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新媒體逐漸深入人們的生活,這對傳統媒體造成了極大地沖擊。作為具有代表性的傳統媒體,廣播更是首當其沖,傳統的廣播形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媒體的需求。現階段收聽廣播的人數已經大幅下降,為了讓廣播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當中,新時期的廣播工作者應該把重點放在廣播的發展與創新上,把廣播與新媒體進行結合,使其在新媒體環境的影響下不斷提高傳播力與影響力。
21世紀是網絡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已經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工作、生活、學習或者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都離不開互聯網,人們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離不開手機、電腦等互聯網工具。面對這種情況,新時期廣播對人們的影響力越來越弱。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現如今收聽廣播的人數已經下降了40%之多。而且隨著網絡時代的不斷發展,廣播的影響力還在呈現下滑趨勢。如何提高新時期廣播的影響力成為現階段廣播工作者面臨的最大挑戰。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不斷創新,人們無法拒絕高效便捷、有聲有色的互聯網科技,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對廣播失去了興趣。據調查,現在收聽廣播的群眾已經逐漸從大眾化轉變為老齡化。廣播已經很難引起年輕人的興趣,而老年人是由于過去養成的習慣,所以才一直收聽廣播。針對這一情況,為了喚起更多人收聽廣播的興趣,新時期廣播的改革與創新將會被提上日程。
現如今隨著新媒體的誕生,媒體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使新時期的廣播在激烈的媒體競爭環境下保留一席之地,廣播工作者必須從報道的深度方面下工夫。不斷挖掘題材內在與外在的聯系,充分拓展報道內容,為聽眾展示事件的整個動態過程。在廣播工作者收集新聞材料時一定要選擇具有代表意義的新聞熱點和社會問題,要注重所選新聞的深刻性以及過程性。深刻性指的是廣播工作者要對所搜集的材料進行深入地拓展,要找出不同事件之間存在的聯系,從而進行探討與研究。過程性指的是廣播工作者要對事件的整個內容進行梳理,以便于完整、清晰地展現給聽眾;并且關注事件最新的發展動態,在廣播手法和廣播內容上進行深入地探索,從而不斷加深廣播報道的深度。
與網絡科技進行連接指的就是將廣播與互聯網進行融合,但這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融合,而是利用互聯網的平臺以及通信技術將廣播與互聯網進行深度融合,創造出新的廣播方式。雖然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連接還處于初級階段,但是根據社會的發展形式來看,互聯網深入傳統行業是必然的趨勢。廣播對人們來說雖然比較經濟、便捷,但是它的傳播方式比較單一,長此以往人們會對其產生厭煩。然而互聯網的互動性以及多樣化正好可以彌補廣播的這項缺點,首先,廣播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媒體平臺來增加影響力,通過各種媒體工具來積累粉絲。用這種方式不斷拓展廣播的宣傳渠道,與此同時還能夠解決廣播方式單一化的問題,使聽眾對廣播不再反感。其次,廣播還可以借助互聯網的高效性,整合互聯網上大量的新聞資源,在廣播某一方面的新聞時還可以附帶一些與之相關的新聞內容,從而提高聽眾收聽廣播的積極性。
無論面對什么樣的新聞事件,廣播工作者都應該始終捍衛廣播內容的真實性。要在尋找新聞材料的同時不斷探索新聞的真實性,要對新聞事件的全過程進行了解,不斷挖掘人們信得過的新聞線索。在日常搜集新聞材料的過程中要進行深入地調查研究,不斷探索真實的新聞內容,絕不道聽途說、夸大事實真相。對所搜集的材料要進行認真地核實與考證,搞清楚真實的來龍去脈,為廣播做好充分的準備。
新時期的廣播若要進行改革與創新,就必須借助新媒體的網絡平臺。從廣播內容到形式進行全方位地提高,除此之外還要保證廣播內容的真實性,用絕對真實的內容來吸引聽眾的注意力。運用互聯網平臺搜集與報道事件相關的新聞內容,從而改善報道內容單一性的問題。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廣播應該借助互聯網的發展優勢,不斷消除傳統媒體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新媒體不斷積累粉絲,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孟偉,李杰.沉浸式傳播視角下廣播內容轉型的理念探索[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7,39(12):133-137.
[2]劉銀良.信息網絡傳播權及其與廣播權的界限[J].法學研究,2017,39(06):97-114.
[3]王文敏.向公眾傳播權的立法構想[J].時代法學,2016,14(01):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