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萍
西充縣建設路小學 四川南充 637200
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逐漸影響并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及學習方式。信息技術也悄然進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使得語文教學方式發生較大轉變。語文課堂上信息技術成為連通教材、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對于擴展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師生互動等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在語文課堂中運用信息技術以優化課堂教學呢?筆者結合教學經驗,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
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學生對學習內容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并且學得輕松有效。傳統課堂教學只憑教師口頭講授,難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很好解決這一問題。現代信息技術可以重現情境,通過聲、光、色等生動形象地展示刺激學生的感官,提高其注意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如在《翠鳥》一課教學中,學生大多數并未親眼見過翠鳥,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在課上先播放一段有關翠鳥的視頻,翠鳥的外形小巧可愛,鳴聲清脆優美,在花間葉下靈巧地翻飛,這一幕幕生動真實的畫面,清楚形象地展示在學生眼前,使學生對翠鳥這種可愛的小生物充滿了好奇和喜愛,也對它有一定的了解,自然就能滿懷興趣地開始課文的學習。
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識字能力可以為學習運用書面語言及提高讀寫能力奠定基礎。新課程標準對小學生不同時期的識字寫字能力制定了不同的要求,教師要根據這些要求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但由于漢字本身較為抽象、復雜,且學生的注意力和自制力都較差,因此識字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難度。傳統教學方式下學生整節課都是機械的識記生字,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識字效率也較低。因此教師需要尋找新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識字興趣和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拓展學生的識字空間,促進學生突破看圖識字這一重要內容。教師可以自制課件,將漢字的結構規律清晰展現出來,教學時使學生領悟形聲字的特征。
閱讀是語文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復雜的智力活動。小學階段教師就要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提升其思維品質和思考力。閱讀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可發揮巨大作用,如有些閱讀內容較為抽象難懂,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生活經驗缺乏,因此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文本中心思想,但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內容,可以化抽象概括的語言文字為形象可感的事物,使學生將書面文字和客觀事物相聯系,充分調動眼、耳、腦等感官去感知文本,進而促進閱讀能力提升。
1.運用多媒體教學優勢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寫作是小學生普遍存在的難題,學生常常感覺無話可說,拿起筆也不知道寫些什么,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學生缺少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觀察并不是用眼睛隨便一看,而是有目的、有順序的知覺過程,觀察是寫作的基礎,學生必須學會正確的觀察方法,才能將看到的內容經過大腦加工,再訴諸筆端。多媒體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觀察,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靜態圖像,也能模擬動態過程,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學生生活中不易接觸的事物展示出來。教師要善于在寫作教學中將多媒體優勢體現出來,幫助學生有目的、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觀察,將觀察能力的培養貫穿在寫作教學的全過程中,既促進學生觀察方法的掌握,又能提高學生寫作興趣。
2.運用多媒體教學優勢培養學生想象力
科學需要想象,寫作也離不開想象,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可以極大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寫作教學中,需要教師啟迪學生的思維,帶領學生徜徉在想象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暢想。想象需要大量的現實基礎,多媒體可以展現多姿多彩的現實世界,也能展現豐富奇異的想象成果,寫作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能夠幫學生積累現實表象,在想象中欣賞美、體驗美,激發寫作靈感。
3.運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表達及思維能力
表達是寫作的重要目的,對于小學生來說,將頭腦中思考的內容通過文字符號表達出來比通過口說出來難度更大。為了提高學生寫作水平,需要訓練其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展現聲、圖、文并茂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說話的欲望,教師再逐步引導學生將想說的寫出來。
4.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賞析能力
賞析能力也是評改作文的能力,好的文章都是經過千錘百煉才產生的,因此教師也要注重培養學生對作文的賞析能力。多媒體的優勢在于能為學生評改作文提供便利,在實踐中培養學生評改作文的意識和能力,逐漸學會評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