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娜
(陜西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部,陜西 西安 710061)
2018年是我國走入新時代政府的第一年,為宣傳報道好進入新時代的第一次全國兩會,進一步提升完善北京融媒體演播室功能,電視、廣播、網絡新媒體近百人的融媒體團隊打“組合拳”,各取所長集中發力,讓報道內容講政治、接地氣、能走心。
中央精神與陜西實踐緊密結合,使講話精神落地生根,有力提振陜西追趕超越的信心和決心。
結合修憲、國務院機構改革等熱點話題,及時播出了《陜西團代表委員一致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陜西代表團和分組審議監察法草案:讓反腐敗斗爭在法治軌道行穩致遠》《陜西代表團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人大代表熱議:深化國務院機構改革 是發展所需 基層所盼 民心所向》等報道。
2018年全國兩會上,陜西廣播電視臺每天在電視廣播重點新聞節目《陜西新聞聯播》《陜西新聞》中推出超過25分鐘的兩會報道專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代表委員議國是》,緊扣兩會主題,突出第一時間、陜西元素,圍繞不忘初心、凝聚奮斗力量,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把握第一要務、用好第一資源、激發第一動力,做好鄉村振興的大文章、開啟新時代軍民融合發展等主題,通過評論、代表委員熱議、權威專家訪談、前后方群眾連線等多種手段,深入闡釋解讀,及時報道反響。
其中圍繞習總書記在五個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第一時間采訪陜西代表委員的熱烈反響,播出《全國人大代表熱議:讓人才成為支撐陜西發展的第一資源》《扎實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使陜西經濟再上新臺階》等六十多篇報道,生動呈現代表委員結合陜西具體實際對講話精神的闡釋和解讀。
與此同時,陜西后方的報道團隊以“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欄目為重點,反映全省在經濟社會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效。新設《春天里的陜西》欄目,用航拍展現退耕還林、江河治理、鄉村振興系列主題,蘊含著新時代三秦大地的新春氣象。
以前在全國兩會的報道方面,我們更加注重對官員代表的采訪,因此他們能準確分析解讀政府的報告內容和方針政策,但如今的全國兩會將更多的時間和鏡頭對準基層代表委員。截至3月16日,《陜西新聞聯播》《陜西新聞》中開設的《見證履職我來自基層》板塊,共采訪報道近百位代表委員,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
其中這個欄目的成功推出,離不開前期的準備工作,從2月初,記者編輯就開始跟蹤采訪參會基層代表委員,記錄他們的工作場景、調研過程,特別是與基層干部群眾互動交流的過程。兩會上跟蹤記錄他們在全團會、小組會、界別會上的發言和履職過程,更多關注他們提交的建議意見、議案提案,反映老百姓的心聲。這樣一來,展現的報道內容更加生動鮮活、接地氣,也讓省級媒體的報道形式更加大膽創新,更加高瞻遠矚,具有“國際范兒”,同時在新媒體平臺也收獲了廣泛點贊。
其中《全國人大代表趙明翠:鄉村女郵遞員的“履職”之路》,她的郵路有四個村在深山、四個村在漢江對岸,她每次都要用摩托車、劃船、徒步三種方式完成投遞。記者春節時就跟拍采訪,用豐富的圖片和細膩的文字反應代表履職盡責的故事。該稿件引起廣泛傳播,被搜狐、網易、鳳凰、騰訊等數十家網站轉載、轉發,累計閱讀量達20萬以上。
如今,地方媒體報道全國兩會時,已不僅僅從小欄目展現,而是由更多更豐富的特別節目組成,例如,這次陜西臺就由《直通兩會》《記者追新聞》《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陜西答卷》《兩會話你知》《媒體重點看》《兩會觀察》《問答兩會》《三秦之春》等十個部分組成。
以兩會亮點和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話題展開,強化全國視野下的地方特色、陜西話題的全國高度評說。每天半小時,在陜西衛視、陜西新聞資訊頻道和陜西新聞廣播、都市廣播播出,是全國為數不多的開辦特別節目的省級衛視之一。目前已經有50多位代表委員陸續走進北京融媒體演播室接受訪談。話題涉及“GDP突破兩萬億元、追趕超越邁上新臺階”“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鄉村振興”“堅定文化自信”等多個方面。
其中《兩會觀察》板塊評論主題鮮明、擲地有聲。“代表委員通道——見證新時代開放氣質彰顯大國自信”“陜西如何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等十多期評論引發廣泛好評。《問答兩會》板塊采取會內會外結合、北京-陜西互動、衛星直播連線、手機實時直播等多種形式,報道還以VR全景互動、微產品形式呈現,讓網友以全新方式參與兩會,與代表、委員互動,累計閱讀量超過220萬。
全國兩會報道是每年地方級媒體能起到立體覆蓋、梯次傳播效果的一次。目前電視、廣播的每條報道通過拆條等方式同時在各個端口分發,再利用網絡媒體的APP為核心,在微信、微博、頭條號等平臺持續發力,綜合運用網絡大直播、H5手機畫報、漫畫圖解、VR全景等報道方式,讓兩會新聞更貼近網絡受眾。
例如:這次陜西頭條的網絡宣傳,就以H5手機畫報形式,融合圖文、音視頻等全媒體形式,整合精編兩會要聞和在陜代表、住陜委員聲音推出一系列符合網民口味的精品產品,同時,《全景VR問答兩會》等系列產品,依托融媒體演播室特別節目《問答兩會》板塊,融合全景漫游、嘉賓圖文、視頻訪談等,展現代表委員走進演播間互動問答內容,并在場景中設置網友留言和微信互動等入口,方便網友與代表委員對話。截至2018年3月16日,特刊及VR全景兩會總點擊量總閱讀量超過360萬。
同時,在全國兩會的平臺上,還結合陜西團代表委員熱議的兩會話題,制作手繪圖文動畫,可以說形式新、節奏快、畫面炫,快速成為10+的“爆款產品”。另外,以數據化、圖形化呈現和解讀新聞,形成了多波刷屏現象。
例如:2018年3月8日,陜西代表團開放日制作圖解新聞《陜西團開放日,媒體記者關心啥?》反映了陜西在2018年的安排部署和追趕超越的精氣神。2018年3月14日和3月15日,圖解《在陜全國人大代表議案涉及啥?》《住陜全國政協委員提案涉及啥?》對陜西團兩會成果進行階段性總結。《一張圖帶你認識新一屆代表委員》《報告定目標 陜西這么干!》等圖解新聞一目了然,使兩會報道更加富有貼近性。
截至2018年3月16日,已在央視《新聞聯播》發片12條。在央視新聞移動網上,已經推送報道180條。報道數量穩居各地方臺矩陣號前列。央廣《新聞和報紙摘要》發稿11篇,位列全國前列。加大了陜西故事、“陜西聲音”的國際化傳播,使陜西代表團履職風采通過其覆蓋全球的數千個電視頻道及移動互聯網傳輸渠道得以更大范圍傳播。
就拿陜西廣播電視臺全國兩會特別報道來說,從最初僅僅簡單的在陜西代表團里尋找陜西身影,發出陜西聲音,到目前能夠堅持全國視野地方特色的定位,不斷創新、融合理念,巧妙而新穎地傳播了全國兩會上的陜西好形象、陜西好聲音,還能把國家的方針政策,兩會報告中的亮點,向陜西團代表們發問,尋找陜西出路,為省政府獻計出策,引領地方政策走向,發出省級媒體最強音。
綜上所述,從這些大量的實踐中我們得出,對全國的媒體“受眾”要講“地方語言”,就必須接地氣、出實招、不斷推陳出新,才能烹調出一道美味而高端的“兩會”政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