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夕霞
【摘要】目的 分析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0月期間收治的5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為研究對象,經患者同意,按照患者的病例編號進行分組,甲組采取常規護理,乙組采取循證護理,對比兩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結果 經護理,乙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6.55%,顯著高于甲組的79.3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給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循證護理,能有效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循證護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治療總有效率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02
心肌梗死是臨床心內科常見病,尤其多發于中老年人群,患者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后,易引發多種合并癥,心律失常便是常見的一種,加重患者危險[1]。因此,需要強化臨床護理干預。本研究就循證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共納入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58例,均為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0月間收治患者。在患者同意下,以病例編號為分組依據。甲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齡52~78歲,平均(63.75±3.75)歲;乙組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齡53~78歲,平均(63.79±3.73)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上的對比,差異微小,具有較高的臨床對比研究價值。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綜合檢查,符合WHO制定的相關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對研究知情,為自愿參與,由患者本人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甲組:給予常規護理。指導患者科學的用藥劑量和用法,告知相關注意事項和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對患者的飲食以及睡眠進行科學管理,指導患者飲食以清淡為主,禁煙禁酒,不進食辛辣刺激、高鹽食物,注意控制脂肪和熱量攝入,幫助患者養成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對患者的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進行24 h嚴密監測;給予患者運動指導,指導患者進行適宜的鍛煉,但應注意強度和時間。
乙組:應用循證護理。(1)提出循證問題:結合醫院以往護理經驗,結合現今醫院的護理條件,綜合分析患者的年齡、體質狀況以及性格特征等,總結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可能出現的問題;(2)尋找循證支持:通過查找醫院護理記錄以及相關臨床實踐研究文獻資料等,尋找有關患者飲食、用藥、睡眠、運動等方面可能發生的問題的解決辦法;(3)循證護理措施的制定與實施:患者入院后,立即給予患者心電監測,掌握患者的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狀況,并根據監測結果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科學評估;通過交流與溝通,了解患者的飲食結構、日常活動規律以及睡眠情況,根據循證資料中的經驗,針對所涉及到的循證問題,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計劃。入院最初幾天,患者需嚴格注意保證充足良好的休息,盡量臥床,避免用力排便等引發心律失常;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疾病與治療護理的相關知識,提升其知曉度和配合度;對患者的飲食、運動及日常行為習慣進行規范,評估患者營養狀況,對各類能量的攝入量進行嚴格控制,制定規律的用餐計劃,定時、定量進食,并控制進餐速度;禁止劇烈運動,選擇太極等舒緩運動。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心率、血壓狀況以及心律失常發生情況,評價治療效果,比較總有效率。
1.4 評價標準
①顯現:心率、血壓恢復正常,未發生心律失常;②有效:患者心率、血壓顯著改善,未出現心律失常;③無效:患者的血壓和心率依據不穩定,出現心律失常。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經治療,乙組患者治療顯效、有效、無效的各有12例、16例、1例,總有效率為96.55%,顯著高于甲組的79.31%(顯效9例、有效14例、無效6例)。兩組差異透統計學意義(x2=4.062,P=0.044)。
3 討 論
急性心肌梗死發病急,病情進展快,在發病最初的1 h內,死亡率可達到50%以上,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2]。因此,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強化護理干預,對于保障患者健康與安全,有重要意義。
循證護理是一種系統、科學的護理干預模式,在制定護理計劃和具體護理措施時,均要按照患者的實際狀況和護理需求為中心,制定更有針對性,更加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3]。另外,在護理前,通過查找文獻和總結以往經驗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篩選并尋找相關解決辦法,具有很高的預見性,能夠降低護理風險,提升護理效果。
本研究中,給予乙組患者循證護理,經過護理,患者的生命體征更為平穩健康,癥狀也得到有效改善,臨床治療效果也得到提高,達到96.55%,遠高于甲組的79.3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進行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護理時,應用循證護理,能顯著保證和提升治療效果,是理想的護理模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文桃.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臨床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11):239-240.
[2] 王 洋.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3):370-371.
[3] 丁大瑞.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10):180-181.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