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傳播,實質上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而傳播的質量又完全取決于傳播效果,關于傳播效果的研究,通常指的是大眾媒體的傳播活動對社會或公眾產生的影響,而從媒體的類型上來看,新聞客戶端均提供免費的服務,只要下載,便可以使用,實際上這種個性化興趣圖譜的制定,也是一種精準營銷的手段。因此,新聞客戶端從實現分享信息直到分眾傳播,所涉及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從一個社交圈,覆蓋到了某一個群體,強烈的分眾傳播色彩既是新聞客戶端的傳播性質,又體現了其傳播的時效性價值。
新聞客戶端與傳統的媒體不同,新聞信息的傳播也具有著不同于其他媒體的典型特點,本文認為,正是這些有別于其他媒體的傳播特點,在很大程度上輔助著新聞客戶端創造著屬于其自身的傳播價值[1]。
第一,客戶端推送的信息均經過后臺編輯的二次把關,確保信息經過傳統媒體記者、編輯首次篩選之后,通過再次加工使信息內容帶有著雙重價值取向,有利于為受眾提供更加“充實”的內容。
如中國氣象局通過客戶端推送的信息,既體現一個事業單位的決策導向,也體現了一個服務行業的專業內容。
第二,傳播方式采用定時與即時相互統一,從而形成了最為基本的大眾傳播方式,做到了定時、定向、定量、分類與選擇。從互聯網出現之日起,就決定了傳播模式的改變,在移動終端成為“主流”的當前,新聞客戶端的傳播模式與節奏更加充分體現了定時與即時的結合,有效提升了信息傳播的影響,既能夠滿足時效性的體驗,又滿足了民眾的期待感,日積月累,所形成的用戶“忠誠度”便成為了新聞客戶端傳播價值的深刻體現[2]。
對于新聞媒體而言,其本身的時效性宣傳直接影響著新聞宣傳的質量以及成效,所以需要對新聞媒體背景下新聞宣傳時效性保證手段進行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所謂的LBS,指的是一種利用位置提供服務的技術,新聞媒體單位可以通過移動互聯信息平臺的移動性,來實現用戶的定位,比如用戶在某個位置時,能夠瀏覽到周圍用戶所閱讀的信息,并智能化篩選出與自身接近性更強的新聞。當前的手機新聞客戶端中,新浪微博就實現了此功能,在一個地點的用戶剛發送微博內容后,就會將內容顯示在微博的頁面。由此可見,這種基于位置的服務能夠有效保證受眾獲取更為接近的新聞信息從而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
新聞內容的智能化與個性化推薦固然有著諸多的優勢,雖然弊端在所難免,但其優勢的功能更加顯而易見。本文認為,現代人們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對于所需信息獲取的效率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智能化的信息推薦乃是促進新聞媒體單位進一步發展的必須之舉,既然單一的推薦弊端更多,則可以從拓展推薦渠道的角度進行考量,即關于內容的推薦可以整合社會化推薦、個性化制定和人工推薦模式。因為要想贏得更多的用戶,就要保證所提供信息的質量,而其綜合性與專業性等諸多方面僅依靠計算機的推薦是遠遠無法達成的,這就需要依賴傳統的媒體對各類信息進行高效的匯集、整理、編輯,從而推薦給更多的受眾,使用戶感受到門戶網站的“用心”,以此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最大程度提升用戶的忠誠度[3]。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觀念意識也在與時俱進不斷轉變,根據《21世紀經濟報》報道,截止2016年7月,我國使用智能手機的用戶數達到6.46億戶,也就是說有一半的中國人在使用智能手機。如果客戶端頁面一旦過于復雜,則必然會為很多受眾造成不便,因此,新聞媒體單位也需要在可行范圍內最大程度簡化操作流程,并設定好頁面的布局。比如界面是否通過多媒體形式呈現;對于聚合內容是否能夠原創出獨特的編輯;新聞內容是否便于分享;欄目導航是否人性化;是否具備收藏功能和用戶操作瀏覽記錄等等。唯有最大程度將頁面布局和操作化繁為簡,才能更好地增強用戶的時效性體驗。
參考文獻:
[1]朱濤.把握好典型宣傳的“時度效”[J].新聞傳播,2016(21):79-80.
[2]米軍.新媒體背景下傳統媒體宣傳與輿情管控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6(18):53-54.
[3]曾肇潮.如何兼顧“新聞”與“宣傳”——時政新聞的誤區與對策[J].西部廣播電視,2016(09):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