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春
數學是人們在生活、勞動和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學科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學生具有數學學習的興趣是學好數學的根本保證。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一、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培養數學興趣的重要性
小學數學主要是促進學生在幼年時期接受數學教育,進而為將來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石,因此,培養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顯得非常重要。處于小學年齡段的是各項認知技能都在快速發展的階段和人群,在這一年齡階段,其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會隨著其興趣而得到不同的發展。如果學生因為缺乏學習興趣,產生厭學心理,就會對其今后的發展造成不可修復的傷害。人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說,好的教育教學就要首先培養學生良好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自覺學習當中。這樣就會使得人的全面發展得到增強的,使數學教學得以提升。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必須要實行的原則
1、正確引導和積極適應性原則
贊可夫有句名言:“教會學生思考、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數學是思考性極強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樂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低年級的學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主觀意識差,在課堂上容易跟隨大流,別人說什么,他也跟著說什么,不經過自己的思考。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要正確引導,創設良好的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時,要給學生留足夠的思考時間,提問學生時,要多方考慮,照顧各種層次的學生。只有正確引導下學生才能積極適應。
適應性原則要求在小學數學教育的日常活動中,我們要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那么,我們就需要以此為原則來去引導學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說,現在小學階段,那些小學奧數比賽已經非常流行了,這些所謂的奧數競賽,不符合小學生的學習階段和知識結構,很多題目大大超出他們的知識范圍。但這在校園里卻是一種很普遍的風尚,這種錯誤的風尚打擊了一大部分學生,使他們發出“數學難”的呼聲,這樣的學習榜樣當然值得肯定,但不適宜在推廣而后實施,也不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2、兼顧現實和立足長遠的發展性原則
數學來源于生活。本著“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并把數學應用于生活”的思想,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充分參與的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價值,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從生活實際出發,從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實物開始,在具體、形象中感知數學、學習數學、發現數學和實踐數學的興趣。要使學生把學習數學的興趣長期保持下去,為以后的發展打好基礎。
發展性原則是為了讓我們結合社會的生活和學生的身心特點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那么,啟發學生思考的問題就要符合學生知識結構,既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難,主要是要聯系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感到有挑戰性,又感覺到好玩和有成效。這樣,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中不但能學到一定的知識,又有了繼續學習的欲望和興趣,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應當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以根本原則為基礎,以具體措施為方法來有針對性地達到教學目標。例如:我們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小學數學的教學學習環境來說分成兩個部分,一是課堂教學,二是課外思考和課外作業。
在課堂教學中,應該要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以所教知識與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為基礎,設計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模式,讓所有學生參與其中,適時鼓勵學生,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和效率。
給學生以不同的成功體驗。讓每一名學生都有自己對成功的體驗,老師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來區別對待,并根據學生不同學習程度和學習能力因材施教,這樣所有程度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數學這一學科具有系統性和連續性,所以說,循序漸進、激勵優生和表揚后進生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學生都會體驗到自己的成就感來獲得喜悅之情,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老師要積極表揚和鼓勵。小學生具有年齡小和爭強好勝的特點以及榮譽感。所以,在教學的活動中,教師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和優點來加以表揚,特別是在學生取得進步時,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對于表現好的要及時給予點評獎勵。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們不斷保持學習興趣。
多多引進趣味性課堂活動。教師可以組織一些趣味活動。首先是重視直觀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學一年級“加減法”的時候,可以讓同學們自制一些小工具,這樣課堂上玩耍的過程中就學會了知識,同時也使學生學習變得直觀化和簡單化。其次,我們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盡量將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入到課堂來,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在中間穿插一些數學知識,并通過模型、實物等教具,配合多媒體等教育設施,形象而又直觀地引導學生去掌握新知識。在課堂外,應該給學生創造自由的發展空間。因為小學數學學科本身以理解為主,只要在課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我們可以適當地減少家庭作業。畢竟在如此小的年紀搞題海戰術實在不是一件痛快的事。為了保持學生在課堂中的熱情和興趣,盡量不要給學生的課外生活布下陰影,課外作業應以質量取勝。適量的人性的家庭作業能夠使學生對數學這一重要學科保持持久的正面的重視。所以我們在給小學生布置數學課外作業時,必須對題量和題型做細致的考察。
總之,只要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好良好的學習興趣,數學課教學就會輕松自如,就會很順利的進行下去,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