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對于奇幻電影的定義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一個精準的限定,但是眾所周知,能稱為奇幻電影的片子都存在例如超自然現象、眾多幻想生物和擁有魔法效果等情節。《捉妖記》是一部創造了中國奇幻電影業奇跡的國產電影,打開了真人與動畫組合的新篇章。長久以來,電影大都以真人和動畫相結合為創制手法,隨著數字信息化和先進科技手段的進步,出現在影片里的真人與動畫相結合的場景越來越協調,達到了渾然天成的地步。
《捉妖記》導演許誠毅本身就是動畫師,人們對他的評價是怪物史萊克的父親,身上無不體現著美國“夢工廠”的形象與特質。通過借助動畫技術,許誠毅導演營造出的許多中國妖形象都很靈活、個性、富有感情,帶有濃厚的西方卡通形象色彩,深受廣大影迷的喜愛。這有別于我國國產電影中的“妖”,傳統的國產影片中,妖類的設計都傾向于恐怖丑陋的外表。概況來說,《捉妖記》這部影片中真人與動畫相結合的協調拍攝,是借助最新的數字信息技術來實現的。畫面中既把我國古老文化的美學意境完美的詮釋出來,還成功的引進了好萊塢電影中的創作模式,并且針對我國本土文化進行了細微改造,因此成就了這部奇幻電影。
角色形象的設計是所有電影作品中能夠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源泉,角色的設計越出眾,故事情節的發展就越精彩。《捉妖記》中的角色形象分為真人角色和動漫角色兩種。真人角色中宋天蔭、霍小嵐等和動漫角色中的胡巴、巨星血妖等,影片中他們之間的互動與結合是完美而且自然的,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一個絕無僅有的奇幻世界。
真人角色是《捉妖記》這部真人動畫的電影所不可或缺的一個設計,劇情主要是圍繞宋天蔭歪打誤撞懷孕并生出小妖王胡巴后,與霍小嵐共同對抗妖界以及保護胡巴而展開的。宋天蔭的形象設計傾向于女性化,是一個只會做飯縫衣且手無縛雞之力的瘸子,而霍小嵐則體現了一個粗礦、豪放、大字不識且金錢至上的女漢子形象,這也為后來的宋天蔭“意外懷孕”埋下伏筆,更為這部充滿奇跡的奇幻電影增添了喜劇性。性格迥異的兩個人卻為了保護小妖王踏上了同一條對抗妖界的道路。井柏然和白百何兩位主演很好演繹了各自的角色,性格相差甚遠,卻都擁有一顆柔軟向善的心。
《捉妖記》這部影片取材的靈感來自于中國傳統的神話《山海經》,許誠毅導演對“妖”的設計則借鑒了西方卡通形象而成功繞開了傳統的妖魔形象。如影片中萌妖胡巴、巨型血妖、類似螃蟹的四腿妖等都為影迷們呈現出活靈活現的妖。他們的形象塑造還涵蓋了人類的情感,可以甜言蜜語,也可以說粗話,還設計了豐富細致的表情和特色的妖語。例如胡巴的塑造,俏皮可愛,萌態百出,是整部影片中最為突出的動畫設計。它看似蘿卜的外表,卻有被賦予一雙嬰兒般清澈明亮的大眼睛,被訓斥時表情變得可憐,捉弄別人時會調皮的笑出來,生氣時會變成蘿卜等。劇情中作為妖喜歡喝血的天性也在宋天蔭的教導下轉變,蘊含的是一種與愛、與成長相關聯的和諧。
《捉妖記》中人與妖的角色轉換相較另一部奇幻電影《畫皮》而言,前者傾向于詼諧可愛,也更具喜劇色彩。吳君如扮演的妖界美女胖瑩披上人皮后轉變成具有苗條身材的人類,而曾志偉扮演的竹高,披上人皮后從高瘦的妖變成了又矮又胖的男子。這樣具有極大反差的轉變增加了整部影片的喜劇效果。
真人與動畫相結合為主的奇幻電影中,影片成敗的重要因素就是真人角色與動畫角色之間的相互轉換。《捉妖記》創新的記錄也離不開這一點。影片中真人角色和動畫角色之間的互動非常自然順暢,可以說是毫無瑕疵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影片中剛出世的胡巴和頑童一起嬉戲的畫面,就像是兩個同齡孩子互相追逐打鬧,一片歡樂祥和的場景;還有宋天蔭和胡巴之間的情感互動、霍小嵐和胖瑩、竹高之間的爭斗等,這些都應歸功于完美的特效。
綜上所述,以奇幻為題材的《捉妖記》在順延國產奇幻電影的前進軌道基礎上,大膽創新和改造,形成了自身的獨特魅力,也為中國的奇幻電影產業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真人與動畫相互結合,離不開先進數字技術以及特效制作的支持,更需要實拍鏡頭中的標新立異。可以說,《捉妖記》是中國國產真人動畫電影中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優質影片。
參考文獻:
[1]肖顯惠.《捉妖記》:新紀元真人動畫電影的獨特性[J].電影評介,2016(16):31-35.
[2]董志遠.《捉妖記》:國產奇幻電影新篇章[J].文教資料,2015(36):157-159.
[3]周雯.《捉妖記》:真人與動畫的奇幻之旅[J].當代電影,2015(08):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