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啟明 鄧瑛
摘 要:非洲文化是極其獨特而富有魅力的。作為古代非洲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含各種各樣衍生藝術形式,有木雕、面具、黥刺等多種藝術表達形式。本文嘗試探討文化與設計的共生手法,兼收并蓄、融會貫通,讓古老神秘的非洲文化藝術有助于生成鮮明風格的視覺品牌概念,最終延續下去為目的。
關鍵詞:非洲土著形象;品牌形象;視覺設計
一、研究背景
1.非洲文化與形象設計的關系
形象是針對人或某種事物的內涵和外在特征的綜合體現,而形象設計是挖掘、提煉、組合印象的方法。非洲文化與形象設計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形象設計是非洲文化的表現特征,它反映著非洲文化的實質。非洲文化是形象設計的核心,非洲文化通過形象設計表現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達到民族文化和形象設計共生。把非洲元素進行現代化改造,賦予它全新的設計理念、功能與形式,使之成為適應和符合現代社會審美與實用要求的現代裝飾圖案。設計出非洲概念形象在保持非洲獨有的風格特征的同時又能與現代國際設計接軌,讓非洲文化視角下的形象共生設計能以新穎的面孔宣傳民族文化,走出國家,走向世界。
2.非洲文化的藝術類型
從沙漠到熱帶森林,從游牧民族到狩獵民族,千百年非洲各民族通過交流、發展和融合所形成的思想和文化的共性,既為世界貢獻了獨特的人文價值觀,又為非洲整合奠定了基礎。通過揭示非洲文化的人文類型,將使我們更宏觀地認識非洲,也更好地挖掘本課題的切入點和支撐材料。
首先是古埃及地域文化,非洲是人類文明的開始,而位于非洲的古埃及文明,是人類最早的文明地,它們影響著人類進步的過程。古埃及創造的象形文字對后來的拉丁字母有很重要的影響。金字塔、亞里山大燈塔等建筑體現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術和數學知識。古埃及人通過自己智慧和世界觀創造了古埃及文化,豐富了世界的寶庫更是融合和創新了外來文化,進而傳承與發展了人類的文化。[1]
其次是符號文化,因為非洲部族繁多,外來宗教的傳播和殖民統治的影響,非洲成為了世界上語言最復雜的大陸。但是,如此豐富的語言正在銳減,由于列強侵略的沖擊,非洲語言正在失去其根源的文化環境。而非洲語言復雜的狀況是因為基督教和歐洲列強分別采用他們的語言音譯非洲語言,日積月累,非洲就成了擁有各不相同的拼寫和語音的“語言森林”。
最后是殖民文化,15世紀時期,歐洲列強為了尋求新的發展空間開始對非洲殖民統治,采取了一系列侵略措施。在宗教信仰上,歐洲利用基督教對非洲進行文化侵略;在教育上,灌輸西方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在政治上,扶植獨裁者,牽制執政政府。因為歐洲的統治所以有了殖民地文化,歐洲的語言文字、宗教文化、教育體制等陸陸續續傳播到非洲,非洲的社會變遷讓非洲文化融入了西方的血液。[2]
非洲文化的藝術類型大致有非洲圖騰、非洲雕刻、非洲巖畫、非洲人臉彩繪。
首先是非洲圖騰,極具魅力的非洲圖騰是非洲藝術代表之一。在原始社會中,人們對某種自然物的圖形歪曲或夸大作為氏族的標志,認為這種氏族標志可以保護本氏族,并且對它作為崇拜的對象,因此自然物的圖形就成為了民族的圖騰。圖騰的類型有兩種,一種是按圖騰的對象,另外一種是從社會角度。圖騰文化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它作為人類的基礎文化涉及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由開始的求生目的演變發展。
二、非洲主題概念視覺風格表現策略
1.視覺元素的提煉
(1)非洲物象元素的視覺轉換。視覺轉換是把具體的物象以點線面的構成和組合排列方式的制作過程。“偶滴神”主要題材來源為非洲人物,輔助題材來源是植物、動物和裝飾紋樣。非洲人物的外在形象具有十分獨特的吸引力,他們在臉上畫鮮艷亮麗的紋樣,耳朵上帶的耳環是金屬材質鑄造而成,頭部佩戴的頭飾是利用各種動物的皮毛、布、干草等材料編制而成,脖子上的項鏈是利用野獸的骨頭、牙齒等串聯而成,頭部佩戴的頭飾是利用各種動物的皮毛、布、干草等材料編制而成,脖子上的項圈是利用野獸的骨頭、牙齒等串聯而成。通過借鑒非洲人獨特的裝扮,可以提煉出其特征主體形象。
植物圖案是非洲裝飾圖案中利用率最高的素材,主要元素是花卉、樹木、草葉等植物。動物圖案是非洲居民在服飾的運用中占重要組成部分,傳統圖騰崇拜的動物有駱駝、蛇、豹等,把其整體地改造加工,進而轉為圖形化作為插畫元素。幾何圖形,作為一種基礎裝飾紋樣,通過運用對稱與平衡、韻律和節奏、條理和重復、權衡與比例等形式進行排列組織。
非洲文化元素的色彩提煉。非洲色彩的印象通常是高明度、高純度的對比應用。由于陽光、沙漠、草原、森林影響了非洲人對顏色的偏愛,讓他們喜歡上太陽般的鮮亮濃艷的色彩。
2.吉祥物形象設計
吉祥物形象設計創意來源于非洲土著形象。設計了五個人物形象,分別以現代網絡用語命名,跟當代潮流的設計手法相結合,具有時代性的同時增加了形象的趣味性。它們的表情嘴型統一,都是發出“oh my god”驚嘆的表情,表達出對非洲文化的驚嘆和震驚。
至上神形象是非洲酋長的形象演變而來的,至上神的命名源于非洲信仰宗教,崇尚神明的風俗,它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
長壽神形象是以非洲老人的裝扮衍生而來,從原始落后的古代到如今科技的時代無不向往長生不老。長壽一直都是人類恒古的話題。
男神形象由非洲的青年男性衍生而來,非洲男生負責在外狩獵,維持家里生計,男生的地位在家里的地位很高,所以賦予以現代的網絡用語。
女神形象是根據非洲青年女性的形象衍生而來,女性在家庭的地位相當的低,命名為女神是對平等地位的一種向往。
歡樂神形象是由非洲小孩的衍生而來,非洲兒童很小就開始畫臉,臉上畫的都是簡單的紋樣,顏色以明亮的黃綠為主,黃綠色代表著青春、活潑。
三、結語
目前我國市場上關于非洲文化的概念形象設計稀少,本課題在某種程度上拓展了基于非洲文化視角下的設計應用視野,增加了我國關于非洲文化的設計。首先利用非洲文化元素和現代設計手法相結合,讓作品煥然一新,增添了作品的生命力和現代感。其次有利于宣傳與弘揚非洲特色文化,讓非洲文化緊隨時代潮流得以傳承。但是在本課題中也有不足之處,在前期對非洲文化的研究分析不夠充分,導致整套設計缺少不同手法的延伸圖形,在圖形的應用中沒有更好的襯托主題形象,設計出的作品充分地表現主題的內涵所在。
參考文獻:
[1]胡善美.非洲的世界文明古國:埃及[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99
[2]劉鴻武.非洲文化與當代發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