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產業是社會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各種電視文藝節目層出不窮,電視文藝節目也成為許多電視臺的收視法寶。電視文藝導演是電視文藝節目的總設計師,電視文藝導演的能力素養決定了電視文藝節目的整體效果。為此,許多電視臺都就電視文藝導演選用、培養給予了高度重視。那么,電視文藝導演必備的能力素養有哪些呢?如何提高電視文藝導演的能力素養呢?筆者對此做出了研究和回答:
隨著經濟發展,整個社會的文化品質不斷提高,民眾的觀賞需求也日益多樣化,受眾在電視文藝節目選擇上的態度和標準也有了新的變化。不過,整體來看,觀眾對電視文藝節目這一視聽藝術形式的精神氣質和文藝品質始終有著較高的要求。而對于電視文藝導演來講,沒有對藝術的虔誠之心,沒有辛勤的勞動,沒有一定的藝術鑒賞和審美能力,是無法創作出高品質的電視文藝節目的。此外,在電視文藝節目數量不斷增多、電視臺之間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電視文藝導演還要樹立創新思想,并在實踐中形成獨立的創作思維和能力素養,進而提高創新能力,創新電視文藝節目的內容和形式,以新鮮的節目去滿足觀眾的精神需求。
電視文藝節目制作是一個復雜、系統的工程,它涉及到策劃、制作和后勤等部門。各部門是否分工明確,能否做到集思廣益,能不能高效溝通,決定了電視文藝節目的制作效率和質量。而電視文藝節目協調與合作工作負責人,就是電視文藝導演。縱觀那些高水平的電視文藝導演,無一不是組織和協調能力突出的人。電視文藝導演只有具備良好的組織和協調能力,才能做好演員、錄制人員和服務人員的協調和管理工作,才能針對各部門的不同要求有效調配各類資源,才能促使各部門的工作人員精誠團結,做好本職工作。這也要求電視文藝導演樹立全局觀念,能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思考相關問題,然后,有效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科學進行人員安排。這些,是電視文藝導演做好電視文藝工作的基礎和前提。
電視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也是我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電視在主流輿論引導中起著重要作用。十九大明確指出:“媒體和文藝工作者要做好意識形態工作,要承擔起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的重任,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做好黨的喉舌。”作為電視文藝節目的策劃者、引導者,電視文藝導演一定要響應黨和國家號召,端正思想,樹立大局意識,堅定黨性,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積極履行使命,用心做好電視文藝工作,確保電視文藝工作沿著正確的政治道路前進。
電視文藝節目是一種綜合了多種藝術形式的節目形式,電視文藝導演作為電視文藝節目的“總工程師”,要與時俱進,通過集體培訓、自主學習等途徑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能力。一些簡單粗暴的克隆手段、喧嘩取寵的做法固然能給電視臺帶來收益,但是這種收益是短暫的。從長遠來看,那些不遵循市場發展規律、不重視創新的短視行為,都會破壞電視文化市場的秩序,影響電視文藝的健康發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電視文藝導演要提高文化自覺意識和自律意識,正視民眾多元化文化消化需求,從自身做起,加強影視藝術理論、導演專業知識學習,有目的地去學習廣播電視傳媒知識、文化理論知識,汲取電視文藝晚會運作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進而提高電視文藝節目導演技巧和水平。電視臺也要針對電視文藝導演隊伍經常開展一些培訓和學習活動,鼓勵電視文藝導演在業余時間進行專業進修,以提高電視文藝導演的綜合素質和電視文藝節目的整體質量。
結合近年來我國電視文藝節目發展現狀來看,目前我國的電視文藝市場已經步入同質化、低水平競爭發展階段,電視文藝節目數量不斷增多,但是質量卻始終沒有跟上。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多家電視臺開始斥巨資購買國外的節目版權,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電視文藝市場的同質化問題,但是卻無法解決根本性的問題。我國電視文化要想繁榮、健康發展,必須要緊貼時代,緊貼生活,大膽創新,走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建設道路。作為電視文藝節目的核心工作者,電視文藝導演必須要樹立創新意識,并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素養和創新能力:首先,借鑒優秀的電視節目創作方法和經驗,從中選取有用的素材為己所用,同時取長補短,將高新技術和巧妙的藝術手法運用電視文藝節目制作中去。其次,給予大眾文化以一定的關注,深入了解觀眾的喜好,將深受大眾喜愛的流行元素、民俗元素用到電視文化節目創作中去,以增加電視文藝節目的藝術感染力。再次,認真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發掘典型的東西和鮮活的素材,發掘生活的真善美,從藝術的角度來提煉和升華相關元素,將他們以新穎的方式呈現出來,使之為更多的人所接受。電視臺也要立足于內部激勵機制,鼓勵電視文藝導演大膽創新,大膽進行管理機制改革,合理配置有限的資源,以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擴大市場份額。
電視文藝節目是一項綜合性的藝術形式,電視文藝節目的內容、樣式、規模不同,它在制作方面,對相關人員的要求、制作流程也有所不同。電視文藝導演必須要對電視文藝節目創作參與人員、技術以及相關要素(場面調度、演員、光色調度)了如指掌。譬如,一場大型電視文藝晚會往往由幾十個小節目組成,電視文藝導演不僅要做好演員、攝影師、舞美人員調度,還要考慮如何運用服裝、舞么布景、燈光色彩為節目增光添彩。這些,都要求電視文藝導演具有較好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實施能力。鑒于此,電視文藝導演在日常工作中,要樹立全局理念,提前做好電視文藝節目規劃工作,為電視文藝創作做好準備。然后,找出電視文藝節目創作的重點和難點,與相關人員深入溝通,做好協調和組織工作,引導工作人員從全局出發,做好本職工作。在此基礎上,發揮集體智慧,集思廣益,認真聽取相關人員的意見,查漏補缺,及時改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錘煉自身的協調、組織和執行能力。
電視是推動思想傳播、文化交流的主流大眾媒體之一,在新媒體時代來臨后,面對黨的執政環境和新聞傳播環境變化,習近平總書記著重指出:“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媒體工作者要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的影響力。”面對形勢發展變化,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要在理念、內容、方法和載體上不斷創新,構建新的輿論導向模式,增強輿論傳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電視文藝導演作為媒體從業者的一員,要響應黨的號召,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認真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和路線,堅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爭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信仰者和踐行者。與此同時,增強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本著包容性、開放性原則,接觸和了解更多的藝術門類,不斷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運用創新思維將多種藝術形式用到電視文藝產品創作中來,用高品質的文化產品搶占輿論高地。
參考文獻:
[1]趙崢.電視文藝導演的能力素養分析[J].中國傳媒科技,2013(04):113-114.
[2]胡大薇,楊巍.電視文藝導演的能力素養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4(05):68.
[3]包希艷.論電視文藝導演的能力素養[J].西部廣播電視,2014(24):137.
[4]胡衛東.關于電視文藝導演的能力素養探討[J].傳播力研究,2017,1(06):16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