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紅亮
(鶴慶通訊社,云南 鶴慶 671500)
報紙是新聞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最早產生的傳播媒介,長久以來一直被廣泛應用于新聞傳播,受到人們的重視。二十一世紀以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推動世界逐漸進入了信息時代,網絡媒體成為傳播的主要方式。網絡媒體以豐富的信息量和驚人的傳播速度被現代人所接受,同時也給傳統的報紙媒體帶來了嚴峻的影響和挑戰,報紙新聞在新聞產業中面臨從未有過的競爭壓力。隨著報紙新聞和網絡新聞的不斷發展,報紙新聞和網絡新聞的差異性也越來越大,同時也成為新聞產業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那么,對于新聞寫作來說,報紙寫作和網絡的寫作有什么不同,各自又有什么樣的好處呢?本文就從幾個方面來分析兩者之間的差異性。
在傳統的報紙新聞寫作中,新聞寫作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作者一般是指定的新聞記者,需要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而且能夠對新聞內容的采集調查取證,進行參與,能夠確保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同時,報紙新聞必須具有客觀性,在寫作的過程中,寫作主體必須站在客觀的角度對新聞事件進行系統的剖析,不能夾雜自己的主觀色彩,要反映出一定的社會現象,能夠激起廣大讀者的關注,以發揮新聞價值的最大化。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網絡新聞在社會大眾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人們對于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嫻熟,有助于不同人群、不同國家之間的交流。因此,在網絡快速發展的形勢下,信息資源改變了以往的傳播模式,以更加快速的方式進行傳播,推動了網絡新聞的發展。網絡新聞在推廣的過程中,利用科學技術手段,可以不受環境、時間、地點的限制,只要具備網絡技術和網絡資源,就可以實現對網絡新聞的閱讀。讀者群眾也可以參與到網絡新聞中,可以通過發帖或者發表自己的評論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所以從理論上來說,凡是擁有計算機網絡的個體都可以成為網絡新聞的寫作主體。近年來,微博、博客、微信等多種社交網站的興起和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喜歡在新媒體上發表自己的言論。它不局限于特定的群體,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看到的認為有價值的新聞事件,在網絡上進行撰寫。但是在另一方面,網絡新聞寫作主體的平民化,增加了新聞報道便捷的同時,也容易造成一些問題。比如說,網民的知識水平不一致,道德層次有高低,寫出來的網絡新聞質量不能保證,而且有些新聞信息在沒有得到確定之前就上傳到網絡,經常會出現一些假新聞,侵犯他人的權利,引起恐慌,對經濟社會發展或人民群眾生活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在網絡新聞發布環節要增加“把關人”,相關部門要根據相關政策法規,規范新聞內容和要素,把好“出口關”。
報紙新聞是一種傳統的傳播媒介。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報紙新聞日益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風格。報紙新聞在寫作的時候,首先會受到紙質媒介特點的限制,同時還會受到記者所處的社會環境的限制。在一般情況下,報紙新聞的寫作內容傾向于重大的新聞事件,以記錄時政、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聞事實為主。所以從總體上來說,報紙新聞具有嚴肅性和客觀性。但是從另一方面講,報紙新聞難以滿足受眾群體對不同信息的個性需求。近幾年來,以“讀者為中心”的媒介觀念得到普遍認同,報紙也逐漸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比如在報紙中會出現一些關于民生訴求的內容。但由于受報紙版制面大小的限制,寫作者觀念一時難以轉變,表現形式的傳統單一,很難真正做到以讀者為中心,讀者的選擇權只是在有限范圍內進行,讀者只能在規定的內容里選擇自己的閱讀需求。
對于網絡新聞的寫作來說,寫作形式不拘一格,寫作內容包羅萬象,展示的觀點具有創造性和多元性。它是從讀者的角度進行寫作。讀者通過網絡新聞可以獲取到更加廣泛的信息資源,滿足了讀者的多元需求?;ヂ摼W上的新聞發布者與讀者之間建立在一種平等的關系之上,所體現的作用是拋磚引玉,給予網民一個暢所欲言的網絡平臺。它以受眾為中心的網絡新聞切入點,網民可以在網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表達對社會的看法。但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在于,開放性的寫作以及一切以滿足讀者為目的趨利性思想,也導致了一些網絡垃圾和不法內容的出現,影響了網絡環境。目前,我國加大對良好網絡環境的建設力度,進一步規范和凈化了網絡環境。
報紙新聞的寫作過程中通常有固定的模式,會受到傳統寫作模式的影響,語言要求規范而不便使用方言,敘述要求客觀而不帶主觀色彩,字數受到限制。報紙作為紙質媒介,它有自己固定的排版模式,所以它的寫作方式存在著固定性的特點。在新聞寫作的過程中,寫作主題往往是經過選定的新聞素材,從新聞記者的視角,根據主題再進行資料收集和訪問,它是一種特定視角下的預定性的創作,內容和形式比較單一,模式比較死板。報紙新聞的寫作具有滯后性,一般是事件發生后再進行播報,屬于事后對事件的報道和解釋說明。
網絡新聞的寫作方式不會受到紙質版面的限制,它以廣闊的網絡資源為依托,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進行新聞寫作。
(1)網絡新聞可以進行“二度創作”。比如網絡新聞可以根據整篇報道新聞內容,寫作主體可以結合自己的經驗、知識和理解能力重新組合,形成一篇新的“二度創作”。網絡新聞不以文字的多少為單位,不受長短限制,不受語言風格限制,而是根據鏈接為單位組成語篇,根據事件的發展實時報道。讀者在閱讀網絡新聞時,可以自主選擇閱讀路徑,積極進行信息反饋。
(2)在新聞網站上的留言區,讀者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形成互動,其表面上看似分散了新聞的意義,但實際上讀者的參與性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新聞的意義,拉近了群眾與新聞的距離,從而使新聞的整體感更強、可讀性更強。
(3)文字傳播方式不同。對于傳統報紙新聞來說,它是固定的版式中進行“白紙黑字”的描述,報道的內容很難與事實進展實時同步。由于網絡自身的特點,平民化的寫作主體,迅速地傳播速度,網絡新聞可以在事件發生的同時進行現場圖文、視頻轉播。一件新聞發生的同時,一旦被寫作主體看見就會被實時地傳播到網絡中,人們很快就能知道逼真的事實情況,但寫作主體思想素質和文化素質的參差不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網絡新聞的健康發展。
總而言之,當前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網絡媒體的快速發展,沖擊著傳統的報紙新聞,為傳統媒體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F在的新聞產業中,報紙新聞和網絡新聞在同步發展,在不斷的發展中,兩者發揮各自優勢的同時,互相取長補短,吸收其他媒介的優點,實現寫作模式的轉變和改革。本文從寫作主體、寫作觀點和寫作方式三個方面對報紙新聞寫作和網絡新聞寫作進行了對比分析,希望兩者能夠彼此優化,推動我國新聞業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