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建筑設計管理》新媒體實踐步伐邁出的第一年,開設了微信公眾平臺,由筆者兼職負責。期間,通過微信先發文,雜志參考閱讀狀況和讀者反饋隨后策劃刊發的模式,先后刊發了一系列文章,閱讀量多占關注用戶數的半數以上,是較為有效的刊發模式。主要文章包括:2015年第一期的《建筑設計服務計費指導》《設計服務政府指導價并未廢止行業協會已經盡力》和第12期的《鏈接——讓我們共同擁有未來》《新常態下設計院的發展策略思考》。最近第一期業瞭望欄目刊登了《10個字,讓你看清2015,走好2016》一文,以此為例,介紹一下作為策劃編輯者,筆者在關于新老媒體結合運營等方面的一點心得,望大家指正。
(一)2015年各個行業全面進入新常態階段,建筑設計行業也轉入低谷,這一年整個市場大幅縮水,降薪、裁員之聲不絕于耳,大家都處在迷茫狀態。
(二)作為去年的年度關鍵詞的延續。2014年推出了行業十大關鍵詞,今年延續這一總結模式,希望能打造成雜志的一道特色,運用下去。
(三)在新媒體多重夾擊之下,傳統媒體生存空間嚴重被擠壓,殘喘不得;基于此,中央三令五申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本刊也被逼上了此路。
(一) 2015年是建筑設計行業表現最低迷的一年,新問題、新變化接踵而至,急需將這一年的林林總總梳理一番,給大家明確指向,需要媒體打造一條串聯的線索出來。
(二)最具代表性的表現形式最易于記憶和傳播。選擇簡單明了、易于口口相傳的方式表現內容,讓傳播范圍最大化。
(一)少而全
筆者概覽并選取一年中最典型的行業大事件,用一兩句話概而括之,全文篇幅加編者犀利評論僅占2版。
(二)高度概括
與關鍵詞相比,關鍵字的表達上更直觀凝練,是最簡練的表達形式,筆者找出了10個代表性漢字,勾勒出了2015年一年的行業變遷路徑。譬如,資本、資質、新資源三個關鍵詞代表設計行業的三個新發展趨勢,但他們共有一個“資”字,所以七個字完全可以簡化為一個字,微言大義,讀者只需記住“資”字,即可統攬資本、資質和新資源三大板塊的發展格局;同時,也領略了漢字的簡約之美。
快速閱讀是媒體發展的新趨勢,為了跟上這一變化,我刊也正向著新媒體化方向努力嘗試,包括這一次推出“十個行業年度漢字”這一做法亦有此意。
(三)雙平臺雙管齊下,夾擊線上線下
文章首發在2015年12月,雜志公眾號(微信號:jianzhushejiguanli)發布了該文圖文,歷時了近一個月的分發、轉載,效果已完全顯現,多少人閱讀過、多少人給予了轉發,有哪些公眾號平臺進行了二次分發,閱讀情況一目了然,下一步如何在雜志上編排可以說已了然于心。新媒體大數據這種精確的數據支持,讓編輯可以不再閉著眼睛辦刊,有的放矢,精確打擊。在線上試水的基礎上,2016年雜志第一期刊登了該文,考慮到載體和受眾的差異,在原有基礎上將版式和內容進行了微調,力求清新簡潔。
(四)題目和版式
文章題目參考了新媒體的風格,大膽改變,形式更加簡單活潑:“10個字,讓你看清2015,走好2016”,以第二人稱形式拉近編者與讀者距離。版面設計簡單實用為宗旨,用大號字體突出十個年度漢字,以期快速抓住讀者眼球,吸引讀者切入正題;結尾附上了文章專屬二維碼圖片,以備讀者多重需要,向公眾號平臺導流。
(一)數據統計
數據最能說明策劃選題的效果,但由于雜志本身無法統計傳閱數量,新媒體大數據有了用武之地。雜志微信公眾號的一個月內的閱讀量是330(占關注用戶數的1/3),轉發次數為12次,轉載1次(閱讀量為478),高于平均閱讀水平(建筑設計屬細分行業,與社科類傳播能力無法作比),達到了預期效果,我刊可以繼續深挖類似刊載形式,豐富報道手段。
(二)轉載
本文被行業知名智囊天強顧問公司公眾號(思翔,微信號:tacter-sixiang)轉載分發,閱讀量為478,加上我刊的330的閱讀數,實際文章在網絡終端的閱讀數量應為808,影響深度進一步向行業高層上移,超出了預期。
身處紅塵滾滾的泛媒體時代,適應各個不同的新載體、新傳播手段,不斷地自我否定、改變已經為傳統紙媒破局自救的新常態,我們紙媒更是危機重重,希望同行們能多條腿走路,利用新媒體、高科技將自身潛力最大化的挖掘出來,別怕犯錯;雖然長周期、互動性缺乏等傳統媒體固有頑疾暫時拖住了我們追逐讀者的腳步,但可以相信,只要我們嘗試下去,輿論陣地上自會有我們一席之地,留住和擴充我們的小眾媒體的讀者隊伍完全是有可能的。
參考文獻:
[1]關于推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D].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3-03-31.
[2] 360百科[N/OL]. https: //baike.so.com/ doc/6900319-7120983.html
[3]李海容.泛媒時代媒介創新與未來[M].廣州: 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