真正地接觸歷史,而這一個開始使學生開始對于過去的一個反思和訓練,勿忘國恥,發揚傳統是歷史帶給我們的感受。而這些感受對于學生的發展也極其關鍵,只有一個心懷天下,懂得反思的人,才能成就大事。
關鍵詞:初中歷史;連貫性特征;教學方法;培育的模式
要真正讓學生學好歷史,就需要有著一個連貫的教學思維,線索性地進行教學。很多學校會在初一的時期就開始設置歷史課,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明白了學習歷史的重要性。很多學生認為學習歷史就是要背好知識要點,歷史是一個“貝多芬”式的學科嗎?其實不然,學好歷史同樣需要注意方法,找要點,找關系,并且結合這些東西進行提高。很多時候我們發現,一些記性好的學生和記性中等的學生,歷史成績還是并沒有什么明顯的差異,這都是因為,中等記憶的學生他們更注重理解性記憶的模式。
一、什么是連貫性教學
為了創新我們現有的歷史課堂這里提出了一個比較新穎的概念,就是連貫性學習。表面上,連貫性學習就是讓我們的知識點形成連貫,能夠通過我們分散的教學時間,把我們教授的內容鏈接起來,在學生的頭腦里形成整篇或者整塊的思考方式。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方面,只是關于內容上的連貫的一個方式。而我們接下來提到的連貫性學習,更多的還是在于時間和空間上的連貫。針對時間上的連貫,就是我們的教學應該有一定的基本節奏,雖然我們說的對于重要的東西要精講細講,這是對于我們一些特殊的考點的講法,對于一般的內容,我們在課堂上應該形成行云流水的模式。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剛剛開始給初一新生講課,這時候我們的很多老師為了讓學生適應初中的學習,在前兩節課堂上,他們并不會講一些課本的知識,反而是會講解要求的。但是我覺得對于學生來說,開學的自我介紹還有要求講解,不要講得太過于細節,對于一些基本的常識問題要讓學生自己感悟。我們在開始接觸歷史,往往從人類的起源開始,介紹北京人還有山頂洞人,這些基本的東西內容不多,就可以多多擴展一些其他的內容,這樣在課堂的開始就可以豐富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了。但是補充的內容一定不能在學生的整個教學時期達成主體,這樣學生反而不能夠快速掌握好基本的考試要求。還有隨后學生會接觸到較為難的“國家的發展和形成”這個內容,這時候就不應當過多補充內容了,因為這些東西比較多,難度也有一些大,太多的知識反而不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所以根據以上的兩個例子,我們會發現,教授給學生的知識點要有一些比較精準的把握,而我們的教學時間的進度也要有一些明確的規范,權衡每一節課堂的教學時間,把握好我們的教學進度,傳達出教學的主體思想過程,這些都是我們連貫性學習的要求掌握。只有我們的教師在這個方面得到重視,學生才能明白時間的分配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而一旦他們習慣了我們的進度速度,這樣他們的思想就會更為集中,這也是一種連貫性的學習模式。
二、幾種常見的歷史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歷史,同樣需要一些基本的學習能力,而這些能力不光是為了學生學習現在的初中歷史,對于學生以后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培養學生的這些能力,目的也很明確,就是培優和提高。我們先來說一下,學習歷史的幾個基本的關鍵記憶點,就是人物、事件和時間,這幾個知識點構成了學習歷史的幾個基本的內容,也同樣是我們歷史考試的主題。對于現在初中歷史的學習,往往還是只是要求簡單的事情的熟知以及理解,對于一些延伸的思想其實我們沒有過于討論。學習歷史對于學生困難的是什么,就是看得懂、記不住,很多學生有這樣的感想,我們認真記背了,但是不出幾天就忘記了。不能靠死記硬背,更多的還是要找方法。
我們在課堂上首先需要培養的是學生對于時間的感知能力,時間是區分各項事件的主要項目,對于我們的歷史題考察分析,我們往往會以時間去出題,我們教會學生不要把時間當成一個獨立的東西,更多的時候把它們當成一種學習的線索指引,學生對于時間的感知能力在我們歷史的學習中是格外的重要的。再者就是背書的方式,學生對于歷史事件記不住,不是因為學生不努力,或者他們的記性差,往往是由于他們對于歷史的感悟能力較弱,往往只是在表面進行記憶,我們在教課的時候,就應當讓學生養成這樣的思考,我們這節課學習的是什么,我們需要明白的又是什么,這樣的思考模式,輔助我們學生進行記憶。
三、培養學生能力的方法
對于培養學生的能力,主要的分為三個方面:其一在上課之前的學生的要求;其二在課堂上的方式方法;其三課下的作業完成。對于我們的歷史這門學科來說,初中的教學時間是比較寬裕的,所以,我們也要對于學生有一些基本的學科要求,在課堂前,我們要要求學生復習一下原來學習過的內容,并且看一看目錄,因為目錄是知識點的大概,對于學生來說,也是考點考綱的一種自我提示,我們的學生大致看一下目錄,就可以明確知道自己在知識點上的一些漏洞,也為更好地完成考察他們的背書任務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對于課堂上,我們可以借用大量的實例還有一些小短片給予學生不一樣的課堂展現,很多時候我們的圖像往往比文字更為直接,并且圖像聯系文字進行記憶,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生對于圖像的回憶,就可以進而想起他們有些遺忘了的文字,也可以讓他們對于課堂的一些東西有著很好的感知。
四、結束語
在我們初中的學習階段,其實歷史的知識要點并不多,學習歷史只是為了學生更好地了解這個社會,并且能夠有一些基本的知識,而往往歷史的比例也不是很高的。所以,我們對于學生的要求還是在熟悉記背的過程中,能夠擴展一下他們的歷史常識,增加他們的課外積累量。學習歷史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同樣也是需要我們的學生掌握一些明確的記憶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