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靜
[摘要]員工培訓作為人力資源部的主要職能之一,對員工的技能的成長和企業競爭力的加強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創建企業自身的培訓體系,不僅有益于企業員工的利益,還提升了企業對外的競爭實力。文章闡述了企業員工培訓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并基于當前企業員工培訓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繼而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旨在通過對培訓活動各個環節的闡述,為企業建立自己的培訓體系提供借鑒。
[關鍵詞]企業員工培訓 重要性 問題 建議
一、企業員工培訓的重要性
(一)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凝聚力
企業的人才隊伍建設一般有兩種:一是靠引進,二是靠自己培養。所以企業在引進人才的同時應不斷地進行職工培訓,向職工灌輸企業的價值觀,培訓職工良好的行為規范,使職工能夠自覺地按慣例工作,從而形成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圍。
(二)提升員工技能水平
員工培訓的一個主要方面就是崗位培訓,其中崗位規范、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要求被視為崗位培訓的重要目標。崗位人員上崗后也需要不斷地進步、提高,參加更高層次的技術升級和職務晉升等方面的培訓,使各自的專業知識、技術能力達到崗位規范的高一層標準,以適應未來崗位的需要。
(三)增強企業競爭優勢
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的作用凸現出來,人力資源成為了企業建立競爭優勢的重要資源。一個企業要想建立競爭優勢,就必須提供比其競爭對手質量更好的產品或服務,提供競爭對手所不能提供的創新性產品或服務,或者以更低的成本提供與其競爭者相同的產品或服務。
二、企業員工培訓存在的誤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競爭程度的提高,中國企業開始重視員工培訓。但從實踐來看,真正領悟培訓之道者少,“克隆”形式者多。結果,用心良苦的培訓并沒有得到良好的收益和效果。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對員工培訓還有些理解和認識上的誤區。
(一)培訓理念存在偏差,企業不重視培訓
一是培訓無用論,二是培訓浪費論。
(二)培訓缺乏針對性,培訓項目和內容脫離實際
培訓內容老化陳舊,不少企業仍沿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傳統教材,沒有及時開發適應市場需要的新教材,對世界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產品開發方面的信息了解不夠,不適應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另外,不少企業仍把工作重點放在學歷培訓上,而把對員工(包括一批不適應生產崗位要求的富余人員)進行與生產緊密聯系的實用技術、高新技術的培訓放在次要位置上。
(三)培訓忽略企業文化,培訓目的理解片面
將員工培訓定位于傳授從事工作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這是對員工培訓目的的片面理解。員工培訓的另外一個重要目的是通過企業文化培訓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責任感,使具有不同價值觀、信念、工作作風的人形成統一、團結、和諧的工作集體,進而提高員工及整個企業的績效并改善員工的生活質量。
三、企業員工培訓政策建議
企業培訓工作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內容,其作用越來越被企業重視。因為企業培訓工作對企業影響的直接作用與間接作用、短期作用與長期作用、及其對社會、企業、個人的作用越來越大,企業與員工個人對培訓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好的培訓不但有利于員工的自我增值,還對企業的績效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企業應如何有效地進行或開展企業培訓工作呢?筆者認為要注重“八個結合”,做到“六個優選”。
(一)注重“八個結合”
一是與企業的發展方向、規劃相結合。企業培訓規劃、計劃主要是依據企業發展規劃而擬定的,培訓為企業實現發展方向做好人才保證工作,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之道理;二是與企業的發展實力、經濟基礎相結合。培訓工作要做到量力而行,企業經濟實力強可實行全員培訓、普及培訓;企業經濟實力弱可實行部分關鍵崗位人員培訓、重點培訓,量力而行;三是與企業的經營生產狀況相結合。員工接受培訓是必要的,但要以最短時間、最小規模影響、甚至不影響企業當前經營生產任務順利完成為前提,來開展企業培訓工作;四是與企業的人力資源有效使用、人才結構及其變化趨勢相結合。企業的人力資源、人才結構是企業開展培訓工作的基礎,同時它們又是客觀變化的;五是與企業的人才培養工作相結合。員工培訓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地位,不能忽視,通過培訓,培養挖掘企業潛在的優秀人才,適時給予加薪晉升,激勵員工;六是與企業的人才引進、招聘工作相結合。一方面要立足于企業人力資源,“自力更生”開展企業培訓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會人才資源,采取短平快式的“拿來主義”,適度引進、招聘人才;七是與企業員工的個人素質、潛力、發展計劃相結合。企業要求員工德才兼備,因此培訓既要注重員工技能的培訓,也要注重員工品德素質的培訓,使員工的品質與企業文化相符;八是職前導向培訓與崗位培訓向結合。職前導向培訓是必須的,而且是一次的,短期的,初級的。使員工在短期內產生對企業的信任感與熱愛心理,使員工基本掌握崗位的性質、特點和要求使之能順利正式上崗。
(二)做到“六個優選”
一是優選培訓時機。培訓的時機是有講究的,滯后于社會的發展、同業競爭對手的發展、企業自身的發展、部門及其崗位工作的需要進行培訓是被動的,但過于主動、超前開展培訓也是不可取的,是人力資源資本的呆滯,是人力資源的浪費;二是優選受訓人員。對全體員工進行培訓是企業的責任,接受培訓是每位員工的權力與義務,但不能搞平均主義、“一刀切”;三是優選培訓內容。知識是浩瀚的、發展的,培訓員工時應有輕重緩急之分,選擇企業目前、近期或中期急需知識技能進行培訓;四是優選培訓方式、類型。培訓方式、類型多種多樣,有脫產、不脫產、半脫產;有短期、長期;有面授、函授、自修;有公費、自費;還有因特網、電視等遠程教育這種無國界的新型的家庭內的培訓方式;五是優選施訓單位、培訓教師。從事培訓活動的單位及培訓師良莠不齊、魚目混珠,其中不乏借培訓之名、搞投機賺錢的單位和個人,企業要善于辨別真假,根據培訓內容選好施訓單位、培訓師;六是優選培訓地點。目前,企業在開展企業外部培訓工作的時候,要謹防培訓商以假培訓、真旅游的方式,誘惑企業人員參加“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