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耿瓊 李慧 陽晶
【摘要】國有企業政工工作隊伍是企業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經濟社會文化背景下,政工工作隊伍要因時而新、因事而新,積極創新方法手段,關注新工作對象,開拓新工作陣地,構建新話語體系,運用新工作手段,全面提升服務企業發展和員工成長的能力。
【關鍵詞】國企;政工隊伍;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國有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國有企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建立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促進企業穩定和諧發展。
一、當前國有企業政工工作隊伍建設存在的不足
在長期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國有企業積淀、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政工工作方法、手段和經驗,在推動企業改革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蓬勃發展,國有企業改革和轉型不斷深化,對國企政工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戰。部分企業政工工作隊伍建設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具體體現如下。
第一,政工工作隊伍工作價值認識不足,自我管理意識較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面臨的競爭非常激烈,經濟效益成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高度重視的一個因素。相應地,在企業內部能夠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的銷售、生產部門也備受重視,而往往對政工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政工工作對自身工作價值認識不足,認為自己的工作可有可無、沒有實績、不受重視,進而在工作作風、工作狀態等方面不盡人意,自我管理意識較差。
第二,政工工作隊伍選配存在思想誤區,工作方式方法陳舊。目前,國企政工人員來源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面向高校招聘優秀應屆畢業生來企工作:二是在企業內部進行輪崗調整、安排不適宜繼續在生產技術崗位工作的職工調整到政工崗位上。這兩種方式均存在一定的不足,應屆畢業生往往缺乏工作經驗,企業內部調整的職工往往是身體或工作狀態不佳的職工,均影響了政工工作隊伍素質,進而導致在開展時方式方法陳舊,手段缺乏創新。
第三,政工工作隊伍培訓提升機會較少,晉升發展空間有限。與專業技術類崗位培訓機會較多不同,從事政工工作的職工能夠獲知、接受培訓的機會比較有限,培訓課程設計的針對性、實效性、新穎性往往不足,影響了培訓效果。同時,政工隊伍晉升發展空間有限,無論是走職稱晉升、還是職級晉升,所面臨的發展路徑都比較窄,擁有的發展空間都比較小。
二、政工工作形勢對政工工作隊伍建設提出新要求
政工工作是國有企業獨有的政治優勢和精神資源,在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企業員工思想價值越來越多元、企業文化建設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的背景下,政工工作亟需轉變觀念、創新方式、提高效能,進行轉型升級。政工工作形式,對政工工作隊伍建設也提出了新要求。
思想教育內容脫離實際的形勢迫切需求政工工作隊伍找準結合點。政工工作與生產工作不能是兩張皮,企業政工人員所宣講的內容與職工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不能是兩張皮。國企政工工作迫切需要解決思想教育內容脫離實際的被動局面,積極站在企業發展所需、員工發展所需、員工當前所想的角度來思考政工工作定位,自覺把政工工作的工作內容與服務企業文化建設和核心競爭力培育、與服務員工個人發展和解決員工實際困難相結合,進而思考如何提升政工工作服務企業中心工作、服務廣大職工的能度效。
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創新的形勢迫切需要政工工作隊伍找準創新點。政工工作是一項有基礎、有傳統的工作,但是不能囤于傳統的工作手段、困于傳統的工作陣地。當今的經濟、社會、文化環境都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員工的思想觀念、社會的文化生態、工作時可以使用和依靠的方法手段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政工工作隊伍應該因時而新、因事而新,積極創新方法手段,關注新時代的新工作對象,開拓新時代的新工作陣地,構建新時代的新話語體系,運用新時代的新工作手段,實現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推陳出新。
思想政治工作反饋不足的形勢迫切需要政工工作隊伍找準共鳴點。政工工作作為一項人與人之間的工作,需要激起共鳴、雙向互振是做好政工工作的關鍵所在。但是目前企業政工工作中,政工部門開展工作時往往重謀劃布置、輕需求收集:重推進落實、輕反饋收集,導致政工工作成為“自說白話”,反饋不足。在企業職工更趨年輕化,眾多80后、90后職工越來越重視個性化訴求的時代,政工工作隊伍必須轉變工作觀念,在工作開展前收集職工需求來設計活動,在工作開展中注重照顧職工感受和體驗感,在工作開展后收集職工反饋來改進活動,以期做到政工工作與員工所需同頻共振。
三、提升國有企業政工干部隊伍能力素質的對策思考
培育出一批政治理論過硬、綜合能力突出、業務素質突出的政工隊伍,是做好新形勢下企業政工工作的關鍵所在。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國有企業政工干部隊伍能力素質。
一是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政工工作隊伍要進一步強化自身價值認同,把自身的工作置身于事關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大格局中去思考、謀劃。要進一步強化自身的工作作風建設,自覺地站到企業和職工的需要角度去開展工作,努力提升自身工作的服務觀念、服務意識。要進一步強化自身的創新觀念,自覺運用新的技術手段、新的工作平臺來創新工作,讓工作舉措適應和引領時代潮流。
二是進一步充實隊伍、優化結構。要注重從知名高校的對口專業中選拔優秀大學生加入到政工干部隊伍中來,如選拔社會學、心理學、企業管理學、思想政治教育等專業學生來企業從事政工工作。要注重優化政工工作隊伍的年齡結構,做到老中青搭配,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職工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要著重優化隊伍的性別結構,做到男女搭配,滿足不同性別職工工作需要。要著重優化隊伍的專業背景結構,努力做到既懂管理、又懂專業,避免政工隊伍完全成為專業工作的門外漢。
三是進一步培訓教育、提升素質。要引入人力資源管理的技術手段,通過列舉崗位說明書、編寫績效考核KPI指標體系等手段,引導政工干部隊伍明確工作的核心職責,進而針對性開展工作,提升能力。要創造政工干部隊伍培訓機會,針對政工工作創新發展的新要求、隊伍成員目前突出的能力短板,自上而下地開發培訓課程、提供培訓機會,幫助隊伍成員提升能力素質。要引入社會專業資源開展政工工作,可與社會上專業的素質拓展公司、心理咨詢中心、職業生涯開發和職業培訓機構開展合作,引入外部專業資源來開展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