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振
【摘要】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使人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國際金融體系的失衡,不可持續。和國際的情況一樣,國內同樣存在著一定的失衡,傳統金融體系由于其內在缺陷,在為中小企業、農村地區、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窮人等提供金融服務方面存在著缺失,呈現出金融二元結構。本文從其中典型的中小企業切入分析,闡明我國弱勢群體金融支持政策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結合理論與實際,提出相應的完善對策。
【關鍵詞】金融支持;弱勢群體;中小企業
1中小企業金融支持政策存在的問題
1.1國有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不足
近年來,為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國有商業銀行推出了了一系列針對舉措,但從現實情況來看,這些措施實施后效果并不令人滿意。
(1)國有商業銀行在貸款審批上存在明顯的“所有制歧視”。在實際的審批過程中不同程度的將審批對象的所有制屬性作為貸款審批的一個重要考察。這導致國有商業銀行在信貸上偏重大型國有企業,非國有中小企業的貸款可獲得性比國有企業難很多。
(2)國有商業銀行現行的信貸管理體制不適應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特點。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具有貸款規模小、資金需求急和貸款次數頻繁等特點,而貸款權只要集中于總行和分行,基層金融分支機構的貸款權明顯縮小。而基層金融分支機構與中小企業關系較緊密,比較了解走下去的經營狀況,但是沒有賦予相應的貸款決策權,同時由于借貸流程繁瑣,加大了中小企業貸款難度。
(3)國有商業銀行不能正確處理防范金融風險和中小企業發展的關系。過分看重中小企業的信貸風險,常常將中小企業的不良資產產生原因與中小企業的私下交易相聯系。若貸給中小企業,如發生呆賬,則構成銀行的不良資產。這直接導致國有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金融支持不能有效發揮。
1.2中小企業上市融資難
為鼓勵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除現有的主板市場外,我國在深圳創立中小企業板,但現行的上市制度卻不利于中小企業上市,深圳中小企業板的上市標準如企業規模、融資額度、盈利能力與資產規模等硬性要求無疑極大的限制了中小企業的上市融資,加之承銷商保薦制更是加劇了中小企業上市難。
2中小企業金融支持政策的完善
2.1完善間接融資體系,促進各種金融機構支持中小企業融資
中小企業的信息不對稱,軟信息為主以及當前資本市場層次單一、投資者未有效形成,使得間接融資成為當前和近期中小企業融資的主渠道。但由于各種間接融資渠道也都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和不足,從而,間接融資必須聯合發揮作用,相互補充,共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1)改變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一統天下的局面,著手建立包括國有商業銀行、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地方股份制城商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村鎮銀行在內的銀行體系。建立和完善市場準入、退出標準、風險管理制度、競爭規則、監管辦法、存款保險制度,積極穩妥完善中小金融機構體系,彌補其目前數量不足、能力有限的矛盾。
(2)鼓勵商業銀行不斷開展業務、產品創新,為中小企業提供多樣化的綜合服務。一是對銀行現有的產品進行整合創新,推出多功能、復合式的金額服務品種:二是開發中小企業特點的業務品種,并不斷進行產品整合和創新;三是拓展銀行的服務領域,如為中小企業提供商業信息和財務顧問、投資咨詢、戰略策劃、風險管理等咨詢服務。
(3)引導和規范中小金融機構以中小企業為對象,發揮潛在優勢。一是加快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消除對中小金融機構的種種歧視政策,并為其發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二是強化對中小金融機構監管,包括建立市場化的準入和退出機制,分類監管機制等:三是引導股份制商業銀行調整市場定位,通過對中小企業服務,提高覆蓋面,取得市場競爭地位,增加利潤來源。
2.2建立和完善多元的金融市場
長遠來看,大部分的中小企業的融資應主要通過直接融資來解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的建立完善,包括從最高層次的全國性證券交易所到二板市場、區域性產權交易市場、柜臺交易市場。在這樣一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上,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可根據其風險承受能力和對信息的要求在不同層次市場進行投資,而不同企業也可根據自身的特點、融資規模選擇不同的市場融資工具。
2.3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根據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借鑒發達國家的成熟經驗,考慮到我國財政、金融和中小企業管理體制的特點,在當前民間資本不愿投資、政策性信用擔保機構為主體的情況下,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不斷努力。
(1)建立一種鼓勵民間資本進入信用擔體系的政策,包括商業性信用擔保機構稅收減免,放寬擔保費率,減免投資者的投資所得稅;修改相關法律,明確擔保機構的法律定位,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建立和完善再擔保:做好專業化人才培養工作,加強法制制度建設,努力提高對擔保機構的分線分析、識別、防控能力。
(2)頒布和修改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保護擔保行業的健康發展。信用擔保機構運作是一個系統,涉及到多部分、多行業,其建立程序、管理方式、機構設置、運作方式等很多問題需要相對應的法律法律作制度保證。一是要補充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條例和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法:二是各地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促進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順利健康發展。
(3)處理好擔保機構與銀行之間的協作關系。一個完整的信用擔保合約,需要地方擔保機構和當地銀行的協調配合才能完成,地方擔保機構與當地銀行的協作關系能否處理得當,直接關系到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能否順利實現。商業銀行和擔保機構要做好各自的分工合作關系,相互配合、共同合作,努力識別和規避擔保風險。
3結束語
近年來我國對弱勢群體的金融支持政策也在逐漸滲透與發展,鄉鎮銀行相繼成立,國家政策對弱勢群體都給予了一定程度的政策傾斜,但目前我國弱勢群體金融的發展依然面臨著諸多問題,完善的金融支持政策仍無法輻射到弱勢地區、弱勢企業、弱勢群體。中小企業等常受到金融機構的排斥,雖然有少部分金融機構提供小額信貸支持,但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而且成本高、效率低。在當今的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業在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構建弱勢群體金融服務體系,不僅是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體系自我完善的內在要求。我們應從各個方面加強對弱勢群體的金融支持,調整經濟結構,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