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惠玲
廣州市花都區花東鎮秀塘小學 廣東廣州 510890
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是成功的源泉。相信自己行,是一種信念。自信也是小學生進行知識探究、有效解題、能力提升的重要內在情感因素,是激勵自己奮發進取的一種心理素質,它代表一種充沛的干勁和高昂的斗志,是迎接學習和生活挑戰的一種積極樂觀的情緒。可以看出,自信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小學生的生活學習活動和人格健康發展。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培養小學生的自信。
1.教師的信任可以培養小學生的自信
信任是建立在對他人誠實、可靠、正直的基礎上的。信任就像一道橋梁,溝通著師生間的感情,更是構建平等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教師信任自己的學生時,學生的自尊需求得到滿足,學生就會更信賴老師,奮發的積極性和對學習的興趣才會更容易調動出來。特別是對于后進生,他們可能因為成績而被家長批評、不被老師重用,因此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甚至自暴自棄;在滿是不被看好的環境中發展成對任何事情都沒有信心做好,“我不行”“我做不到的”將會伴隨他的一生。我們不妨把復雜的事情分解給他們一步一步地完成,并注意時常傳遞給他們信息:老師相信你可以做得很完美。如,教一年級的孩子戴紅領巾,慢慢教他方法,老師用手機記錄他的每一次進步,孩子在看到自己成功時,心情會無比喜悅,他就會相信只要努力掌握方法就會把事情做好。
2.教師的耐心可以培養小學生的自信
如果一個人總是在某項事情上失敗,他就會在這項事情上放棄努力,產生消極心態,所以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要樹立全體意識,著眼于每一位小學生的發展,遵循其身心發展的規律,按照小步子原則,正確耐心地引導。學生多次成功后,就會形成一種相信自己能成功的自我效能感,讓他做事情有信心,就會愿意全力以赴,成功的信念就會不斷強化。教育事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自信的培養也非一日建成,它需要教育者給予充分的耐心與寬容。
3.教師的肯定性、激勵性評價可以培養小學生的自信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杰斯.雷耳說,“稱贊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教師要善于發掘小學生的閃光點,不放過小學生身上任何一個值得肯定和激勵的地方。比如讓后進生評價黑板上的另一位學生的豎式計算的答案對錯。這位學生說“我覺得他的字體寫得不夠端正”,即使他的答案并不是教師所預設的,教師也要首先對他舉手發言的行為表示充分肯定,并回應“你觀察得很仔細,非常棒!就是由于字寫得不端正,就容易出錯,你看看他有沒有算錯答案?”經過老師引導,后進生就注意到同學算錯數了。教師沒有責怪學生答非所問,而是給予肯定與引導。學生會從老師給予的肯定性評價中確立自信心,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
4.營造良好的校園班級氛圍,促進小學生自信心理的發展
每個小學生都有其獨特的地方,教師要想方設法給小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如課前一分鐘演講,讓每個小學生都有展示和鍛煉的機會。學校層面可以舉辦各類大賽,幫助他們在某些擅長領域的競爭中取得成功,使其建立自信;并且在活動競賽中,引導幫助小學生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促進其自我肯定,樹立自信心。
學校工作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幫助,培養小學生的自信同樣離不開家庭教育。作為家長,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對孩子給予一種熱烈的期望,并且使孩子感受到這種期望。在語言上,家長要經常鼓勵孩子;在行動上,要經常過問他的學習情況,關心他的生活。這樣,孩子就會確立一種良好的自我形象,并樂意為實現這種良好的形象而做出艱苦的努力。教師與家長多溝通,多向家長說說孩子的進步,增強家長對孩子的信心,使家長能始終以鼓勵、賞識的態度面對孩子,以良好的方式培養孩子自信。
學校還應重視在心育課堂中培養小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讓小學生學習各種方法進行自我調節,訓練自信。
1.積極的自我暗示
積極的自我暗示是通過主觀作用使內心產生良好預期的一種自我刺激過程。自我暗示的正作用,是訓練我們如何增強自信心,如何能由失敗中體驗成功,又如何克服惡劣的情緒等等。在不利的情況下,鼓勵自己“我能行”,信心十足地去面對;對于未知的事情始終保持一種積極自信的心態;即使發生了不盡如人意的結果,也要鼓勵自己積極面對,告訴自己結果還不至于太糟糕。
2.自我培養
小學生要從自我做起,正確地評價自己,運用恰當的方法塑造自信品格。如:
(1)在紙上羅列出自身優點,在從事各種活動時時刻提醒自己有哪些優點,增強小學生從事各種活動的自信心。
(2)多接觸自信的人,學習他們身上的優點,取長補短。
(3)多聽聽歡快的富有激情的音樂,對振奮人的精神、培養自信大有好處。
(4)學會微笑。微笑可以減輕由于缺乏自信而產生的緊張、羞怯和困窘,增強幸福感。
一個人的自信心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獲得的。作為教師,一定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給予小學生關愛與耐心,努力培養小學生的自信心;小學生也要在學習生活中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學校與家庭的幫助,運用恰當的方法和途徑訓練自信,走向成功,走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