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東
(石屏縣圖書館,云南 石屏 662200)
圖書館,歷來就是搜集、整理、收藏圖書資料以供人閱覽、參考,是文化傳播、文明傳承的重要橋梁。基層公共圖書館扎根于基層人民群眾,在發展大眾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和先進文化,促進社會發展和社會和諧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新形勢下,其更是推動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力量。
“中國夢”,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走群眾路線,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緊密地將國家、民族和個人利益聯系起來。”筆者作為一名基層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認為,基層圖書館的“中國夢”,既是基層人民群眾萬千“中國夢”的匯集和縮影,也是國家、民族“中國夢”的細化和弘揚。基層公共圖書館的“中國夢”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在于,它和其它“中國夢”一樣,都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都以“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為實現途徑。其特殊性在于,作為基層圖書館,它又有自己獨特的中國夢內涵和具體的實現途徑。
基層圖書館的“中國夢”,在于提升全民文化水平,增強文化軟實力,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從而將文化力量轉化為巨大的物質力量,用人文力量助力國家富強。
公共圖書館,能為人民群眾提供其它社會機構所無法企及的豐富優質的紙質和數字的國內外科學技術信息資源。基層公共圖書館面向全社會民眾開放,在為地方基層縣市提供服務、普及科普知識的同時,以社區、村鎮圖書室、文化站等基礎文化設施為載體,把科學技術知識送到社區百姓、廣大農民之中,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培養現代化新型農民,為新農村建設注入新的活力。基層圖書館,能為基層民眾提供豐富的經濟和管理知識。只有思想觀念實現更新和轉變,掌握科學合理的方法手段,才能實現經濟的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促進民主法治,建設法治國家。基層公共圖書館應加大對民主法治的宣傳力度,向廣大讀者傳播民主法治思想,增進全民對民主法治的理解,增強全民民主法治觀念。
促進城鄉一體化。通過“共享工程”,促進城鄉文化資源平等化、一體化,縮小城鄉文化差距,實現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如我館(云南省紅河州石屏縣圖書館,下同)近年來,在大橋鄉和龍朋鎮等鄉鎮的綜合文化站建設。站點內設有圖書閱覽室、文化活動室、培訓室、多功能教室、電子閱覽室、展室、辦公室等。圖書閱覽室藏書達2000余冊,共享設備安裝到位,室內設備齊全,水電、網絡通暢,管理人員配齊;成立了農文網培學校及分校,組織機構健全,管理措施到位;并定期開展農業種植技術和畜牧技術培訓。化解城鄉二元體制,促進城鄉一體化,推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云南省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各民族有著深厚的優秀傳統文化。基層圖書館收藏著相當豐富的民族文獻,這些文獻正好可以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激發省內各族人民群眾對本民族的熱愛和眷戀。我們可以對民族文獻資源進行收集、整理、開發以及利用,從而加強對當地居民的傳統文化教育。幫助他們更加了解自己的民族,從而提高其民族自信心,進而增強凝聚力,振奮民族精神。基層公共圖書館在保護民族文化、展現民族特色、弘揚民族精神的同時,也有利于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拓寬少數民族地區的致富道路。進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印度著名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S.R.(1892~1972)于1931年創立的《圖書館學五定律》中的前四條就是:書是為使用的;人有其書;書有其人;節約讀者的時間,充滿著濃厚的人文價值思想。具體表現為針對不同社會群體的特點和需求,尤其是特殊群體,提供相應的閱覽室和服務。如少兒閱覽室、老年人閱覽室,以及提供殘疾人無障礙設施和閱讀專區及設備等,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閱讀環境。我館近年來,在電子閱覽室建設了“心聲·音頻館”,提供專門服務。“心聲·音頻館”現有資源12000余小時,61765集。內容分為評書曲苑、相聲小品、名曲賞析、影視同聲、傳奇故事、心聲勵志、健康新生、文學素養、歡樂少兒九個方面。視障人群訪問音頻館網站即可點播、收聽音頻節目。技術遵循無障礙網頁設計標準,視障用戶使用專用的指紋登錄機快速訪問,在盲用讀屏軟件環境的支持下,通過簡單的鍵盤操作,即可便捷、準確獲取網頁信息,享受海量文化資源無障礙暢聽服務。用基層公共圖書館的小和諧,帶動構建社會大和諧,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度。
基層公共圖書館的“中國夢”是接地氣的中國夢,是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的中國夢,旨在以人為本,便民利民,促進社會和諧、人民幸福。
實現基層公共圖書館的“中國夢”,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先進文化和落后文化等等,各種各樣的文化相互交織、相互激蕩,形成紛繁復雜的文化局面。人民面對形形色色的文化市場莫衷一是,難以選擇。基層圖書館,要充分發揮導向和示范作用,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引領社會文化潮流。通過開辟專欄推薦等,大力弘揚和宣傳先進文化。
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要團結協作,各司其職而又協調一致,主動將個人利益和圖書館的集體利益相結合,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在工作中銳意進取、精益求精。
“以人為本,讀者至上”的服務理念是圖書館生命之所在。基層公共圖書館要樹立主動服務觀念,提供人性化服務。主動了解讀者對圖書館服務工作的需求與建議,有針對性地改善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再次,提供人性化的信息服務,通過圖書館官方網頁和微博、微信等公共平臺,向民眾進行新書推介、好書分享、讀后感分享,以及圖書館相關數據庫、設備等的介紹和使用方法。我館曾開展“牽手夕陽·情暖空巢”活動,并取得良好效果。這是圖書館在深化拓展服務工作中,專門為空巢老人讀者提供的一個服務項目。圖書館針對近年來空巢老人激增現象,在電子閱覽室開設情感直通站,為空巢老人設專座,提供電腦等設備,不定期聘請老師指導老人上網查閱資料、觀看影視劇、與子女視頻聊天,充分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空巢老人還可以在圖書館讀書看報,圖書館還為空巢老人提供茶語、休閑、探討學術、切磋書法、美術知識等服務平臺。將人性化服務落到實處。
同時,也要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一方面,將計算機網絡融入圖書管理工作中,實現圖書館服務現代化。另一方面,讀者親自上門查閱的傳統缺乏更新,無法滿足當前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需要和圖書館自身發展的需要。
中國力量,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要實現基層公共圖書館的“中國夢”,光靠圖書館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要廣泛凝聚社會各階層、各群體的力量,社會化辦館,讓更多人投入到基層公共圖書館的建設中來。
圖書館在不斷探索中,注重挖掘特色發展模式。如我館舉辦的全民閱讀活動、有獎征文活動、小小志愿者等活動,讓“靜”的圖書館“動”起來,讓更多人走進圖書館,參與圖書館的建設。共建一個社會化、多功能、全民參與的基層圖書館。
總而言之,基層圖書館的“中國夢”,既是基層人民群眾萬千“中國夢”的匯集和縮影,也是國家、民族“中國夢”的細化和弘揚。通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引領文化潮流;弘揚中國精神,人性化服務;凝聚中國力量,社會化辦館三個主要實現途徑,來以文化強國,用人文力量助力國家富強;以人為本,文化便民,促進社會和諧、人民幸福,實現基層公共圖書館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