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宸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信息傳播,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分支,也是經濟社會經濟增長、文化進步以及資源綜合調配的保障性條件。尤其是互聯網虛擬傳輸渠道的建立,更是為社會信息高效率傳輸提供了保障。但當前社會信息傳輸過程中,依舊存在著真假信息混合傳播的問題,這類信息的傳輸問題,將對建立良好的信息體系產生著較大的負面影響。
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是指由于自然災害、人為因素所造成的社會突發性問題發生后,社會中的某些不法人員,夸大、虛報事件發生帶來的影響,從而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相應的利益,是帶有目的性的虛假信息傳播行為。例如:日本核爆炸后,大量關于食鹽漲價的說法;國內局部區域發生地震后,全國各類蔬菜、水果、糧食價格上漲等信息。這些都是當代社會中,存在的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傳播的現象。
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的傳播問題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映出了信息傳播管理層面的缺失。當前,社會信息傳播途徑較廣,社會信息傳播的形式也更多元,不少社會信息傳播媒體,為了在第一時間把握社會信息傳播的要點,往往會采取夸大事實真相的方式,博得觀眾的眼球,從而導致社會中,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的傳播問題頻頻發生。
同時,當突發事件發生時,大眾往往只關注事件發生的結果,而對于突發事件的總體原因,對于接收到的信息內容,不能做出理性的判斷,再加上大眾從眾消費心理的影響,也會為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的擴大傳播提供空間。
此外,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傳播問題的產生,也與我國社會信息傳播監管工作不到位有著一定的關聯。當前,國內70%的社會信息傳播管理工作,在于紙媒、電視、廣播等傳統新聞媒體渠道,而30%是在自媒體、網絡媒體上,且新建立的網絡信息傳播管理制度不夠全面,也會導致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的傳播問題,在當前社會發展階段愈演愈烈。
結合以上關于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的傳播問題的分析,我們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新聞媒體正確的信息傳播引導,是有效應對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傳播問題的首要措施。
1.新聞媒體履行自身職責
從新聞媒體行業自身來說,新聞媒體是社會文化傳播的主要渠道,他們是社會建立公正、合理的信息傳播秩序以及引導社會文化進步的基礎條件。為了規避當前社會中存在的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的傳播問題,他們有義務以自身的行為準則為標準,實行行業內部信息傳播問題的監督。
例如:新聞媒體進行突發事件報道時,應第一時間與本次事件的相關負責人取得聯系。然后進行相應的事件情況分析,并實行信息整合。最后,才是切合實際地進行新聞報道,這樣才能將突發事件的傳播社會影響力降到最低。案例中提到的新聞媒體應對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的傳播策略,能夠從不實信息的產生根源層面,尋求相應的問題解決措施,是較為理智的問題處理方式。
2.新聞媒體“利益”的把握
新聞媒體正確發揮信息引導作用,在于社會信息傳播媒體應分辨社會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切不可為了博得觀眾的眼球,夸大、虛報突發事件內容,這樣才能夠合理發揮社會新聞媒體信息傳播的價值,減少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的傳播問題的產生。
1.信息多渠道辨析
提升大眾對社會信息的解讀能力,也是解決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的傳播問題的途徑。當前,社會信息傳播渠道多元化增加,為大眾獲取信息提供了更多元的渠道,但信息的真實性,也將受到各種數字化程序的影響。由此,當前大眾遇到突發事件時,切不可人云亦云,應保持冷靜的心態,通過多重渠道,進一步了解事情發生的實際情況。
例如:A區域一處住宅小區,發生了小面積性火災,但不少網站為提升自身的點擊率,在網上大肆運用圖片、短視頻、文字等進行虛假信息傳播。此時,大眾對這一事件進行解讀時,可通過A區域周圍朋友、當地電視臺、廣播平臺等了解情況。以上提到的,關于A區域突發事件的不真實信息傳播情況分析,就是從大眾信息理性思考的層面,實現對社會中信息辨析的體現。
2.自身信息傳播素養的提升
大眾對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傳播的分析,也應注重大眾自身對社會信息的解讀。大眾自身就是社會信息的傳播者,我們應結合事件發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進行突發事件信息的解讀,而不是以個人視角,或者一類人的視角,對獲得突發事件信息進行“誤解”。
例如:日本發生核爆炸后,會對周邊海域產生影響,但并不會對全世界的所有海域產生影響,因此,也就不存在全世界內海產品、食鹽等物質完全不能使用的問題,以上提到的案例問題,就是較為典型的大眾信息后期加工所造成不實信息傳播問題分析的代表。
有效應對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的傳播問題,也應注重建立社會信息傳播管理制度,實現社會信息傳播的正方向引導。
1.信息傳輸渠道管理
我國國內應進一步加強對網絡信息傳播的規范性管理。網絡信息傳播渠道廣、信息傳播的手法也是多種多樣,當前,許多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的傳播的根本途徑,都是從網絡媒體開始的,因此,加強現代社會中的網絡傳播信息渠道管理,有助于突破當前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傳播的問題。例如:制定相應的網絡信息媒體傳播管理制度,實行“誰傳播,誰負責”的網絡信息管理策略,加強對當前網絡信息傳播的約束。
2.信息傳播渠道管理
注重社會中信息傳播的相關內容,注重對網絡信息傳播效率、傳播真實性的管理,尤其是對于那些突發性事件的信息傳播,更應該加強社會信息傳播內容的科學性審查。如:一旦社會中發生突發性事件,不僅要對傳統媒體、新媒體中的傳播信息內容進行管理,也要對社會中制造謠言、散播謠言等群體進行依法治理,加強對中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傳播問題的管理。
綜上所述,淺談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的傳播問題分析,是構建良性文化傳播體系的理論依據,對于有效應對當前社會信息虛假傳播的問題,具有指導性作用。在此基礎上,為了規避當前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傳播的問題,應通過發揮新聞媒體正確的信息引導作用、提升大眾社會信息辨析能力、加強社會信息傳播管理體制的建立,解決社會中的問題。因此,關于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實信息的傳播問題探究,將為社會信息良性傳播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