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廣播電視臺是最基層的單位應如何適應新時代的傳媒新生態,才能更好地打出品牌、吸引觀眾呢?這是對縣級臺的時代之問,不管是在新時代還是在過去,新聞都是縣級臺的立臺之本,而所有的新聞都需要編輯把關,進行處理之后向受眾傳播,那么編輯應具備哪些素養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新時代爭得一席之地呢?這是縣級臺編輯在新時代面臨的重要課題。
在新時代,先進的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各種各樣的傳播渠道加快行業競爭,加快信息更新速度,廣播電視媒體作為傳統媒體的主流與代表,在新聞報道中擁有權威地位,擁有強大公信力。由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平臺不同,致使傳播信息的途徑存在較大差異,要求縣級臺編輯在新時代基于新媒體特征對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事實多樣化編輯與創造,創新節目的內容、形式,滿足受眾日益增長的需求等,通過生動靈活的節目讓觀眾獲得更多美感,提高縣級臺的傳播力與影響力。而實現這些目的離不開編輯高水平素養的支撐,提升素養是新時代對縣級臺編輯提出的迫切要求。
政治素養是縣級臺編輯最基本、最重要的素養,有提綱掣領的功能[1]??h級臺承載著道德使命、社會責任以及政治傾向,擔負著為基層群眾代言的政治使命,所以作為縣級臺的編輯必須具備很強的政治敏感性與鑒別力,自覺和黨中央、各級黨委、政府保持一致,把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擺在編輯的第一位,把握時代脈搏,圍繞服從、服務經濟建設的大局,杜絕在政治立場、黨性原則以及輿論導向上出錯。同時,縣級臺編輯要了解新時代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洞悉有關于新聞的政策法規,掌握持續改變的社情民意,提高自身思想水平與政治水平,善于有機結合當地黨委和政府近期的中心工作與編輯工作,推進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并將其落實到策劃新聞、設置欄目、處理新聞稿件等環節當中,保證與黨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
一是縣級臺編輯要提高職業道德素質,嚴格把手節目質量大關,任何一條新聞都必須認真對待;嚴格自律,筑牢基本道德底線,落實編輯職責,端正工作態度,做一名正直敢言的基層編輯人員。二是縣級臺編輯要鍛煉良好心理素質,在新時代面對外界、行業和自身的巨大壓力要從容應對,合理定位,確定自己的價值和發展空間,增進和他人之間的交流,維持優良人際關系,形成不怕困難、團結協作、積極向上等意志品質,最大限度弱化壓力帶來的負面影響。三是提高英語運用能力,因為在新時代,移動通信與網絡改變大家的生活,過去只懂得埋頭編寫稿件的編輯已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英語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縣級臺的編輯也應加強學習,要懂英語,迅速順應瞬息萬變的時代要求,熟練使用各種各樣的資源與信息。電視臺的攝錄編輯軟件也大多用英文體現,編輯懂英語就能節省查閱時間,使用起來得心應手,英語可謂是縣級臺編輯在新時代提高能力與素養的制勝法寶。
編輯能力是縣級臺編輯保證節目質量的基礎,編輯主要負責組織新聞編輯內容,從整體角度體現主題思想和主要內容[2]。所以新聞編輯可謂是局部與整體的結合,是一個能全方位表現新聞人思想的過程,編輯在編寫新聞時必須保證文字和語言流暢,使用畫面語言,讓受眾感受到編輯是站在他們的角度編輯新聞的,更好地控制新聞節目的節奏??h級臺傳播新聞的主要形式是視頻,所以在進行文字編輯的同時,還要有視頻編輯意識,在最能打動人,最能給觀眾震撼的鏡頭上,加入編輯的主體意識,提高新聞對觀眾的影響程度,同時準確運用現場音,同期聲,現場采訪介入等,確保畫面和聲音在同一個頻道上傳播,能讓縣級臺的節目更形象、更鮮活,讓受眾對節目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作為編輯則必須基于客觀事實編寫新聞,闡述自己的看法,讓新聞事件在大眾眼里變得更獨特,促使大眾保持收看縣級臺節目的興趣,盡可能擴大縣級臺節目在群眾中的積極影響。
新時代呼喚編輯一專多能,變成復合型人才,所以縣級臺編輯要想提高節目質量,就不能只呆在辦公室,也不能只局限于改稿、編稿,簡單膚淺地報道新聞,導致整個節目沒有方向、沒有主題、沒有吸引力。新時代的編輯要更重視提升自己的多媒體傳播素養,鍛煉多媒體報道理念與思維,熟練運用多媒體技術,將當地重大信息通過文字、圖片以及音頻、視頻等形式傳送給上級廣播電視臺、網站以及手機媒體等,提高本縣的知名度以及美譽度。所以編輯不僅要具備深厚文字功底,還要提高對新聞價值的判斷力,用新技術編輯新聞。
在傳統媒體中,廣播電視媒體占據主流地位,且在不斷涌現新媒體的新時代的地位依舊無可取代。在新聞節目中,編輯人員則起著主導作用,他們具備的編輯能力與素養對縣級臺新聞節目的質量有直接的、重要的影響,作為縣級臺編輯必須在新時代充分認識新要求,培養敏銳政治洞察力,并鞏固自己的基本素質,提高編輯能力與素養,做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編輯出有內涵、有深度的節目,促進縣級臺在新時代不斷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博.媒體融合背景下的新聞編輯素養提升[J].西部廣播電視,2016(05):173.
[2]陳永圣.提高電視新聞編輯素養水平的策略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7(0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