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珍艷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討對早產新生兒實施凝血4項檢查的臨床價值。方法 方便選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該院出生的新生兒1 160名為實驗對象,其中早產兒160例(早產組),另1 000名為健康足月新生兒(足月組),對這些新生兒進行凝血4項檢查,對比兩組新生兒的纖維蛋白原(FIB)含量、凝血酶時間(TT)、凝血酶原時間(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并對不同病理因素早產兒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 早產組新生兒FIB為(1.54±0.56)g/L、PT為(16.33±6.14)s、TT為(24.03±2.60)s、APTT為(63.13±14.25)s,與足月組新生兒比較,PT、TT和APTT均顯著延長,FIB顯著更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窒息、感染、吸入綜合癥早產新生兒的凝血四項檢查結果與足月新生兒比較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感染早產患兒的FIB、PT、APTT水平均比窒息患兒與吸入綜合癥患兒顯著延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早產新生兒凝血4項檢查可以有效地監測其凝血功能的變化,進而對疾病做出早期診斷、預防和治療,
[關鍵詞] 新生兒;早產;凝血功能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8)01(b)-017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four coagulation indexes of premature newborns. Methods 1 160 cases of newborns deliver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6 to July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objects including 160 cases of premature group and 1 000 cases of healthy full-term newborns group, and all newborns were for 4 coagulation examination, and the FIB content, TT, PT and APT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of premature newborns of different pathological facto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FIB, PT, TT and APTT of premature newborns were respectively (1.54±0.56)g/L, (16.33±6.14)s, (24.03±2.60)s, (63.13±14.25)s, and the PT, TT and APTT obviously prolonged, and FIB was obviously low,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tatiscally significantcp(P<0.05), and the four coagulation examination results including asphyxia, infection, aspiration syndrome between the premature group and the full-term group were statiscally significantcp(P<0.05), and the FIB,PT,APTT levels of infection premature newborns were obviously prolonge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hildren with asphyxia and children with aspiration syndrome,the different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four coagulation indexes of premature newborns can effectively monitor the changes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thus making early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Key words] Newborns; Premature; Coagulation function
早產新生兒指的是胎齡不足37周的活產新生兒,產婦伴有子宮肌瘤、妊高征、慢性疾病、多胎妊娠和心理因素等都是造成提早分娩的危險因素[1]。早產新生兒由于機體各項器官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因此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尤其是新生兒出血,不僅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同時也對早產兒的健康、成長發育、甚至是生命產生嚴重影響。新生兒出血時因其凝血機制尚不健全,難以發揮良好的血液儲備作用,進而增加出血的風險[2]。臨床上及時對早產新生兒實施針對性的干預措施,重視凝血功能的檢測,可以確保新生兒的健康成長和發育,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常用的凝血功能檢查包括凝血4項指標,即TT、PT、FIB與APTT的檢查,可以從指標了解凝血系統內源和外源凝血途徑,初步反映出凝血系統狀態[3]。為了進一步探討早產新生兒凝血四項檢查的臨床價值,該研究以2016年7月—2017年7月該院出生的新生兒1 160名為實驗對象(包括160例早產兒),對比了解凝血4項指標檢查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出生的新生兒1 160名為實驗對象,其中早產兒160例(早產組),另1 000名為健康足月新生兒(足月組)。所有新生兒母親孕期未使用任何影響凝血功能的藥物,不存在凝血功能障礙疾病;無家族性血友病;新生兒家屬均知情同意該次研究。160例早產新生兒中,男84例,女76例,出生時間24~48 h,胎齡28~36周,其中53例為感染病例,46例為窒息病例,61例為胎糞吸入綜合征病例。1 000名健康足月新生兒中,男518例,女482例,出生時間24~48 h,胎齡37~42周。對比兩組新生兒的出生時間、性別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實驗數據可以比較。
1.2 檢查方法
患兒在出生后2 d 內進行凝血四項檢查,用含有0.109 mol/L 枸櫞酸鈉0.2 mL的真空采血管,抽取新生兒靜脈血,抗凝劑∶血液容積比例=1∶9。順利采血后立即輕輕顛倒混勻5次,及時送到檢驗科,以3 000 r/min恒溫離心10 min分離血漿,采用法國STA-R Evolution 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檢測。所有標本在4 h內上機檢測完畢。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新生兒的纖維蛋白原(FIB)含量、凝血酶時間(TT)、凝血酶原時間(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水平,并對不同病理因素早產兒的各項檢查結果進行比較和分析。
1.4 統計方法
對獲得的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均采用(x±s)描述,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早產組與足月組新生兒凝血4項檢查結果比較
早產組新生兒FIB為(1.54±0.56)g/L、PT為(16.33±6.14)s、TT為(24.03±2.60)s、APTT為(63.13±14.25)s,與足月組新生兒比較,PT、TT和APTT均顯著更高,FIB顯著更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同疾病早產新生兒凝血四項檢查結果比較
窒息、感染、吸入綜合征早產新生兒的凝血4項檢查結果與足月新生兒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感染早產患兒的FIB、PT、APTT水平均比窒息患兒與吸入綜合癥患兒顯著延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研究報道顯示,凝血功能障礙為新生兒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是因為新生兒的肝臟還并未發育完善,所以肝功能尚不健全,而凝血酶原相關因子水平也比較低,進而影響凝血機制的形成,這對早產兒的負面影響尤為突出[4]。凝血功能障礙將可能造成早產兒肺出血、顱內出血等,嚴重損害其成長質量,甚至導致新生兒的死亡。凝血功能初篩試驗對于初步診斷出血性疾病是主要的診斷指標,能夠將凝血系統狀態作為初步的反映[5]。凝血4項檢查包括了纖維蛋白原(FIB)含量、凝血酶時間(TT)、凝血酶原時間(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其中FIB用于出血性疾病與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診斷,TT能夠反映抗凝與纖溶亢進,PT能夠反映纖維蛋白原水平與因子Ⅱ、Ⅴ、Ⅶ與Ⅹ的水平,APTT對因子Ⅷ、Ⅸ、Ⅺ、Ⅻ十分敏感,其中PT和APTT是檢測反映外源與內源凝血途徑密切相關的凝血因子,敏感性高,TT能夠反映出抗凝血酶增加與纖維蛋白的異常[6]。當TT、APTT、PT出現延長則表示機體的凝血活性較低,凝血功能受損;當FIB比較低,則表示纖維蛋白質的合成受到負面影響,將增大出血的風險。
凝血功能明顯下降過程中會導致早產新生兒發生出血性疾病[7]。該次研究對比了早產新生兒與足月新生兒的凝血4項檢查結果,結果顯示早產組新生兒FIB為(1.54±0.56)g/L、PT為(16.33±6.14)s、TT為(24.03±2.60)s、APTT為(63.13±14.25)s,與足月組新生兒比較,PT、TT和APTT均顯著延長,FIB顯著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對窒息、感染與吸入綜合征早產新生兒凝血四項進行比較,結果顯示窒息、感染、吸入綜合征早產新生兒的凝血四項檢查結果與足月新生兒比較均有一定差異;感染早產患兒的FIB、PT、APTT水平均比窒息患兒與吸入綜合癥患兒顯著延長(P<0.05)。韓紅衛[8]等對出生后24 h凝血功能異常新生兒的臨床表現與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并與93名正常新生兒相比較,結果顯示宮內窘迫、肺炎是新生兒凝血功能異常的危險因素。分析其原因,其中感染形成的炎癥遞質對血管內皮形成會造成損傷,因此凝血酶過量產生,并消耗多種凝血因子,因此PT、TT與APTT等延長[9]。窒息早產兒因為窒息會對凝血系統及纖維系統造成刺激,出現持續性激活,進而發生微血管凝血現象,容易引起為微血管內血栓,所以檢測到窒息早產兒APTT有所延長,而FIB則顯著下降,這提示早產兒的凝血功能受到一定影響[10]。胎糞吸入綜合征早產兒因宮內窘迫等異常排出并吸入胎糞會造成得動脈形成明顯持續高壓,進而嚴重損傷肺部[11]。窒息、感染與吸入胎糞等情況都有可能引發呼吸窘迫征,誘發組織炎癥,造成組織壞死,損害肝功能發育,進而開啟凝血系統并過度損耗凝血因子,最終導致早產兒的凝血功能障礙,增加出血風險。葉玉瓊[12]在對90例早產兒凝血四項與血小板檢測的研究中指出,早產兒FIB、血小板計數均比正常足月兒要更低,而TT、PT、APTT則比足月兒要明顯延長,該次研究結果與其具有相似性。
綜上所述,通過早產新生兒凝血4項檢查可以有效地監測其凝血功能的變化,進而對疾病做出早期診斷、預防和治療,由此可見早產新生兒凝血4項檢查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白靜, 侯興寧, 蘭海琴. 新生兒凝血危急值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以及正常參考范圍的調查分析[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 2017, 32(1):150-153.
[2] 張美英, 田文朋, 陳秀霞,等. 早產新生兒凝血功能指標的檢測及臨床應用[J]. 泰山醫學院學報, 2016, 37(10):1121-1123.
[3] 李麗蓮. 早產兒凝血功能與出生體質量的關系研究[J]. 當代醫學, 2015, 21(13):33-34.
[4] 萬剛. 高原地區早產兒凝血功能分析與輸血漿后療效觀察[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6, 16(21):71-72.
[5] 李寧俠, 何雨峰, 劉芳,等.新生兒凝血指標及部分生化指標檢測參考區間調查[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6, 16(17):3295-3298.
[6] 程光清, 付揚喜, 馬曉蕾,等. 不同胎齡早產兒出生第1天凝血狀態研究[J]. 安徽醫學, 2017, 38(2):223-225.
[7] 陳小英. 凝血檢驗危急值用于重癥新生兒病情預測的價值分析[J]. 實用醫技雜志, 2016, 23(9):995-996.
[8] 韓紅衛, 丁盛, 陳紅.出生后24 h凝血功能異常新生兒臨床表現及影響因素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5, 33(2):141-143.
[9] 劉敏方. 不同日齡新生兒凝血功能的臨床研究[J]. 嶺南急診醫學雜志, 2015, 20(6):507-509.
[10] 鄒海珊, 梁桂蘭, 梁潔瑩. 新生窒息患兒早期凝血功能檢測的臨床意義[J]. 實驗與檢驗醫學, 2016, 34(3):369-371.
[11] 徐發林, 程慧清, 高亮,等.早產兒早期凝血功能與胎齡的關系[J]. 臨床兒科雜志,2016,34(1):25-28.
[12] 葉玉瓊.早產兒凝血四項及血小板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27):54-55.
(收稿日期:201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