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云
摘要:數學教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很多學者對其高度關注。小學階段,學生對數學方面知識了解很少,需要教師認真探索教學方式方法,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數學教學對訓練學生的思維非常有幫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反應力。但是,由于數學教學中會出現一些抽象的符號、公式、概念等,導致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會出現枯燥、乏味等現象,使得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產生厭倦數學、對數學不感興趣的現象。注意力是打開心靈的大門,小學生經常沒有精神反擊,主要原因是課堂不夠集中,注意保持良好是大腦接受和接受信息的重要條件。處理如果學生在課堂上不能始終保持良好的注力,課堂質量就不能保證,學生學習落后,不能提高,本文探討和分析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生活化;途徑;策略
引言:由于傳統教育滯后,導致數學教學發展緩慢。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是數學發展和改革的必然趨勢。新課程改革與教學改革,數學與生活結合是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提出最重要的先進的思想。大部分數學教師初步認識到了生活在數學教育中的主導作用,但在具體的教育教育活動中難以取得理想的成果,不能把生活與數學教育結合起來。在這種教學情境中容易混淆概念,不利于學生的數學知識技能。生活化教學在具體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難以達到理想狀態,仍需努力發展。如今,數學既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生活。數學教學是指課堂教學的教學,數學的社會要素,數學的學科有生命的氣息,具有現實的意義。探索小學數學生活教學現狀及其實施策略。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符合學生發展特點的正確選擇。
一、普遍老師存在的教學問題和小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特點
很多教師在教學上喜歡采取機械化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不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使得課堂氣氛變得枯燥乏味,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幽默,便于學生接受教學的方式,我相信結果會是相反的。小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小學生的年齡不完全明智。大多數小學生更容易被新鮮有趣的東西所吸引,并被教科書中的抽象概念和復雜的原理所困擾。第二,小學生的注意力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他們往往有三分鐘的熱情,不能一次充分地期待一件事情的熱情。第三,小學生的注意力正處于發展階段,如何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是關鍵之一。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原則
2.1全體性
首先要明白的一點在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是教學目標的主要發展對象。在生活化教學中,要面對學生全體,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其中。
2.2目的性
生活化主要目的是為了教學,是為了更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根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設計一些生活情景,使教學的意義變得更加清晰,教學的目的很強,學生的發展是有保障的。
2.3啟發性
由于教學任務是首要目標,所以教學過程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當生活導向教學的游戲設計應注重學生的智力發展,激發他們的學習能力,特別是那些有學習能力偏倚的學生,通過學習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而對于學習成績良好的學生來說,要適當增加游戲場景的難度,讓他們能夠學到更多,培養自己更高的學習能力,使思維更加活躍。
2.4多樣性
學生由于年齡的限制,所以總是對一些新的有趣的事情更感興趣,這一次,老師應該注意發展多樣化的教學,不斷地改變設計,以滿足心理學生的特點,使他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始終保持在課堂上的時間,為數學興趣的學習將會更加激烈,自然達到生活化教學的目的。
三、如何通過把小學數學生活化來提高教學質量
3.1創造生活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數學學習的主要目標有兩個方面:一是為未來學習數學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另一方面發展數學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學習解決問題使用數學邏輯和思維。將數學運用于基礎教育中的生活和數學教育的方法之一,就是在現今的一些生活場景中表達一些數學問題,不要用這種嚴格的數學語言和方式來教和刺激他們學習數學。有趣的是,最重要的任務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學習數學,然后愛上數學。通過數學教師創設生活場景,根據教材合理選擇場景,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2把生活融入教學中去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學會把生活融入教學。根據課堂教學內容,教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能力發展。教學不可能簡單地提高成績,而是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提出一些實際問題,比如教師問:“家裝修,我父親要換地磚了,市場上有三種不同的地磚,分別是一號磚磚,長2米,寬2.5米,每塊5元;2號磚,長寬2米,每塊6元;3號磚,長寬2.5米,每塊4元,居住面積長6米,寬5米,如何選擇這些地磚節省開支?這樣,學生可以通過計算得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案,將生活問題融入到教學中,使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掌握學習內容,而不是成為一個高分低能的人。
3.3加強關聯性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教學目標將數學生活化教學放在重點,繼續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將給學生帶來生活化的數學,在新課程的實施,數學教學應該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通過教學情境的設置,改進教學方法,讓數學為增強化元素,便于學生理解、學習數學的同時愛上學習數學,不再枯燥無味,有利于教育教學和學生智力發展的順利發展。
3.4豐富教學形式
數學教學面向生活,要求教師改變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形式,教師根據教法,靈活設置教學方法,可以使用實物道具,多媒體課件,手工制作模型等外部材料,方便教師教學,學生更好的理解。
小結: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學習數學的特點、興趣愛好等具體情況,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豐富學生學習的方式,理論結合實際進行教學。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創設生活情境教學,改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度。數學被其獨特的魅力所吸引,在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方面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由于其枯燥無味,也使得學生望而卻步。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并沒有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對學習數學沒有興趣,所以教學難度也會增加。本文提出了小學數學生活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增加教學實際的教學情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本文能給同事帶來一些幫助。
參考文獻:
[1]俞筠.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與策略探討[J].時代教育,2016(16):234-234.
[2]王玉寶.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新課程·上旬,2015(6):117-117.
[3]勞俊紅.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讀寫算:教師版,2015(33):150-150.