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霞
摘 要:近年來,在全國跨境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哈爾濱市依托自身優勢要打造“對俄電子商務中心城市”和“全國最大中俄貿易電子商務人才基地”。這對哈爾濱高校俄語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通過對“俄語+電子商務”和“電子商務+俄語”兩種不同培養目標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究,驅動哈爾濱各類高校俄語教學的改革著眼于當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以跨境電商企業人才需求為導向,進行創新俄語復合型人才培養。
關鍵詞:哈爾濱;俄語;對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8-0191-02
哈爾濱地處東北亞區域的中心,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是我國與俄羅斯毗鄰的最大中心城市,是我國對俄經貿合作的“橋頭堡”,是全國各地進出俄羅斯的“樞紐站”[1]。近年來,在全國跨境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哈爾濱市立足自身優勢,已經構筑起了包括公路、鐵路、水路和航空在內的全方位對俄物流交通網絡,為哈爾濱市開展對俄跨境電子商務提供了重要的物流保障。此外,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對俄跨境電子商務物流平臺、交易平臺、結算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都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哈爾濱已成為中國對俄跨境電商平臺數量最多、對俄出口電商包裹量最多和跨境零售出口額最大的城市。同時,哈爾濱市人力資源豐富、科技實力雄厚,全市集聚著眾多優秀的俄語人才和信息技術人才,為開展對俄跨境電子商務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儲備。
目前,哈爾濱市計劃在3至5年內打造成“對俄電子商務中心城市”,還要打造“全國最大的中俄貿易電子商務人才基地”。在哈爾濱眾多的高校當中,不論是公辦、民辦、高職高專院校都有開設俄語專業,其中以“全國俄語根據地”的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為龍頭老大,可見哈爾濱市對俄語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所以努力打造中俄跨境貿易電商人才基地,培養優質復合型電子商務人才,是哈爾濱市高校面臨的重大歷史使命,是當前俄語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
一、“俄語+電子商務”和“電子商務+俄語”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一)電子商務與電子商務專業的認知
人們一般理解的電子商務是指,通過使用互聯網等電子工具(包括電報、電話、廣播、電視、傳真、計算機、計算機網絡、移動通信等)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的商務貿易活動。互聯網的廣泛使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帶來了電子商務這種新興的商業模式的繁榮發展。
而電子商務專業(B2B)是融計算機科學、市場營銷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和現代物流于一體的新型交叉學科。通常本專業有六個專業方向:網站設計與程序方向、網絡營銷方向、網絡產品規劃方向、企業信息化、個人網絡創業及銀行卡的研發、seo優化和網店運營方向。電子商務專業在不同高校要求的課程也是不一樣的,一些院校注重電子商務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還有一些院校會把課程重點放在商務模式上面,這些主要體現在這個專業所在的院系,有的在管理學院,有的在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有的在軟件學院、商學院。因此各個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的專長也會有一定的區別。
目前,社會上將電子商務人才大體上分為四類:商務型電子商務人才、技術型電子商務人才、戰略型電子商務人才、創新創業型電子商務人才。其中,具有創新創業思維和能力的人才培養是我們中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中的重點,更加契合我們應用型的人才培養模式。
(二)兩種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區別
1.授課對象和所學知識的側重不同。“俄語+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模式指的是俄語專業的學生以學習俄語專業的課程、培養俄語語言交際能力為主,以學習電子商務的知識為輔。而“電子商務+俄語”的人才培養模式指的是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以學習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為主,以學習俄語語言知識為輔。
2.課程性質和課程內容不同。我們必須要明確,電子商務是一門交叉性、復雜性的學科。上面已經提到,它涵蓋的范圍很廣,包括經濟學、管理學、計算機網絡、物流等多個學科及眾多專業方向。不同的高校、不同的院系所設置的電子商務專業方向和課程特點也是不同的,故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不可能把該專業的所有學科都吃透。在“電子商務+俄語”的人才培養模式中,學生們在學習電子商務知識中重理論、重技能,教學重點放在電子商務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商務模式以及互聯網思維等能力掌握的培養上。而在俄語學科的學習上更側重電子商務技術層面的理論術語以及簡單的語言交流。
在“俄語+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模式中,學生們在學習電子商務知識中側重實用性的基礎知識,如電子商務類型、電子商務系統的流程、網絡營銷、電子支付系統、電子商務物流、B2B(企業對企業)和B2C(企業對消費者)電子商務的應用等[2]。教學重點放在跨境電子商務實踐能力的培養上,即以俄語為載體學習電子商務知識,通過學習電子商務專業知識提高商務俄語的語言水平及應用能力。簡單地說,在這個模式中的“電子商務”可以理解為“電子商務俄語”。
3.培養目標不同。“電子商務+俄語”培養的是懂俄語的,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網絡技術、電子商務技術以及電子商務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各類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及政府部門從事實際業務管理、策劃、調研、咨詢、以及研究工作的專門人才。簡單地說,即培養對俄跨境電商的技術或管理人才。而“俄語+電子商務”培養的是掌握扎實的俄語語言基礎知識和語言基本技能,有熟練的俄語語言運用能力,且懂電子商務知識的俄語人才,即對俄跨境電商的俄語人才。學生在選擇學習的過程中,學校要給予積極的引導,幫學生弄清自己的定位,有針對地學習,從而實現自己的目標。
(三)兩種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1.跨專業合作。商務俄語專業應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課程設置,對商務俄語教學進行改革與創新,以盡快適應快速發展的中俄跨境電子商務對俄語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由于俄語專業的教師必然大都是教授語言學出身,商務知識缺乏,對新興的電子商務知識也是所知不多。而經貿專業、管理專業抑或是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對外語語言的運用能力也必定缺乏,因此要實現“俄語+電子商務”或“電子商務+俄語”的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專業間的合作才能事半功倍,才會促進實現校內的教育資源共享,促進跨專業教師間的互相學習與科研合作。當然,在以前的“俄語+專業”的復合型、應用型的人才培養模式下,跨專業間也進行了合作,比如商務類課程請經貿專業的老師來授課,但是這種合作模式教師間沒有交集,各司其位,學生也只是懂一些商務的基本知識而已。而“俄語+電子商務”和“電子商務+俄語”的人才培養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由于目前沒有成型的電子商務俄語教材,俄語專業教師要去經貿專業學習電子商務的基本理論知識,學習其中側重實用性的相關術語,整理并查詢俄文相關資料,逐漸形成適用于本校的校本電子商務俄語教材。在“電子商務+俄語”的人才培養模式中,電子商務理論知識的教學占重頭戲,但是如何更好地培養出對俄跨境電商的技術或管理人才,該專業的教師同樣也要與俄語專業的教師共同研究科學實用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可見兩種不同育人模式,不是簡單的跨專業上上課那么簡單,需要學校、專業、教師間的通力合作與細心研究。
2.校企合作。電子商務的特點決定了很多教學內容需要實際操作,因此我們的教學也不可能只停留在傳統的課本教學當中。高校應依托哈爾濱“對俄電子商務中心城市”這一地緣優勢,積極展開校企間的合作,為學生搭建專業實習基地,甚至實現定單式培養。當前,以亞馬遜、敦煌網、大龍網、樂狐網等為代表的外地對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紛紛落戶哈爾濱市建立起對俄運營中心;以賽格國際、易買網、中孚偉業等為代表的本地電子商務企業迅速發展壯大;以及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的中俄專線物流服務商黑龍江俄速通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的落戶等等,這些都為我們實現培養對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提供了重要條件。
從實際現狀來看,哈爾濱高校的俄語專業大多培養的是應用型的俄語人才。在這種模式的培養下,讓學生熟悉電子商務平臺的操作與管理,可以嘗試在較為活躍的跨境電商平臺上開店,管理店鋪,獨立完成產品上傳,用俄語對產品進行描述,與客戶線上溝通等工作,而實習實踐基地能夠給學生甚至教師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來使這些工作得以實現。通過校企合作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提高實踐能力,而且也可以更好地幫助教師教學相長,提高教學素養,開拓思路,使教材的編寫、教學內容的篩選、教學方法的應用最大化地體現實用性與針對性。
3.中俄合作。“電子商務+俄語”和“俄語+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的是對俄跨境電商的技術或管理人才以及對俄跨境電商的應用型俄語人才。學生的工作地點并不只是在國內,去俄羅斯工作的機會也會很多。如果在俄羅斯直接學習到電子商務的知識,甚至在俄羅斯得到電商方面的實習,那么對今后要留在俄羅斯工作的同學來說會更加得心應手。當前哈爾濱開設俄語專業的高校都與俄方院校展開了各種形式的合作辦學,不論是一年實習、碩士研究生培養、還是博士的深造,都可以在電子商務專業這塊展開合作。比如,在學生去俄羅斯一年的學習模式中,中方院校可以請求俄方院校給學生添加電子商務的課程,在碩士研究生培養中可以大力宣傳學生就讀俄羅斯高校的電子商務專業等等。甚至在國內的學習期間,也可以努力實現國際網絡教學,讓俄方教師講授電子商務實用教程,這也是教育信息化的大勢所趨。
從培養對俄跨境電子商務的俄語人才來看,中俄院校的合作模式也許會更突顯優勢。對學生而言,不僅可以學到地道的電子商務知識的俄語表達法,還可以直接感受俄羅斯電子商務教學的重點,與在國內的學習形成互補;對教師而言,可以促進中俄教師的教學研究、情感的交流以及思考合作的領域與范圍等等。
二、結語
“一帶一路”的國家發展戰略給黑龍江、哈爾濱提供了發展契機,哈爾濱打造“對俄電子商務中心城市”,打造“全國最大的中俄貿易電子商務人才基地”,這些都對高校俄語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給俄語教師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各類高校俄語教學的改革應著眼于當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以跨境電商企業人才需求為導向,進行創新的俄語類復合人才培養,真正實現人才培養的模式轉變,滿足新時期的市場需求[3]。
參考文獻:
[1]李濤,唐齊國,王峰.哈爾濱市對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研究[J].俄羅斯學刊,2015(3).
[2]楊立明.“一帶一路”背景下的電子商務俄語課程教學初探[J].中國俄語教學,2016(7).
[3]蘇曉棠.跨境電商俄語人才培養之策略[J].學術園地,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